“其一,云南太僻,位于大明中枢之外,汉人人口太少,整个承宣布政使加起来,和燕王北平一个府差不多。”
“其二,耕地太少,良田不多,虽然我大明这几年不断的迁移百姓,调进屯兵,开发了上百万亩良田,但产量有限,所以战争潜力不高,最多也就能动员和养五六万兵马左右。”
“其三,缺少战马,需要有养马场,我观汉王极善用骑兵,应该知道骑兵的益处。”
“如果我军全是骑兵,就算一两次的战败,也能全身而退,不会伤筋动骨。”
“靖难中,燕军多次吃败仗,也能保全实力,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骑兵不够,一旦战败,可能再无翻身的机会。”
看的出来平安很用心,也很认真的帮朱高煦找问题。
他本身就喜欢用骑兵,更加明白靖难之战的痛苦。
整个靖难期间,平安统领的骑兵最多一次也就两三万骑。
南军受限于骑兵太少,每次大败,都要损失十几万余人。
可南军有整个大明帝国做后盾,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力,而朱高煦仅凭云南一地,是不可能有这么多补充,一旦步兵惨败,可能就没有翻身之日了。
所以平安希望朱高煦这边,骑兵要多多益善。
盛庸听完,马上道:“汉王这边,应该有一两万骑了。”
朱高煦的三护卫过来时,人人皆有马,加上运输的马匹等物,一万多骑兵是有的。
“不够,最少得有五万骑。”平安道:“汉王是要有五万骑兵,十万步营,必能席卷天下,打败燕王。”
盛庸点点头,也估计最少要有这个数。
两人也算是极为大胆,这会朱棣那边能动员全国兵马,他两人有信心,十五万兵马就能横扫天下。
当然,打仗也不是谁人多谁就厉害,朱棣也不可能集中一百万大军一起来打。
只要打胜几次,就能和朱棣一样,把自己的兵马越滚越多。
朱高煦笑道:“这边汉人是不多,但是本地土人可不少,土人不好惹,这些人如果用的好,都是是强援,甚至可以说,不在明军之下。”
历史上终明一朝,没有完全征服云南境内土司,永乐前洪武时代打麓川是以和谈结束,永乐后,明朝又三征麓川无功,最后还是以盟约谈和找了个台阶下。
所以说,除了麓川山河险要,这边的土司兵马也很强悍。
平安和盛庸没参与洪武期打麓川,闻言有点不信,他们这几天看到的当地土人黑黑瘦瘦,个子小小的,哪能打仗。
朱高煦又道:“现在不是两国交战,要不了这么多兵马,只要能打胜仗,兵马就能越滚越多,朱棣不就是这样起家的。”
大伙都是明军,帮谁打仗不是打?燕王起兵的套路朱高煦全程看在眼里,学都学会了。
“只要有五万精兵,我就敢起兵,然后必然越打越多,打到京师,老子也能有二十万兵马。”朱高煦自信的道。
众人一听,好像也是这个道理。
“休息两天,我带你们去另一个地方。”朱高煦最后神神秘秘的道。
盛庸和平安也是一脸希望,和朱高煦呆的时间越长,越觉的朱高煦比燕王还厉害,他似乎早有谋划,看起来也比燕王更有信心。
永乐二年一月中旬。
朱高煦、盛庸、平安来到新平县。
朱高煦在广南府、新平县、云州三地屯田种粮搞甘蔗,广南府是洪铮负责。
新平县这里是指挥佥事杨平赞负责。
杨平赞是韩王寨出生,在韩王寨时还负责寨子里的种田,所以对种田很有经验。
这边也是好地方,都是朱高煦在咨询了杨武之后精挑细选的。
杨武是杨平赞的儿子,杨立山和杨平赞又是兄弟,所以杨武和杨河是堂兄弟,杨武娶了朱高煦部下大将盛坚的女儿,常年跟着杨立山在南边做生意。
朱高煦把部下联姻这招,用的炉火纯青,比朱棣还厉害,现在仔细算算,几乎他部下所有大将们,都沾亲带故,所以一旦朱高煦倒霉,部下们一个都逃不掉。
杨武十六岁跟杨立山到南方,走遍了云南,最后为朱高煦选了这三个地方。
新平县西边是礼社江,东面是平甸河,南边是元江,可谓山水宝地。
但明军没有好好经营,主要是这里距离土司地盘极近,元江以南,现在皆是土司地盘,属于羁縻地区,明朝廷也管不了这里。
去年杨平赞带了三千余户佃户到这里,随行的同样有一千户汉王三护卫的精锐,然后和广南府一样,每百户建一堡,沿河沿江开始屯田。
平安和盛庸一到这边,就发现这里地形很好,还有成片的牧场能看到。
“这里能养马?”平安震惊道。
“哈哈哈,不然选这里干嘛。”朱高煦得意道:“不过这边养马有限,最多一两千匹,咱们的目标是元江以南,那片的牧场才是大。”
众将不置可否,因为都知道对面是土司地盘。
“来人。”朱高煦这时大手一挥,进来一个青年,看起来也就二十岁左右,正是杨平赞的儿子杨武。
“拜见诸位将军。”杨武一一拜见诸人。
众将面不改色,应该知道朱高煦有话要说。
果然,朱高煦让杨武先给大家科普下这边的情况。
杨武在靖难初就跟随伯父杨立山往这边跑,并且常年在这边,已经对这里了如指掌。
过了元江,就进入巅峰期麓川的地盘(现在已经不是了),明朝初和中期,数次对麓川用兵,损耗不计其数,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统治。
盛庸和平安果然很有兴趣的模样,如果是何福,对这里用过兵,可能会了解一点,但他两真是一无所知,所以很感兴趣。
杨武道:“麓川国起源于麓川路,当时隶属于元朝金齿都元帅府。至大三年(1310年),麓川土司自立为王,更名“思翰法”,意为“至高无上的虎天王”,中国史书则称其为思可法(或死可伐)。思可法称王之后,与元军多次交锋,双方对峙了四十多年,谁也奈何不了对方。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双方最终息兵,思可法接受元朝册封,称平缅宣慰司世袭宣慰使。”
杨武的第一段话就让两人动容。
麓川一地,当年就和元朝打了四十多年难分胜负,要知道麓川全盛时期的地盘,也就大概半个云南这么大。
这么想想,汉王说这边的土人不好惹,还真是的。
明军收复云南之时,思可法早已去世,此时的宣慰使是其次子思伦发(也有人认为思伦发乃思可法之侄)。思伦发慑于明军的战斗力,于洪武十七年八月遣使入朝,上故元所授宣慰司印。于是朱元璋下令改平缅宣慰使司为麓川平缅宣慰使司,仍以思伦发为宣慰使。
当时的情况,其实是大伙都是不服对方,但又忌惮对方。
明军知道麓川很强,但他们刚刚得到天下,得缓缓积累力量,了解麓川后,才决定动兵。
麓川也知道明军早晚会来攻,所以也拖延下时间。
此时的麓川正处于巅盛之时,势力范围除了今陇川(云南省德宏州)、猛卯(今云南省瑞丽市勐卯三角地)、遮放(位于今云南省芒市西南部,与缅甸接壤)三地外,在怒江以西有干崖、盏达、南甸、腾冲、潞江、芒市、户撒、腊撒,潞江以东澜沧江以西有孟定、耿马、孟琏、大候、湾甸、镇康,澜沧江以东有威远、镇沅、者乐,甚至木邦(辖境相当于今缅甸掸邦东北部地区)、孟养(今缅甸西北克钦邦境内),总面积占据大半个云南。
明朝廷当然不愿意让麓川就这么独立下去,老朱很快用起手段,先把远干、威远二府划给楚雄,又把麓川境内的镇康单独建府,镇康这位置,等于把麓川的地盘一分为二,分隔成南北两片,这让思伦法如何受的了。
于是洪武十八年,思伦法愤而起兵十万,拉开了明军征伐麓川的序幕。
当时明军从胡广调来五万多兵马,陕西和山西调来五万多,加上云南本地来自四川和陕西的屯兵五六万,又征调了心向明廷的五万土司兵马,共计二十余万,与思伦法十万土兵开始大战。
杨武这时道:“当时的通政使司经历杨大用作为皇帝特使前往云南,在各地土司之间来回斡旋,为朝廷筹集了五万人的土兵助阵,战争中,这些土兵作用也挺大的。”
盛庸和平安听到,俱是眼睛一亮,若有所思。
据说最后思伦法得到明军大举征兵的消息时,也随后动员了几乎所有能战的兵马,达到三十万之众。
杨武道:“麓川土司几乎人人皆能成兵,所以动员潜力巨大。”
“这是前任思汉法打下的基础,当年在元朝时,思汉法一面向元王朝进贡,求得“麓川路军民总管府总管”之职,为发展赢得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一面积极筹划统一大业,利用“麓川路军民总管府总管”的身份,以缔结联盟的“非武力征服”策略,兼并了附近各路,很快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