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的忌惮唐继尧,晚饭过后,我朦胧的意思也清醒过来后,护国第一军最高军事会议,再一次召开。
我本以为这一次第一个开口的还会是朱德,可是没想到,这一次第一个开口的,却是平日里不怎么爱说话的王文华……
王文华这个人大家都很清楚他的为人,当年他在贵州的举动以及他在贵州的升迁之路,都说明了这个人的不凡,当断则断,果敢有为。而且他很明白在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原本这样的会议,我预期中最不会第一个表达自己意见的人就是他,可是谁想到,他竟然会一反常态。
王文华摘掉自己的军帽,对我点点头,而后起身对众人道:“《兵法二十四篇》中,还有这样的一节,云:兵起而静者,恃其险也;迫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众树动者,车来也;尘土卑而广者,徒来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半进而半退者,诱也;杖而行者,饥也;见和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数赏者,倦也;数罚者,困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弊重言甘者,诱也。”
王文华此话一出,我不由得一怔,因为这一番话正是我曾经说起过的,我不知道他借用我的话,是有什么样的目的,而且我也很想知道,我这番话,他是如何知道的那?他阅读过《兵法二十四篇》这个不奇怪,作为将领这样的出名的古籍兵法怕是一定会阅读的。而之所以说他这番话与我昔时说的一般,还是因为无论是从截取,还是语气,都与我那个时候,如何出一辙!我不声不响,等候他后面的话。
而在场之人不单单只有我如此,其他各位也是同我一般;不过他们此时的想法肯定与我的不同,估计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王文华会这么说才会如此安静吧;我看到朱德的目光有些变了,他紧紧的盯着王文华,面色有些不善。
王文华或许注意到了朱德神情的变化吧,不过显然他并不在意,会避开朱德的目光,他继续说道:“解释一下的话,就是说将帅领兵打仗需要根据一些现象判断敌人的真实情况。如果敌人在与我军争战时按兵不动,一定是凭借了险要的地势;如果敌人不断地向我军挑战,一定是想引诱我军首先出击;看到树木无风而动,一定是敌人的战车悄悄驶来;看到尘土低飞而且范围很广,肯定是敌人的步兵正在进袭途中;当敌人言辞强硬而且做出向我军进攻的样子时,一定是在准备撤退;当敌人忽而前进,忽而后退时,就是在引诱我军进击;发现敌军扶仗而行、萎靡不振,敌人肯定已经饥饿难忍;发觉敌人对有利的时机不加以利用,则敌人肯定已相当疲劳,无力再进;飞鸟在敌军的阵地群集栖飞,则表示敌军阵营已开始空虚;夜间听到敌军阵地喧哗吵闹的声音,则表示敌人内部对战争十分恐惧害怕;敌人的军队涣散,混乱不堪,是因为敌军主将正失去应有的威势;敌军的旗帜混杂纷乱,表示敌军内部已经大乱;敌军的将、官不断地发怒,则表示战争形势的发展使他们感到无可奈何,敌人对取胜已失去信心;敌军奖赏过频,刑罚过繁,表示敌军主帅已无力扭转自己内部的混乱和士兵不服从将帅命令的局面;当敌人派遣使者低声下气地来求敌时,则表示敌军想停战;如果敌人送来贵重的物品,说尽甜言蜜语,则表示敌军想私下讲和。”
“这一番话并不是出自我的口中,前面的乃是武侯所留兵法的记载,而后面的解释,却是司令的释义;司令,我这也是从参谋部参谋口中听说的,我听说您给他们开过一个紧急的军事会议,所以我就打听了一下。”说着,王文华一面向我解释,一面笑了笑,很真诚。
我也报纸一笑,却没有说什么,王文华继续说下去道:“兵法云:贤才居上,不肖居下,三军悦乐,士卒畏服,相议以勇斗,相望以威武,相劝以刑赏,此必胜之征也。士卒惰慢,三军数惊,下无礼信,人不畏法,相恐以敌,相语以利,相嘱以祸福,相惑以妖言,此必败之征也;翻译过来也就是说军队出师必胜的条件是,真正有才德的人担任着重要职务,没有才德的人被贬斥到最低位置,三军将士情绪高昂,团结统一,上下关系和睦,士卒服从命令,勇敢善战,军容威武雄壮,法纪严明。军队出师不利,必然伴随下列征兆:士兵懒惰、散漫,不遵守军纪,全军将士非常畏惧对敌作战,兵卒不讲信义,不畏惧刑罚,对敌军实力估计过高,内部不团结,彼此之间通常的话题是与利益有关的事情,喜欢猜测事情的吉凶祸福,附会各种无稽之谈,军内流言蜚语盛行,军心涣散。”
“将军,这番话的意思,将军的用意,我想大家都知道吧?”王文华对众人问道,众人没有回应,但是朱德目光我却看到更冷了,而且他的嘴抿在一起,腮帮子鼓鼓的,看的出他在发狠。
王文华自然还是自顾自的说下去,我并没有阻拦,其实我那个时候的这番话也有对于他们来说,算是有一定意义的,他们之前没有听到,现在由王文华说出来,也没什么不好:“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若夫失之毫厘,则差若千里,覆军杀将,势不逾息,可不惧哉!故有患难,君臣旰食而谋之,择贤而任之。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鱼游于鼎,士不俟夕矣!传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又曰:“豫备无虞,古之善政”。又曰:‘蜂虿尚有毒,而况国乎?’无备,虽众不可恃也。故曰,有备无患。故三军之行,不可无备也。
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非智者孰能见机而作乎?见机之道,莫先于不意。故猛兽失险,童子持戟以追之,蜂虿发毒,壮夫彷徨而失色,以其祸出不图,变速非虑也。解释过来就是说必胜的要诀及掌握情势变化以指挥调动部队的方法是出其不意。如果不是智者,谁又能把握时机当机立断呢?掌握时机的秘诀在于出其不意。如果猛兽离开山区,失去了险峻的山势做依托,就是个孩子手持长戟也可以吓退它,而小小的毒蜂只凭借自己一根毒刺,就可使强壮的大汉不敢靠近,对敌人来说,让灾祸突然出现,防不胜防,无法预料,是最好的制胜办法。
战术的制定未必需要硬碰硬的战斗,而且我军的情况至少现在看来还不允许我军与袁军硬碰硬的决战,所以就需要各位在战术的制定上,能够尽可能的采取避实就虚的方式,而且要有效,有力的给予敌军沉重的打击,现在我军虽然连战连捷,但是实际上,我军依然是处弱势的,曹锟未败,吴佩孚等人尚能与我军展开正面的攻击,而且他们最希望的也就是我军能够与他们正面硬碰硬的对抗,虽然我军擅长硬战,而且从不畏惧硬战,可是这对于我们又有什么好处?”
“这些都是将军的原话,我想将军话中的意思,大家都很清楚不是吗?”
“你到底是什么意思!”终于,朱德忍不住了,其实我知道,让朱德能够如此失态的,并不是因为王文华学着我的话对大家说什么,而是因为他也和我一样听出了王文华的话外之音,王文华是真厉害啊,他绝对是一个人物,用我的话来打击我,这不是寻常之人能过做到的。
王文华一下,并没有理会朱德的话,而后对众人继续开口,不过还未等他说几句,朱德却爆发了,他一拍桌子,就要开骂,不过却被我先他一步将他喝足了!“朱德!你要干什么!坐下!”对于我的话,朱德是非常信服的,悻悻落座,不再说话。
我摆摆手,示意王文华也不要再说了,扫视众人一眼,我对他们讲述起了我与张凤翙昔时斗武的场景……
“蔡将军!小心了!”
我正策马向前,突然在我背后传来一声,还不等我反应,就听讲“砰”的枪声响起,我不由自主的一下子趴在马背上,习惯性的从口袋里取出之前多余的子弹,一发发压进枪膛里。
“还有那!”
又是一声,而后响起的枪声,让我觉得子弹几乎是擦着我的头皮分飞过去了,来不及问个缘由因果,我只能出枪反击。
马被我驱驭的越来越快,虽然如此,可是我也能感觉到这匹马的呼吸,已经没有刚刚那么平稳了。
“通名!”我喊了一声,而后回手就是一枪。
“张凤翙讨教!”
接连而起的枪声,让我不由的认真起来,虽然已经知道了身后追赶我与我较量的人是谁,可是这枪是真的,子弹也是实实在在的,虽然是必是,但是不若说是一场“伤人”来的准确。
肯定我不能打死张凤翙,当然我也相信张凤翙肯定不会打死我,那我们两个唯一能见一个高低的方式就只有看谁先把谁伤到了。
必须要佩服张凤翙的枪法和马术,我们两个你来我往策马对射,已经二十三枪了,多少次子弹都是从我的身边过去的,虽然没有伤到我,但是马战能将无差控制在这样一个范围内的,实在是少有的高手。
这样的较量就是对于各自背后势力的比拼。
我的表现可以从侧面彰显滇军的实力,而张凤翙的表现,自然是可以彰显出部分湖北军的训练技能。
较量还在继续,其实我觉得我们两个已经没有什么必要再继续下去了,因为马已经累了,速度慢下来了,而且枪膛也已经非常热了,如果再继续下去的话,恐怕这两支枪就要废了。
并不是说这枪,不能承受过热的温度,而是过热的温度可能会导致枪出现一些隐性问题,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我知道,这两支枪肯定是不会因为如此就被淘汰的,我们比试过之后,肯定还是要分发下去的。
如果哪个当兵的,在未来或是什么时候,分到了我们两个人使用过,有隐弊的枪的话,平时还好,可是上了战场,这样的隐弊是有可能让他丢了性命的。虽然只是可能,但是我还是不愿意因为这样的问题,使得一个汉子,冤死在战场上。
“翔初兄!”我催一面马,一面背着身子大喊道:“马以疲累!枪膛炙热。翔初兄,我看就此罢手吧!”
而张凤翙却是道:“蔡将军,凤翙以许久未遇到将军这样的高手了,要是今天不能尽兴,怕是莫大遗憾。既然战马疲累,枪膛过热,不如你我一起去换枪换马,再尽兴可好!”
我听张凤翙言中之意,已是铁了心要和我一尽兴致,当着这么多人,如果推脱反而不美,而且我也知道张凤翙一些事,他在京的处境与我没什么两样,压抑的情绪,许久得不到释放,今天有这么一个机会,他肯定不会就草草罢手。
而且说实话,其实我也是想要和张凤翙分一个“高下”,一年多的日子,我都没有如此放肆过了,这种撒野的感觉,让我已然冷却的血,又一次开始沸腾了。我也不想就这样和张凤翙这样的对手荒唐了事。
“就如此!”
我应下张凤翙的提议,而后与他双马并行,向观礼台而去。
我与张凤翙的故事就此结束了,显然众人都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提起这件事,而我却是一笑,嘴角动了动,二这个时候,我明显的看到,王文华看着我的眼神有了一丝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