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古道西风,漫漫长路遥遥,终有尽头。白雪尘埃阡陌纵横,松柏筋骨寒冬傲立,雨水纷纷凄凄惨惨戚戚。血雨腥风,未必只存在于人的心中,太平祥和的世界,也未必就真的能够彻底杜绝这可怕的场景,蔡锷的名字,或许很好,亦或许很不好。
命运就好像随着少年一梦,而改变了千千万万,梦中的沙场纵横,生生死死,湮灭的不是他的善良,反而击发了远超他善良的仁慈,但是这种仁慈却未必就能够被许多人理解,而且大多数人也绝不能体会他的心中所想,最重要的就是,他的行为,得到的不是赞许与认可,反而还惹来了许许多多的是非,对或错就在一念间。
而这一念间,一切的差异皆在人心,亦或者是各自角色的不同,无论对与错,都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当然了,这也不表示就无法公正的看待一件事的对或错,对与错之间的辩证关系之所以难以清晰理顺,还就是因为没有谁能够真的做到“公正”二字。
《黄帝内经》中认为,所谓的养心是: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
也可以说是“保持心理平衡”。
人总是会因为许许多多的因素而让自己的心中情绪起伏波动,这样不但于身体有害,同时对人的思想、精神上也是一种伤害。
孟子云:“养心莫善于寡欲。”减少自身的欲、望就是对心脏最好的保养,同时养心需要持之以恒,一曝十寒是难以真正养心的。
修德,养心。
学习锻炼培养自己的德行;培养健全的心灵,使之可以寡欲而平衡,两者相辅相成。所谓“修身先修德,而修德先养心。”那么,“修德养心”也不乏为“修身”的良方。
“扶正”、“祛邪”。
这两个词常出于中医,可是连起来解释为:扶正培补正气、消除病邪以愈病。这是在医疗上的解释,现下社会,“扶正祛邪”早已合成为一个成语,可以解释为“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
这一成语,其实是非常好的“修身”之法。
那么在这里,要就解释一下,什么是“正”,怎么算是“邪”。
在袁世凯的眼中,自然蔡锷的护国军是邪恶的,自己是正直的,蔡锷一个锷字,或许早已表述出了一切。
从金,从咢,咢亦声。“咢”意为“血盆大口”。“金”与“咢”联合起来表示“刀剑的大开口”。本义:刀剑的刃。
蔡锷?便是刀剑之刃吗?
对于袁世凯来说,或许蔡锷本就不是刀剑,而是戮,于残杀。战争必然存在伤亡,对与错,是与非,在战争之下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胜战者是非皆无。败战者,或许会有人铭记他的初衷,可历史上,绝不会留下他浓墨淡彩的一笔。
亦或是在一段时间内,他都将是罪人。
这个道理袁世凯清楚,蔡锷自然也明白,这两个人都是枭雄人物,远隔千里之地,却仿佛正在相互对视着,看着谁的目光中会先多出一丝的回避于抖动。
到那时,胜负便已知晓。
《论语》中修德之道可谓无处不在,譬如家喻户晓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等等。
可见,修德二字,在于儒家思想中所占的分量。修德之法,其实也是规正自心,知仁、明义、识礼、守信。
知仁,便是知道仁意,懂得仁意,可以很好地将仁意,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明义,便是要明大义,明小义。大义为公,家国、社会之大义。小义为私,市井、朋友之小义。
识礼,便是以礼待人,同时要尊重他人给予你的“礼”。不做失礼的事情,不说失礼的话。于家于公,与内与外,以礼待人。
守信,便是恪守诚信,待人接物,应允许诺,无论怎样,都应当以诚信为首,不可相负于诚信。
不仁难得天时,不义少有邻朋,不礼悖逆长幼,不信无以立足。
有此四字入手,可以修德,而修德之要,为“养心”。
心无以为养,自然无法承受太多的波澜,尤其是这样的年景下,这样的情况中……
养心的方式各种各样,不同的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使用的方法自然也就不同,但是使用的方法只是一个过程,要有真正适用的方法才行。
或许寻仙问卜便算是其中之一吧,袁世凯在北、京还能寻仙问卜,从世外之人那里获取一些开导,放松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可远在战场的蔡锷又该如何那?
沉沦的,是自己,是家人,消费的是情。
忍耐的,是内心,是思想,消费的是坚韧。
伊尹见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一次,伊尹见汤询问饭菜的事,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便产生重用伊尹之意。
商汤和伊尹相谈后,顿觉相见恨晚,当即命伊尹为“尹”【即宰相】,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
治大国若烹小鲜。
俗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自然就有了这许许多多的大将良臣。他们辅佐的同时,也在展现自己的能耐,在不同的情况下将自己最大的能力展现出来,昔日的蔡锷如此,前清时的袁世凯亦是如此。
他们辅佐君主、领袖保卫镇守这个国家,君主可以辅佐则辅佐,不可以辅佐,自然要有能人出面,振臂高呼,取而代之。
袁世凯便是如此,而如今的他,曾几何时又曾想过自己也会有怎么一天那?或许袁世凯揣度过自己的后代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可是他又怎么想得到,竟然在自己这一代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那?
袁世凯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啊。他也自信自己能够将国家治理的很好。可……
蔡锷是他的灾星吗?
千里之外。
战场第一线。
护国军的炮火不知为何,竟然在这关键时刻停止了,硝烟依旧弥漫的战场之上,残垣断壁是记录的文字,血腥断肢,则是留存的影像……
“将军。”朱德脸上肌肉抖动,目光中几有兴奋:“眼看我军就要拿下这城池,为何突然停止炮火那?”
“不理解吗?战争未必就是杀戮啊,还记得我对你说过的嘛?不是所有的胜利都要践踏在他人的尸体之上;尸横遍野后,凄凉或许超乎预料……”
英兰吾妻见书如晤:
父母双亲可好?
吾昆仲之兄弟若何?
家里面,依然还在广施周济吗?如今之时,多有人冻饿而死,若允许,亦可加舍而赈济。
如今年月,生生死死,已非一家一人之事也。若能加以周济之力度,务希切实做到,此时之年,苦也。
犹记离家之时,你已怀上了我们的孩子。想要对你说一声抱歉,却觉无力而作罢。我知道,爱我的人,不需要我任何的解释。
我从不想得求你们的原谅,弃妻儿老小儿去,实乃不忠、不义、不孝之至。千般辩解无甚作用。
仅愿得家人之理解;吾妻子能否?
部队以于此间休息数日,整顿训练,以备来日之大战。
今有闻,晋南之战况,甚为顺利,连连之捷报,如雨而至,吾等不胜欢欣。虽如此,长官实仍有牵忧。
我部所驻扎之地区,乃为战略紧要之所,进可取两纵沃野,退,亦可拒守天堑,以险而固坚。
奈何今时今日,部队之器械储备尚不充足,且入伍新兵未经战阵,恐空有热血实无甚战力;心头大患尔。
数日前,气温骤降,西北风刮得人冷飕飕的,不过不需惦记,部队的棉衣早就发下了,而且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还有一双新棉鞋。虽然不怎么合适,但是至少过冬的时候,就不用害怕脚被冻伤了。
想说的还有许许多多,然集合的号角让我不得不就此搁笔。
吾妻珍重,待为夫叩拜双亲。
莫牵挂,莫惦念。待我归家之时,再续情、爱,止笔于此务必珍重!珍重!
“这一份书信我对你说过吧?”
朱德点点头,没有说话。
而当他的目光重新回到战场上之后,那目光中别样的感情令人动容。另一份家书的文字不停的在他眼前闪过。
烽烟缭绕,烈烈风,席卷生命……
父亲离世之噩耗我已收到。
泣血悲哀,心甚痛之!然老母并未因此有失,实为大幸。
未能见到老父一面,实为不孝,然未能送灵守孝,更是不孝之甚极!
父亲之丧事,该是卿一手操办吧?我不在家,你要承担起我的责任啊。或许你会觉得很难过,很憎恨我,而这一切并不重要。
照顾好家,照顾好母亲,照顾好孩子。
欠下的债,我回去那一天,必然加倍奉还。
我没有时间悲哀,但我在腰上,扎了一条白布,对着家的方向,取了一捻土包了一小包,权当是父亲的骨灰吧,愿他保佑我。保佑部队。
昨晚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今日午时,刚刚打扫过战场。敌人用了一种之前未使用过的武器,我从没听到过那样的炮声。
可能,不就我就能当面向父亲谢罪了吧。
暂且就说这么多吧;精神的哀嘶与身体的疲劳好像掏空了我的一切。
战斗还在未知中,兀自珍重吧。
一捻土或许还能够当成一个人的骨灰,可又有多少人有这个幸运把这一捻土送还家乡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