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屈的李秀成突然反驳起天王洪秀全:
“”陛下,你要我主持天国的军务,天国几个省的军务都让我处理“”
“”又要我来救天京赶走清妖“”
“”还又要我去外地筹粮草?“”
“”我李秀成是个人,也有办事不周全的时候“”
陛下,你也要体谅体谅我呀
.............。
其实说个实话,李秀成现在的确真的很难,自从陈玉成死后,整个太平天国几乎只有李秀成能够独当一面。
江西战场,安徽战场,苏南战场,浙江战场,远一点的河南战场,都需要自己来调度。
各个战场的粮草,物资,火器,弹药没有了,也是找李秀成。
以前天国有个干王洪仁轩帮忙办事,可洪秀全不信任他,将他赶出了天京城,外出领兵。
现在呢?
天王洪秀全屁事都不管,什么都要李秀管,李秀成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
天国除开弟弟李世贤能帮自己以外,几乎没有人真心实意的为天国办事。
黄文金不算,杨辅清也不算,吴如孝,古隆贤,刘官芳,他们是以前陈玉成的人。
陈玉成死后,这些人对李秀成存在敌意,所以根本不服李秀成的调度。
可是天国什么都归李秀成管,这又导致李秀成的军权越来越大。
既要让天王洪秀全放心,又要将外面的事办理得头头是道,顺顺利利,所以李秀成难,真的很难。
..........
洪秀全没想到李秀成的反应这么大,他只好见好就收,语气婉转起来:
“”忠王,你连日以来作战,估计是累了,你回去休息一下吧“”
“”过几天再找你谈话“”。
说个实话洪秀全现在还在怀疑李秀成的忠诚度。
用洪秀全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做
“”人心隔肚皮,狼子野心的人太多“
“”是忠是奸,很难分清“”
.........
现在城外的清妖,消不灭,也赶不走,这倒不是最大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 是天京城没粮草,城内几十万人要吃饭,城外作战的战士也要吃饭。
人是铁饭是钢,三天不吃饿得慌。
在天王洪秀全的眼里百姓们好说,没饭吃,大不了饿死他们。
可士兵们没饭吃,这可是要造反的。
所以当务之急,天王洪秀全要找忠王李秀成商量:
“”怎么样能搞到粮食?再怎么样能解天京之危?“”
李秀成离开天王府后,第一时间回到了天京城忠王府,拜见了自己的老娘以及,看望了自己的妻儿。
回到天京城的李秀城,还没安稳几天,天王洪秀全就隔三差五的召见李秀成入天王府,商讨军事。
不用猜,也知道商讨什么。
主要商讨如何歼灭外面的清妖,要么就是如何搞到粮草。
洪秀全意思是想在让忠王李秀成在浙江搞点粮草,入京。
可李秀成回答洪秀全:
“”不是属下不愿意调运,属下尝试过三五回,在半路都让清妖给截了“”
“”到最后都是便宜的清妖“”
“”路线不打通,浙江的粮草实在运不过来“”。
..........。
竟然难度很大,洪秀全想要从浙江运粮的想法就此作罢。
这可是个烦心事儿。
天京城快要断粮了,洪秀全十分焦虑不安,每天晚上睡不着,时常半夜起来看地图,一看就是看到深夜。
我也不知道他能从地图中看出什么名堂来,反正他看的挺认真的。
可是有一天深夜,洪秀全看到地图,突然高兴地大叫一声:
“”我有办法了.......进北攻南“”。
“”必然可破当前的困局“”
兴奋的洪秀全朝伺候自己的女官激动的命令道“”
“”快,快,快,去把忠王召入宫中,朕有事找他商议“”。
.....
现在洪秀全内心想法是什么呢?,他既要将城外的清妖给赶走,又可以给天京城搞到粮食,要做到一举两得。
所以洪秀全才会如此拼命的想计谋。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进北攻南“”的战略与太平军之前的作战计划有些许不同?
难道洪秀全真的脑袋瓜开了光,灵光一闪,想出了这套完美的计划?
其实所谓的“”进北攻南实际上的本质就是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这个办法,太平天国已经使出无数次了,洪秀全能想出这个计划,也不足为奇了。
“”围魏救赵“”开始的几次还算比较成功,可后来使用多了,清妖根本就不上当。
但是此时的天王洪秀全却在深宫中想了十多天,觉得这个计划天衣无缝,只要认真执行,必可成功。
于是他把李秀成又再次召入宫中,对李秀成说:
“”忠王,经过这些日的苦思冥想,朕终于想到了一套完美的作战计划“”
“”既可以将清妖引走,又可以出去征集粮草“”
“”一举两得“”。
忠王李秀成很聪明,他一听到洪秀全说出的这套完美计划,心中已经猜出个大概,心里暗想道:
“”该不会又是围魏救赵吧?“”
.......
还没等李秀成问,洪秀全却激动的说:
“”我准备命令你.......进北攻南“”
“”进北攻南“”......李秀成一愣,张大个嘴巴。
李秀成以为还是那套“”围魏救赵没想到天王洪秀全又创造出一个新词 “”进北攻南“”
“”莫非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李秀成好学,他不懂,但他又不能装懂,所以李秀成虚心的向天王洪秀全讨教:
“”陛下所说的进北攻南,属下未曾听说过,不过一听这个计划应该可以“”
“”敢问陛下,如何实施?“”
........
洪秀全见身经百战的忠王李秀成竟然也觉得自己的计划可行。
洪秀全有些洋洋得意,自己苦思冥想的这套天衣无缝的作战计划,终于得到了忠王李秀成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