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九十二章 经义取士不可动

“经义取士这一项决计不可以放弃。甚至不能消减。”姚广孝说道:“自王安石以来,经义取士,已经成为天下主流。而且王安石各政皆废,唯有此政不废,大人当深思之。”

“同风俗,一道德。千古儒生之愿,于天下有利无弊。大人或觉其虚妄。却不能轻易改动。”

何夕不得不深思姚广孝之言。

姚广孝这番话,说明不仅仅很多儒臣觉得这一件事情很重要。甚至连姚广孝也觉得这一件事情很重要,不能轻易改动。

但是双方觉得很重要是不一样的。

儒臣是利益相关。如果不考经义,那么大量儒生如何入仕。这简直是比杀了他们都难受。儒生们为何反对举荐制度?固然,举荐上来的官员,良莠不齐。但是实际上,科举是从士大夫之中取士,这代表读书人整个阶层,成为地方的主流。

地主阶级与士大夫阶级是不一样的。

这十年以来,朱元璋大兴文教,其实也完成了对元朝遗留下来的豪强进行改造,将他们改造成为士大夫家族。这也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的读书传统,大部分豪强也是附庸风雅的。

看很多名臣履历的话,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不少文官的祖上,在洪武年间都是一方豪强,甚至聚集过义兵,在乱世之中有一席之地,但是他子孙在洪武永乐年间,反而科举出仕了。

如果何夕废掉经义,这对这些势力,影响特别大。甚至会影响朝廷稳定。就看清末废除科举就可以看到。其实清朝如果仅仅进行科举改革,而不是废除,说不定还能维系几年。真因为废除了。

反而让准备科举的学子,纷纷准备革-命了。

而姚广孝觉得不妥当,就是这方面的原因。他无儿无女,只有一个姐姐,也多年没有见过了。不是利益相关。也没有想过为儒生说话,就姚广孝的本性而论,他对那些儒生也是很鄙视的。

但是从巩固朝廷而论,经义,士大夫,都有自己作用。

不能轻易动地。

最少,何夕在没有找到另一种能够统一天下人思想的办法之前,经义不可动,儒家不可以轻动,最少不管任何一种取士的办法,都不能忽略这些人群。

而放在后世而论,那些很多人都不喜欢的,思想政治课,在总体教学之中,分量也不算轻。

同一个道理,不同的方法实践。

何夕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其实我想将,资格考试与任事考试分开。今后,考取的功名,哪怕是进士,也仅仅代表他们能参加某一场官员的选拔而已。并不代表能够直接任职。如此一来,将经义的教育放在学校。而将其他科目的考试放在任事考试之上。”

“考官?”姚广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官要考着做?朝廷虽然每年都要大选。但是好像与你说的不一样。”

这里的大选,并非选举。而是选官。

朝廷官员任命也是有一定章程的。当然了,而今的章程很乱。不成体系,一方面是大明刚刚建立,没有什么成例可以依靠。另外一方面,是什么规矩都不可能约束朱元璋。

朱元璋很多举动,就将所谓的章程给改了。

故而,洪武十五年,很多东西,都是一变再变。就连科举这么重要的东西,都经历,办科举,废科举,兴举荐,而今又商议重办科举,至于其他方面,更是变化太多了。

连丞相都废除了。

大明洪武前期唯一不变的东西,那就是一直在变。当然了,这种变化在洪武后期渐渐少了。在太子死后,更是进入收尾之中了。

这是另外的故事,这里不提。

洪武年间用人方式,也大有不同,最多的依然举荐。就某大臣举荐某人为某官。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

那就是结党营私的事情太普遍了。

因为举荐出仕,他身后都是有恩主的。有恩主有势力,就有底气。不是他一个人。在遇见地方上有 什么问题,也能求救于恩主。最大的坏处,就是结党营私了。

当然了,朱元璋也用过其他方式。

考试就是一种。但是吏部主持的考试,是资格考试。比如要任命一批县官,就看资历,选拔一批人,考试一下,筛除一些,然后任命。太子说的抓阄,就是这种考试之中。

但是更多是,朱元璋直接任命。

天下大部分官员,都在朱元璋的心中记着,比如这一次将张度忽然调过来做煤铁司郎中。这就是圣心独运。没有与任何人商量。

何夕说道:“正是,在我想,如果朝廷要任命某官,需要提前在报纸上公布。公布要求,比如几品,需要什么资历,任何吏部选可以推荐一些人。某些大臣们,也能推荐一人选。有名额限制,也可以让人自荐。然后吏部主持考试。考题与所任的官职有关系,然后让所选官员上级,来判卷。最后得出谁来担任。”

“你觉得如何?”

姚广孝听了,首先想到的是,如此一来,皇帝活动余地就很大了。大臣任命之权,今后就有得争了。其次就是这一件事情太麻烦了。

因为这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了。

首先,就是资历, 怎么确定资历?其次,考试怎么考试?须知,考试这个制度最大问题是舞弊。

大明一年要任命多少官员,如果用这个办法,这种考试从年初到年尾,都不会停,而数千人的大考,还能作弊的。而几个人,几十个人小考,不引人瞩目,作弊就更加简单了。

但是姚广孝内心之中,也有一些感动。

因为他看到何夕的初心。

他想要的是,一个人可以不成为任何派系的人,也能一步步成为大明重臣。如果大明朝廷内部,没有所有的蝇营狗苟,任何晋升,都是有才华的人通过考试一步步上去。

大明很多事情都能解决。

只是可惜,政治这东西太复杂了。

越是理想的东西,越是难以完成。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姚广孝就是想看看,这一件事情能够成功。

姚广孝说道:“陛下,这些事情你倒是可以给方孝孺说。”

何夕一愣,说道:“为何?”

姚广孝说道:“陛下知道方孝孺是何等人吗?”

何夕说道:“大儒?”

姚广孝说道:“他与大人是一种人,是天真之极的人。是想用自己的学说治平天下的人。只是大人您还知道,千里之足,始于足下。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就改变放弃,退而求其次。”

“而方孝孺不是。你知道方孝孺最大的渴望是什么?”

何夕说道:“什么?”

姚广孝说道:“恢复井田制。”

何夕听了,这一句话。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该如何判断方孝孺。

井田制其实是一种仅仅存在儒家典籍的田制,甚至考古学都没有证据支持这种制度存在过。但是一代又一代大儒却前仆后继地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并非没有成果。府兵制,就是井田制的改革与变异。

只是时过境迁,谁都知道井田制是不可能的。但是依然顽固地支持井田制的人,有两种,第一是食古不化。古代什么都是好的。第二,就是怀抱着天真的理想,希望能恢复儒家最初的样子。即便知道做不到,也希望基于井田制,研究出更好的制度。

让百姓活得更好,更要尊严。

也就是说,他主张从分配角度,给大明百姓更好的选择。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粥天下周天子现代武器进大宋狙击王大唐之国舅纵横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澶渊风云录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征服者在清朝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是,陛下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沧桑百年第一部史上最贪崇祯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晚唐驸马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霍先生,婚姻无效!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混在皇宫假太监醉僧怀素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尘途雕弓落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逆天皇途最后一个道士Ⅱ小小领主不好惹!惹急眼了争天下战国野心家迪迦之重生怪兽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