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南越完了
大汉胶东水军之所以一路进展顺利,很大程度上都要得力于南越那位受罚的吕将军。
吕将军确实是叛逃了。
他受罚后心灰意冷,刘陵则趁机给他洗脑,加上吕将军确实也看到汉军和南越军不一样,就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带着全家人另投明主了。
刘陵的人把他送到东海之滨,在那里他登上了胶东水军的楼船,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带路党。
胶东水军在他的协助下,如虎添翼,十分顺利地进入南越水域,直接到了番禺。
吕将军原先是南越的楼船将军,对南越的楼船军了如指掌。他先是带着胶东水军绕过南越楼船军的防地,然后在一处防备十分松懈的地方登陆了。
胶东水军登陆后,大批头裹黄巾,身披轻甲的黄头军离船上岸。随后,又有大批的战马也从船舱里牵了出来……
前来迎接他们的雷被等人看到眼前人喊马嘶的景象,心里都是想着南越完了,南越真的完了……
数万黄头军登陆,数万战马上岸,可想而知这该是怎样的一番忙碌景象。
而南越军呢?到了此时还没见到影子呢!
这要感谢吕将军,他是一名合格的带路党,他选的这处登陆点,恰恰是南越军认为最安全的地方。
张欧带着吕将军等人上岸了,雷被等人赶紧过来拜见他。
两边见面后,雷被等人赶紧把王宫里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张欧听完后,说道:“虽是计划有变,可依然还在太子的意料之中。你等莫急,我这就派吕将军带一路人马去解救刘陵……”
吕将军带着五千人马走了。
张欧接着下令,让手下急速进军,将番禺包围,不许放出去一个人。
数万黄头军离开海滩,浩浩荡荡的向番禺城开去……
吕将军和雷被等人带着的人马走在最前面。离开海滩后,他便下令急速进军。
五千黄头兵在海上已经是漂泊了十几日,现在终于可以上岸骑马了,听到军令后便是撒欢一般的纵马急行……
从望海楼这边看去,那就是一道道遮天蔽日的烟尘在滚动。
吕嘉带人出城后,第一眼就看到了滚滚而来的烟尘。
他知道,这是大队骑兵突击时才有的景象。
吕嘉回头瞅了一眼,便带人又回到城里去了……
去看已经无用了,汉军已经开始进攻了。番禺城四门紧闭,显然是要守城。
城中的士卒都是上到了城墙上,忙着把一捆捆的羽箭从箭楼里搬出来……
还有士卒在忙着给长弓挂弦,打磨刀剑------
番禺久无战事,武备松懈,现在突然出现一支敌军,已经让吕嘉等人慌了手脚。
烟尘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多。最后,随着隆隆的马蹄声渐近消失,烟尘也渐渐飘散……
吕将军的人马最先到了城下。
吕嘉看到城下的人竟然是吕将军,顿时在心里骂了他祖宗十八代。
可随后他就想到了,自己与吕将军同族,骂他的祖宗也就是骂自己的祖宗。
不能骂祖宗就只能骂吕将军了,吕嘉在城墙上探出头来,指着吕将军骂道:“二骨仔,安敢带汉兵犯南越乎?”
吕将军也不多言,先是下马,然后摘下铜盔,随后就跪了下来……
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以后,吕将军站起来大声喊道:“城上的弟兄们听着,南越本就是大汉的诸侯国,大汉太子命天下诸侯削爵除国,南越当接到诏令后,便遵诏令而行才是。”
随后,吕将军一指城上的吕嘉,说道:“国相就很聪明,先行接了大汉皇帝的诏书,早已经是象郡的郡守了……”
听到这里,城上的守军顿时一片哗然------
虽然他们也是半信半疑,可这话是从吕将军嘴里说出来的,他们还是信的多一点。
毕竟,城中传言,国相已经造反了。
听到士卒们都是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吕嘉不敢让吕将军再说下去了,他赶紧命人放箭。
可那些箭射出去,都是落在了吕将军前面。
吕嘉觉得是射程不够,故而射不中吕将军。
但紧接着,黄头军的一波箭雨过来,却是飞过城墙,落在了他们后面。
城上的人俱惊,明白这是汉军对他们的威慑。
吕嘉躲在城墙后面,就听吕将军又喊道:“汉太子仁义,不许手下滥杀。然,汉太子也说了,敢挡我汉军铁蹄者,当化为齑粉。”
“吾已是汉将军,自然要尊崇汉太子的军令。刚才吾已经给诸位磕了三个头,算是先行给诸位赔礼。自此以后,吾将奉汉太子军令,诛杀一切胆敢挡我汉军铁蹄者。”
说完,吕将军戴上铜盔,上马,后退,然后拿出一块黑布,将自己的眼睛严严实实的蒙了起来……
吕将军是南越人,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同族死在他的手下。故而,以黑布遮眼。
立马站在他旁边的那位副将看到他做完这些后,立即挥刀下令,“放箭,三连射”!
三连射便是三波箭雨。这一次,这些羽箭不再是越城墙而过,而是都精准的落在了城墙上……
城墙上的守军顿时乱做一团,中箭的哀嚎,没中箭的四处乱窜------
吕嘉拿着长剑吆喝他们,他们当中却有人喊着“国相已经是象郡郡守,为何还要管这里的事情……”
气的吕嘉拿剑就砍,那些士卒顿时一哄而散。
士卒无斗志,吕将军那些话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士气。
吕嘉知道这番禺城是守不住了,想突围怕也是没门了,就在他和吕将军说话的时候,汉军已经趁机包围了番禺城。
想想城外的汉军,再想想皇宫里的刘陵,吕嘉如狼一般嚎叫一声,而后喊道:“一世英名,毁于一女子耳……”
这会他都想明白了,什么淮南翁主来投靠陛下,什么御驾亲征,什么诏书的事情-----
都是那位刘陵搞的、不,刘陵身后必然是那位汉太子。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来,那就是汉太子让人册封他为象郡郡守的时候,那位传达诏令的侍从说过这样的话,“太子殿下说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郡守好生为之……”
这话,此时犹如还在耳边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