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活靶子到底是谁
刘彭祖真的是一个狠人加变态啊!
他带人杀了那些不肯主动削爵除国的侯三侯四代代以后,就开始搜捕他们逃散的家人。
一通折腾下来,刘彭祖抓到了不少人,然后就把这些人通通都送到廷尉府去了。
可后来刘彭祖便发现,这些罪犯的家人竟然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刘彭祖火了,跑到廷尉府去大吵大闹,还说“乃公不做廷尉了,你等就不做事,也不按照太子的诏令做事了------”
结果,那位新任廷尉张汤只是笑嘻嘻的看着他闹腾,等他闹的差不多了,便把他拉到一边,悄悄告诉他说,“人,都是太子授意放走的……”
太子让放走的?刘彭祖懵了一阵,随后就蔫头耷脑的离开了廷尉府。
最后,他终于想起来了,太子曾经对他说过,一人获罪,只罚此人即可,最好不要牵连他们的家人。
看来,太子是又想更改律令了。
但太子授意廷尉府的人不处罚那些犯人家属一事,一直没有公开,就连丞相等人也不知道,外间的人依然认为朝廷还在缉拿那些犯人家属。
昨日,游弋于长安各处的那些绣衣使者,发现丞相的家丞突然急匆匆的卖出去一名侍女,显得很是不正常,便秘密进行了一番详查。
结果发现,这名女子也是先前他们搜捕的人之一。
于是,绣衣使者赶紧告知绣衣中丞刘彭祖,说是发现罪犯家人。
刘彭祖觉得太子根本就不想抓那些人,自己就是知道了此事也没什么办法。
刘彭祖原先想不管此事,可后来不知是鬼神差使还是怎么了,他又把此事告诉了刘彘。
本来,刘彭祖以为太子知道此事后,顶多就是让他不要再管此事了。
可让他诧异的是,太子一听说此事,竟然眼里冒光不说,还催促他赶紧详查此事,最好把此女子卖到了哪里,什么人买去的也查清楚。
于是,刘彭祖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带着一帮子绣衣使者从晌午忙到后半夜,把此事的来龙去脉都查清楚了。
这事就是巧了,刘彘正琢磨着给大汉的女子分田地,知道反对此事的人必然很多,赞成此事的人的肯定会很少。
所以,他需要一个契机把此事做成。
想睡觉了就有人送枕头,刘彘觉得自己这运气也是爆棚了。
陶青说“府中这样的人甚多”,此话在刘彘听来,那就是陶青在炫耀,炫耀他家中占有的女人多。
他家中的女人多,却只是他一家使用。不让这些女子及时婚配,就是耽误了她们给大汉添丁加口。
一个女子可以成就大汉的一户人家,这家再生养几个孩子,大汉就增加几个男子汉。
数个女子就是数个人家,几十个女子就是几十户人家,这得给大汉增加多少人啊!
刘彘这笔账算的,和鸡生蛋蛋生鸡无异。
公孙弘听了陶青说的那句话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丞相家里窝藏犯人家属,且窝藏了很多。
刘启听了这话后皱眉,是因为他觉得丞相是在他面前和他比谁家的女人多。
但这些都不是刘彘和公孙弘要怼陶青的理由。
“丞相,既然你知道家中这样的女子甚多,但你知道不知道你家中卖出去的这位女子,又在别人家登记造册,马上就要分得一份田地了吗?
还有,丞相家是否还卖出去别的女子,是不是也及时去府衙做了变更,或是丞相家的名册上,依然留着这些女子的名字,想着以名字取得一份田地------”
面对公孙弘的质问,陶青有点傻眼了。
实话实说,陶青根本就没有想到此事。而且,他做为大汉的丞相,根本就没有工夫想这些事情。
陶青摇摇头,道:“人是我的家丞买的,也是我的家丞卖的,我哪里有闲心管这些事情。”
公孙弘又是朝前一步,说道:“丞相此言差矣。给大汉女子分田地一事,乃是我大汉的大事,丞相位列三公之首,岂能说这是用闲心管的事情。”
陶青心说完了,今日又要在外面打起来了,就是公孙弘不动手,自己也要动手打这个孙子。
自己确实不知道这件事啊!公孙弘这样责问,实在是不把老夫看在眼里。
公孙弘又说道:“丞相家丞做的事情,丞相无心去管。岂不知这女子一旦分了田地,就是丞相家与买她的人家,都得了大汉一份田地。
此事可大可小,大,则是丞相与他人合谋骗取大汉的官田,依律就要把丞相送到廷尉那里去。往小里说,就是丞相对太子所提议的给女子分田地一事,当做小事尔。”
这帽子扣的,不管大小,哪一顶都压的陶青喘不过气来。
陶青急了,赶紧辩解道:“此为我家中小事,我原本就是不管的。御史硬要说我与他人合谋骗取田地,还说我把太子所提议的事情当做小事,实在是冤枉我啊!”
公孙弘这种得理不饶人的家伙,哪里肯听这些,只见他转身对着皇帝行了一礼,然后说道:“陛下,丞相纵容家臣卖出侍女,有与他人合谋骗取田地的嫌疑。吾请求陛下将丞相交与廷尉发落。”
刘启没有吭声,他知道这不是公孙弘的意思,而是太子谋划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家中畜养着大量女子的官员们,赶紧主动把这些女子放出来。
大臣们家中的奴仆都是他们买来的,或者是皇帝以前赐给他们的。想让他们把家中的那些女子放出来,那些大臣肯定是不愿意的。
把丞相陶青挑出来当做活靶子打,就可以震动那些官员。
这些年以来,官员们买卖家中奴仆侍女的事情特别频繁,估计也有没有及时更新名册,或是没有及时去府衙登记的事情。
若是细细查起来,万一被这个公孙弘发现蛛丝马迹,那么,丞相今日面临的弹劾,他们也会面临。
大臣们都看向刘启,心说就看皇帝怎么说了,只要皇帝不追究此事,丞相就没事,我等也就没事。
众人齐刷刷的看向刘启,刘启却显得很是为难。
能不为难吗?
昨夜太子见他,说是今日要这样那样,想必很是得罪人。
当时,刘启觉得太子的提议倒也不错,对大汉有利。故而,他就答应太子,让他自己看着办,自己会尽力支持他,尽量不让太子得罪太多的人。
这些年下来,刘启算是真的想明白了,这大汉的皇帝早晚都是这个小猪儿子的,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至于自己,已经把他抚上马了,能送一程就送一程,这都是出于阿父对儿子的爱啊!
可刚才听了公孙弘的话,刘启竟然觉得那块活靶子不是陶青,而是他自己啊!
而最后得罪许多人的人,也正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