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清晨,台城内,各官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位于台城内的宫城,其东门——东掖门处,有大量官员聚集,等候宰辅们的传召。

如今宰辅们在太极殿东堂议事,他们这些寻常官员,还没资格在堂外候着,就只能在东掖门处等候召见。

因为最近城里出了件大事,所以等得无聊的官员们低声议论起来。

“粮价暴跌,听说许多商贾因此亏得倾家荡产,投井的投井,投缳的投缳。”

“留下哭天抢地的家小,连丧事都没来得及办,债主就上门讨债,弄得鸡飞狗跳。”

一人说着听来的消息,另一人冷笑:“那是报应,他们哄抬粮价的时候,没想过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

“寻常年景,青黄不接时,城里粮价斗米四五十文,再正常不过,他们敢哄抬粮价到斗米两千文,就该倒霉!”

这“就该倒霉”四个字,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粮价上涨,连带着物价上涨,对官吏们的生活造成了明显影响。

虽然他们的俸禄是粮食,但谁家里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加上仆人,每月都要消耗不少粮食,这就是不小的开支。

物价一涨,日常开支就跟着涨,究其原因,就是城里奸商哄抬粮价所造成的。

如今粮价跌过斗米四十文,物价也跟着降下来了,建康城里一切如常,就只有那些参与哄抬粮价的奸商们倒了大霉。

无数人对此拍手叫好,只是许多人想不明白,前几日那突然运抵建康的大量粮食,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官员们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所以事前根本就没有听到风声,不知道有大量粮食运往建康。

“这粮食从哪来的,我是不知道,不过这么多的粮食到了建康,连带着那些奸商低价抛售的粮食,除了销售之外,其去处,想来各位也多有耳闻。”

有人说着说着,笑起来:“把空荡荡的官仓,给填满了,谁也没想到,彭城公居然还有这一手。”

听到这里,许多人都会心一笑。

粮价暴跌,先前那些囤粮的奸商惊慌失措,不得已只能低价抛售手中粮食,于是,准备就绪的彭城公大量买入粮食。

之前,官府为了平抑粮价,将官仓粮食低价(相对时价)出售,并且供应各“平价”粥铺,数月下来,存粮消耗大半。

现在,彭城公以低价回购粮食,然后“还给”官仓,于是官仓再度装满,一出一进,又多了不少钱。

官仓以低价(相对时价)出售粮食,又“平价”供应粥铺,持续数月,等于以均价每斗一百三十余文卖粮。

现在,彭城公回购粮食(官府承担)的价格,是大概每斗三十五文。

粮食一出一进,差价不小,盈利自然不少,数额接近过去两年建康所收商税的总和。

也就是说,彭城公和奸商斗智,花了四个月时间,从奸商乃至其债主那里,赚了一大笔钱,顶两年的商税。

新税制尚未实施,尚未正式监税的彭城公,就给朝廷“多收了”两年的商税,真是“开门大吉”。

果然奸商还得靠彭城公这狠人来对付!

这是许多官员的心声,但不好说出口。

正窃窃私语,忽然四周安静下来,仿佛树林里叽叽喳喳吵闹不休的鸟兽感受到危险,纷纷噤声。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宰辅们经过。

然而辅政大臣,以及三高官官、副贰都在皇宫太极东堂内议事,现在还有谁能有如此官威?

一支队伍缓缓过来,中间为一辆牛车,众官员仔细看了看队伍旗号,心中惊呼:是他!

这是中军将军、彭城公的车驾,随行人员之中,有分外显眼的“班剑”。

班剑,指佩戴班剑(有纹饰的剑,一般是木剑)的仪仗武士,只有功臣才能得天子赐“班剑”,随行左右,作为殊荣。

牛车在东掖门外停下,一个身材魁梧、着武官服饰的男子下了车,在班剑跟随下,向东掖门走来。

无论是守门的禁军将士,还是候在门外的官员,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这个武官身上。

中军将军、彭城公李笠,不知用了什么办法,一夜之间运来无数粮食,瞬间把建康粮价拉下来,把囤粮奸商打得倾家荡产。

官员们看着缓缓走来的李笠,默不作声,仿佛百兽看见猛虎从面前经过,不敢动弹。

这是谁来了?

淮北猛虎,先帝赐字“维桢”的鄱阳李笠。

十年来的战绩、政绩,无愧“维桢”二字。

武帝、文帝朝都不太好整治的京城豪商,却在第一次交锋之中,败在李笠手下。

上吊的上吊,投井的投井,家破人亡,万贯家财毁于一旦。

这还只是开始,等新税制实行之后,又会有多少有着靠山的豪商,被李笠收拾得欲仙欲死?

这可是敢和京城权贵交锋的狠人,可以自己想办法往建康调集大量粮食的狠人,还是能从奸商手里赚大钱的奇才。

现场官员们此刻心中对李笠就只有敬畏。

守门的禁军将士,见李笠走过来,下意识挺直腰杆。

这是谁来了?

十年间,屡立战功的猛将、未尝败绩的主帅,鄱阳李笠的威名,对于他们来说,如雷贯耳。

在战场上,没有人能击败彭城公,哪怕是御驾亲征的齐国国主也不行!

而现在,城里那些哄抬粮价的奸商,不就败给彭城公了?

彭城公无论和什么样的对手交锋,都是绝对不会输的!

没有强军,彭城公能练出来。

没有粮食,彭城公就能变出来。

朝廷收不了奸商的税,彭城公,就一定能让这些奸商老老实实交税!

这是禁军将士们的心声,看着缓缓走过的彭城公,心中只有敬仰之情。

无数人目送着李笠走过东掖门,直到其背影消失,东掖门才重新“热闹”起来,窃窃私语重回。

许多人对即将实行的新税制,充满期盼:真想看看彭城公,要如何收拾那帮奸商!

。。。。。。

当李笠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东堂内的气氛为之一凝,宰辅们都看着门口,看着这个身材魁梧的武官。

武人特有的气质,以及李笠那自信的眼神,让诸位大臣忽然觉得有些心悸。

眼前仿佛有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出鞘那一瞬间闪烁的光芒,让人心悸不已。

李笠光是站着不动,就有蓄势待发的气势,让人觉得有些不舒服,仿佛危险下一刻就要到来。

宝剑有双刃,既能杀敌,也可能砍伤自己。

那么,要什么样的持剑人,才能把李笠这柄锋利的宝剑用好?

大臣们心中闪过这个念头,尚书侍郎王褒,想着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大量粮食,对李笠的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居然可以绕过朝廷,自己解决调粮问题,一夜之间,让建康城里那些囤粮豪商倾家荡产。

你...你到底还有多大本事没使出来?

这些粮食,莫非是你早就囤着的?

你大规模囤粮想干什么?

王褒愈发觉得李笠与众不同,并不是单纯的粗鄙武人,

向来不喜武人的湘东王萧绎,一只独眼盯着李笠,忽然想起了十几年前。

十几年前,他任江州刺史,王府谘议参军徐君蒨,从鄱阳带回来一个鱼梁吏,说此人颇有意思,可陪伴世子左右。

那时,李笠给他的印象是平平无奇,只是未曾料,十几年过去,昔日的鱼梁小吏,已然成了常胜将军、坐镇一方的虎臣。

无论是战场上,还是别的地方,似乎就没有人是李笠的对手。

上首,特地到东堂召见李笠的太后,看着眼前这位气势惊人的将军,想起建康粮价大降的事实,忽然觉得信心大增:

看来,让你回京任职是对的!

李笠向太后行礼,得赐座,又听太后质询,便向太后和诸位宰辅讲起此次平抑粮价的内幕。

其实太后和宰辅们想知道的是,李笠从哪里调来这么多粮食?

这一点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李笠缓缓说着:“此次,官府要平抑粮价的对手,无非两类人,一是行商,二是坐贾。”

“他们对朝廷要行的新税制不理解,于是做了糊涂事...”

李笠用词谨慎,不会提什么“豪商受人指使”,尽可能淡化此次交锋中的权力斗争因素,避免授人以柄。

具体细节,也不会说得太细,一来太后和大臣们没那么多时间听,二来他不想把自己的人脉暴露太过。

“行商,在外地囤积余粮,坐贾,在建康城里大量收购粮食,导致本不该出现的粮荒,在建康出现了。”

“解决的办法,当然就只能调粮,可粮食都在商贾手中,微臣变不出来。”

这是李笠一定要强调的事实:他真的没办法变出大量粮食,因为他没有暗地里大规模囤粮。

“思来想去,也只能是晓之以理,动之以利,坐贾们拎不清,微臣便让人去找行商谈。”

“微臣在鄱阳、徐州任上,前后都组织商贾到岭表广州、交州贩卖货物,以货殖盈利增补官府开支,所以在广州、交州有些商贾做帮手。”

“趁着开春,海外蕃商舶来香药,便在广州、交州用大量烧酒与其贸易,然后用香药作为筹码,和那些囤粮观望的行商做交易。”

“所以,微臣调来的大量粮食,并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这些粮食本来就该销往建康,只是被不明真相的行商们捂着,暂时滞留外地罢了。”

“微臣,只是从他们手中购入这些粮食,再运往建康而已。”

原来如此,太后和众臣点点头,心中疑惑得了解答。

也放了心。

如果李笠真的有本事“凭空”变出来那么多粮食,这就意味着李笠暗中囤积了许多粮食,随时可以造反。

现在看来,还是靠着经商的手段,和奸商们斗智斗勇。

萧绎看着李笠,想问几个问题,因为对方明显回避了一些细节。

甚至最关键的一点:你到底用了什么手段,让那些囤粮的豪商配合行事的同时,又不往建康通风报信?

或者,你提前往广州运烧酒,莫不是就是在回京之前,便给京城里的奸商下了套?

不过他还是没问,因为没必要,即便问了,李笠也不会老实回答。

太后看着李笠,想着这段时间,她每次召见李笠询问粮价一事,李笠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愈发觉得信心满满。

朝廷缺办实事的人,尤其缺敢大刀阔斧改革弊政、不怕得罪权贵的能人。

现在看来,李笠能够胜任这一人人不敢接的重任。

有一次,她听萧大器提起李笠,说这是先帝(萧纲)留给他的栋梁之臣,可当大任。

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太后再次看向李笠,忽然问:“听闻彭城公长女,已近待嫁年纪了?”

这一问,大臣们悚然动容,然后齐刷刷看向李笠,心中惊疑:不,不会吧!!

李笠也被这一问问得毛骨悚然,心中震惊:你、你、你想干什么?

却只能老实回答:“小女确实已近待嫁年纪了...”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