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镜逃离郢都的消息自然没有瞒过宁轲,天渺第一时间就把消息传了回去。
宁轲对此嗤之以鼻,顾南之前料的没错,只是没想到己方还没打到郢都,姬镜便已经坐不住了。
姬镜向南逃离到朝州,只要他还在楚国境内,宁轲便有必杀他的把握,南边宿越关已经被己方控制,夜刃已经协助尹飞彻底掌控宿越关,加上越国那边他也已经和李景、容月谈妥,有容月在,想必能阻止越国王廷出兵救援。
姬镜无论怎么跑,也只是困兽之斗而已。
另外一边,闻羽兮和林言死守涿关,齐军两面夹击的情况下依旧久攻不下,眼看着就要将这剩余不到五万的楚军耗死,郢都那边却传来消息,姬镜王廷抵挡不住叛军的攻势,姬镜让出郢都,退居朝州。
得到消息之后,上官光盛犹豫不决,从内心上面来讲,他对姬镜的死活自然无所谓,而且涿关对齐国何其重要,眼看着就要能打下了。
可又有不少将领劝谏道:“按照楚军这种死守,我们恐怕再打一个月都难打下啊!将军不如回撤,协助姬镜抵抗叛军,否则郢都死守,我军就会陷入背腹受敌的情况,届时全军危矣!”
“唉!”上官光盛深叹一口气,这种被敌人玩弄的感受相当不好受。
他已经没有时间询问齐国王廷,而是传书先问了二公子姜云,姜云也明白其中利弊,回信让他先撤军协助姬镜。
上官光盛带着十五万不到的齐军被迫撤退,只剩下姜云这边的齐军已经无力再攻打涿关。
见到上官光盛一众回撤之后,闻羽兮和林言兴奋地一蹦多高,他们怎能不明白,出现这种情况的唯一可能,就是宁轲率领主力已经打到郢都了!
这段时间的坚守,不可谓不辛苦,全军上下的将士一个个像是从泥塘里捞出来的一样狼狈。
上官光盛一众撤退之后,楚央军众人长松一口气,这种攻守战最消磨人的意志,若不是信念在支撑,早就被齐军用人海战术压垮了。
宁轲得知姬镜逃离郢都的消息之后,便下令让荀义率领十万的郎天军去支援涿关的楚央军。
一来可以燃解楚央军的燃眉之急,二来也是照顾了荀义的感受,让他不必亲自面对姬镜。
进入江岭郡开始,十万郎天军便和贤贞军主力分开,直奔涿关而去。
宁轲率领四十万大军畅通无阻地经过了江岭郡,在郢都的城北外平原处驻扎起大营。
郢都城很大,四十万大军连绵不绝的营寨更加显得气势恢宏。
看着远处的这座巨大城池,宁轲心有感慨。
当初自己就是从郢都被调任到织海县,在北方晃荡了快一年,而今终于昂首回到了这里。
楚国的形势已经截然不同,自己比起当初,也已经是天壤之别。
形势造人,若不是姬镜突然篡位,想必自己还是在闻家军团里,当着个不大不小的军团长。
“小南,还记得我们当初离开郢都的时候说过什么吗?”宁轲转过头,看着同样望着这座城池的顾南。
顾南一笑,道:“宁大哥说,我们还会再回来的,现在这句话终于实现了。”
宁轲和顾南两人私交深厚,他们二人在说话,任轩等人也插不上话,只是站在宁轲后方,静静地看着这座巨大的城池。
“这就是郢都啊……”
任轩突然感觉心中有一股热血上涌。
一年前,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队长,而如今,他是二十万织海军的统帅,更是贤贞军的主将,个中变化,也只有他最有体会。
他生于北方,从未到过郢都,却想不到此生竟是以这种方式来到郢都。
军中诸将亦是心中感慨,一年前他们天各一方,谁能想到一年后,大家汇聚到一起,复楚的大业即将完成,而他们更是可以成为开国功臣!
顾南的个子似乎长高了一点点,依旧一副女扮男装的模样,只是她没有再继续往脸上抹灰,身穿男子长袍,头发也像男子一样束起,那张清秀的脸怎么看都是女子模样。
在顾南没有刻意去装扮之后,军中大部分人渐渐发现了她是一个女子的事实,心中虽有惊奇,却也没有因此而有什么芥蒂。
女子在周帝国的地位很高,女子为将为官的事情很常见,只是众人都有些想不到,主公这样的枭雄,竟然是跟顾南一起崛起的。
顾南和宁轲给人的印象不同,在大家看来,顾大人很温和,而主公则有些冷酷,其实宁轲明白,顾南才是其中最心狠手辣的人。
攻占涿关的楚央军是顾南附议的,此番前去救援涿关的郎天军也是顾南提议的。
乍一看,这两个提议都没什么问题,只需要细想,便会发现,其实楚央军的所有将士、包括郎天军的五万将士,都是后面才投靠到宁轲的手下。
而宁轲手中最为强大忠实的织海军,一兵一卒未派。
宁轲自然是明白顾南心中想法的,对她的提议也没有表示过反对,他很清楚谁是嫡系,谁是旁系,要想成就大业,内部必须要稳定,楚央军和荀义投靠的那支恒军兵力太过庞大,忠诚又有待考证,顾南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只要楚央军和郎天军能够将齐军死死拖住,我们攻占郢都后,继续南下将姬镜捉拿,这场战争便算是结束了。”顾南深吸了一口气,又慢慢地吐出来。
想了想,顾南又低声道:“宁大哥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去做。”
宁轲好奇道:“什么事?”
“封王诏书!”顾南和宁轲两人闲逛着,走到角落,“宁大哥还得抽时间去一趟帝都洛邑,面见周天子,亲自将封王诏书请下来!”
宁轲转头,看着顾南的眼睛,皱眉道:“周皇廷不是没落了吗?”
顾南摇摇头,道:“只要皇廷还在,那么就必须要有封王诏书,宁大哥的楚王才算是名正言顺,别人也抓不到任何把柄,姬镜就是一个教训!”
宁轲倒吸一口凉气。
顾南笑道:“姬镜当初肯定也是有向天子索要封王诏书的,周天子势弱,按理来说会给他,可结果就是没给。宁大哥觉得是什么原因?”
宁轲皱眉道:“其他诸侯国干预吧。”
顾南点头,说道:“宁大哥说得不错,一旦让姬镜坐实恒王,那么恒国作为齐国属国,齐国的国力将飙升,各大诸侯国无法与之抗衡,因此干预着皇廷不发封王诏书。”
“没有天子的封王诏书,那么姬镜这个恒王就永远不算是正统,届时楚国光是忙自己的内乱都够了,也无法给到齐国任何好处。”
宁轲一笑,道:“没有诏书的君主名不正言不顺,也做不长久,你说的没错,国不可一日无君,打下郢都在即,此事确实得提前准备。”
顾南脸上也带着笑意,眼看着大业将成,两人心情都很不错。
对于顾南来说,宁轲也有很多缺点,做事情会冲动,对于自己人又太心软,但他有一点特质是任何人都比拟不了的,那就是他身上天生的领袖气质,他可以轻轻松松地聚集众多良将谋士为他卖命。
当然,封王诏书一事也不用操之过急,摆在宁轲面前的自然是先拿下郢都。
国都意义远非其他城池可比,此战不容有失。
与几位将领谋士商议之后,作战计划便定了下来。
以任轩率领二十万织海军为主力,进攻郢都的北门和西门,而宁轲则率领二十万直属军和沙岭军为佐,佯攻郢都的东门和南门。
另外一边,荀义率领十万郎天军前去救援闻羽兮一众,他并没有直挺挺地往涿关杀去,一路隐秘行军,几乎不走官道。
荀义和上官光盛打过交道,深知此人性格,在他看来,上官光盛绝对不会坐视郢都沦陷,很可能便会抽兵回救。
郎天军行军速度虽然缓慢,但胜在隐秘,二天后,便有天渺探子传来消息,上官光盛果然抽兵回救郢都了。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诸将纷纷来找荀义,包括陆天。
陆天朗声道:“将军,齐军不知道我们的到来,今晚我们不如趁夜偷袭齐军大营,攻其不备,定能取得奇效!”
陆天曾是荀义的手下败将,当然,荀义也没因此看轻他,他拿出天渺给他的地图仔细思索后,心中已经是有了主意。
“上官光盛是个将才,即便是扎营,也会做足防御,我们只有十万人,他们十五万人,偷袭并不是上策。”
陆天心中有些不忿,问道:“那依将军之见?”
荀义手指点向地图的一处山谷,幽幽道:“此去郢都,必定经过玉岚谷,玉岚谷地形险峻,极易设伏,两面都是悬崖峭壁,既然齐军不知道我们的到来,那我们更要利用好这个优势。”
“传我令,全军加快速度,抢先抵达玉岚谷,在此设下埋伏,等待齐军进来!”
此计可谓是将信息差和地理优势利用到了极致,跟荀义之前在亭山设置伏兵何其相像!
陆天等人心悦诚服,拱手道:“谨遵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