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崇使臣在淮河码头交涉了足足三日的时间,跟淮河的官员谈成了一笔不大不小的生意。
当官员给林峰汇报的时候,林峰嘴角的笑意就没收住过。
南崇国大司马,不想大庆国出售精盐去帮鹰帅攻打金国老皇帝,所以提出了制裁金国盐运。
可他同样不想金国老皇帝,对南崇国北境边疆造成威胁。
这才找上了林峰,想要林峰停止跟金国的一切通商合作,还要跟南崇达成一致对外的态度。
这样做的目的,最后南崇国就是最大的得利方。
首先,这样一来让金国彻底的恨上了目前来说势单力薄的大庆国。
其次,大庆国在无形之中不仅得罪了金国两大势力,还在各国商道上损失了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好名声。
这样做,大庆国最得不偿失。
说白了,受损最大的也是大庆国这个软柿子。
软柿子好捏,大家都想要去捏一捏。
这也是为什么,南崇国大司马首先找上了林峰这个淮河总督。
在南崇人的眼里,林峰这种边境的小官员是最好被拿捏的其中一种。
只要给点小恩小惠,林峰自然是什么都会答应下来。
要是这一招行不通,那他们还有下一招。
至多不过,威逼利诱全套的给林峰套上去,他们就不信林峰不屈服他们的淫威。
可让南崇使臣意外的事情,却就在林峰这里先发生了!
林峰这人,看似年纪轻轻的好对付的样子。
其实,他这人就像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不仅油盐不进,还特别难沟通。
用南崇使臣的话说,林峰这人就是不识好歹的愣头青。
像林峰这样的愣头青,早晚死在他那张强硬的嘴上面。
南崇使臣这个时候提出想要高价购买大庆精盐,而且开口就是一百万斤之多。
这次南崇给出的价格,甚至比金国鹰帅还要高出三成。
若是林峰这个时候答应了南崇国的精盐成交量,这之后小小的大庆国肯定再也拿不出多余的精盐了,那就没办法再跟金国做任何关于精盐的交易。
可若是林峰不答应南崇国的合作,那南崇国使臣就有理由,以两国合作为由头找林峰的麻烦。
到时候,林峰会面临更大的麻烦。
南崇使臣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此刻就等着林峰来跟他们讲和。
林峰笑看着手里那张已经签订下来的订单,眉眼嘴角都跟着扬了起来。
“一百万的大订单,这可不是小数目!”
“我大庆国的海盐盐田的量,一百万斤的量应该是能够拿出来的,这订单接下来倒也值得这个价。”
林峰看着价格不菲的精盐价格,嘴角的笑意从一开始就没压下来过。
这让他身边站着的几名官员,不由纷纷皱起了眉头。
有官员忍不住问出了最担忧的问题。
“大人,要是这一百万斤卖给了南崇国,再加上金国那边的交易量,我国盐运司的精盐量就要吃紧了。”
“这些问题一旦出现,我大庆的百姓要是闹起来.....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另外两人眼观鼻鼻观心,也跟着附和起来。
“大人,我大庆国虽然现在有三处盐田,可这也架不住一百万斤一百万斤的往出去卖啊!”
“现在我大庆国开通了七国通商之道,如果这个时候卖给南崇高达一百万斤的量,那别国若是加大交易量又该怎么办?”
“是呀大人,五十万斤已经是我们淮河盐运司能够拿出来的极限了.......”
林峰看着在场的众官员,眼里却还是掩不住笑意。
众官员们看着林峰那毫不在意的样子,眼底也跟着泛起了疑惑。
一百万斤精盐卖给南崇国,要是再过个三五年的时间,淮河这帮官员们自然举双手赞成。
可现在,在他们看来真的不是最好的时机。
要是没有金国鹰帅每月二十万斤的交易量,盐运司说不定还能给凑一凑。
但金国二十万斤的精盐交易量就在那里摆着,大庆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跟金国鹰帅撕破脸,破坏跟金国的这笔稳定的订单交易。
可现在。
难就难在,小小的大庆国面对南崇国毫无反抗之力,并且还不能在这个时候去得罪金国鹰帅。
但看林峰现在这般的态度,恐怕这卖给南崇国的一百万斤的精盐订单,很大概率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林峰在淮河任职将近一年的时间,并不是听不进去谏言的高官。
此刻,盐运司的官员跟使臣接待的几名官员都在这里,等着林峰最后的决策。
就在这时。
良久不开口的林峰,终于开口了。
“一百万斤的精盐量,我淮河拿不出来这么多,可以跟寒山关的李寒江借一借,或者直接跟他低价购买五十万斤的量。”
“这事并不难解决,你们觉得呢?”
这话看似在征求在场的官员的意见。
可众人都知道,这事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
此刻在场都是些人精,这个时候又开始发挥自己马屁精的作用了。
“大人若是能够低价购买五十万斤的精盐,那下官这边自然没问题,能够在七日之内给凑齐五十万斤的数量。”
“百姓们手里有囤积的精盐,这次也会借给给我盐运司,等下月盐运队从三角海运来之后再归还给他们。”
“这样一来,金国鹰帅那边的二十万斤的数量也能够解决。”
盐运司的官员,此刻都现在已经承诺了会尽量配合这次跟南崇国的交易,那这件事就全部都解决了。
接待南崇国使臣的几名官员一听这话,瞬间感觉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南崇国的威胁在谈判桌上赤裸裸的展现出来,意思就是要大庆国两头为难,最后不得不选择跟南崇合作完成这次的交易。
反正林峰选择得罪谁,另一方的怒火他都承担不起。
最后,林峰这个淮河边境的小小总督,被南崇跟金国架在了火上炙烤。
林峰面对金国跟南崇那是腹背受敌,他哪一方都得罪不起。
正是因为这样,南崇国使臣这次才提出了这样离谱的价格来,让林峰最后逼不得已就只能选择南崇国。
而当林峰选择答应南崇国交易那一百万斤的精盐量的时候,林峰就掉进了南崇大司马给大庆国设计的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