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济南过了新年,待了几天,陈暮准备出发,回洛阳。

他没有去齐国,因为泰山书院和泰山学宫现在都在放假,现在去也没有任何意义。

汉代开启了节假日和休沐假的先河。

官员和学生都有假期,官员是五日一休沐,节日有定省假。

学生团体主要以太学生和鸿都门学学生为主,放的是田假和授衣假,分别在四月和九月,相当于后世的暑假和寒假,一般是15天到20天。

而汉朝三大节日,分别是春节、寒食节以及重阳节。

至于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需要晋朝到唐朝期间才会被重视。

所以根据目前的节日安排,学生假期主要是春节30天或15天的定省假(离家超出500公里就放30天),寒食节和重阳节分别是7日。

另外还有冠礼、婚礼、丧礼、冬至、夏至、伏日、腊日、岁首等特殊假期和节气假,在1天到10天内不等。

一年下来多的时候有60天,少的时候也有40多天。

因此泰山书院和泰山学宫现在空荡荡的,就连沮授都回鸡泽过年去了,陈暮的弟弟妹妹也回了蒲阴,去齐国自然没什么意义。

自黄河东流,朝发夕至,回去就艰难很多,毕竟是逆流而上,不如陆路快,所以就得走陆路。

这次不需要绕远路去邯郸,直接从清河魏郡过去即可,总共要十多天。

一月中旬的时候,踩着定省假的尾巴抵达了洛阳。

别看大前年陈暮还在鸿都门学的时候一放就是四个月的假期,一直到接近三月份才回洛阳,但那是提前请了长假。这次没请假,当然得准时准点。

虽然处于休沐期,但全国各地的官府并没有因此停摆,汉朝除了制定休沐以外,还有个轮换制度,为的是保证休假时机构正常运转。

简单来说,就是平时一些官员的假期会更多一些,但年关的时候,假期会更少,如主副手之间轮换,主管单位轮换。

尚书台大部分都是洛阳本地官僚,依旧保持着每天正常上班,不过为了弥补他们,一般年终奖会超级加倍。

明光殿中诸多令史曹缘忙得热火朝天,一叠一叠的文件不断地抬进抬出。

陈暮指挥着卫士将数十个大箱子抬进来。

苟桂和蒋安连忙迎出来。

“尚书令。”

“嗯。”

陈暮点点头:“今年大家都辛苦了,这是我从少府领的缣绢,发给大家吧。”

全国官员工资由都内府发,不过额外奖金一般由皇帝给,所以是从少府的禁钱司或者水衡尉那调拨。

苟桂欣喜道:“多谢尚书令。”

蒋安一边安排人手来帮忙搬箱子,一边对陈暮说道:“对了,陛下前日命令少府和光禄勋打造了一批新的武器装备,公文批件在偏殿,等着尚书令批阅。”

皇帝的事情一般就是走个过场,批阅后就放入档案里留存,陈暮心里若有所思,表面却不动声色地道:“嗯,我知道了,待会去处理。”

看来汉灵帝已经开始在着手准备一支新军,就是不知道西园八校尉会不会还是历史上那几个人,或者说是另外一种场景。

听说陈暮休假回来,下午汉灵帝就在西苑召他觐见,一月天气还有些寒冷,西苑的草地却已呈现青绿。

料峭春风之中,汉灵帝坐在西苑的亭阁里观赏着奇花异草,身边美女环绕。

仅仅是一个月不见,汉灵帝就胖了不止十斤。

其实他以前也有些胖,但前几年的时候还只是感觉壮,不是胖。现在则大腹便便,脸色苍白,一看就是纵欲过度的模样。

见到陈暮过来,汉灵帝将身边的人都使开,只留下新宠蹇硕。

陈暮四下张望,确实有一段时间没见到张让赵忠了。

历史上这段时期张让赵忠也完全仿佛隐形了一样,看得出来,夹在皇帝跟何进之间,他们的日子也有点不好过。

“陛下。”

陈暮走过去行礼。

汉灵帝笑道:“子归,岁首过得如何?”

汉朝把新年称为岁首,每到这一日,皇帝都要举行浓重的祭祀活动,今年陈暮休沐,自然就没有参与。

陈暮答道:“禀陛下,暮在济南与大哥过的新年,顺便去看看青州如今的情况。”

汉灵帝啧啧说道:“看来子归即便离开了青州,还是关心青州的百姓。”

“这倒不是。”

陈暮笑道:“只是看看新式水稻今年的产量,已经试种两年了,选出优秀种子栽培,以后如果能在江南地区推广,全国就能增产十之三四的粮食。”

“十之三四?”

汉灵帝睁大了眼睛,原本以为陈暮在青州只是普通地治理地方,没想到居然还在做那么大的事。他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全国粮食增产十之三四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能多养活最少一两千万人口,如果现在的人口固定的话,以后全国就再也没有饥荒发生,大汉天下就真的江山稳固了。

“是的。”

陈暮认真回答道:“原来的粟和小麦,亩产大概在三石左右,而新式水稻亩产约四石,有些高产田甚至能达到五石。只是因为种植环境受影响,北方不适合种植水稻,因此臣才觉得将来在南方推广,必然能让全国受益。”

“很好。”汉灵帝赞许道:“若这水稻真有那般神奇,那此事以后就交由你去办,若可以推广种植的时候,你给朕看看,到时候让你去做扬州牧,帮朕把这件事办得漂漂亮亮。”

“多谢陛下信任。”

陈暮笑了笑,拱手行礼。

州牧制度本来就是西汉成帝时期的制度,只是后来被废了而已。

但被废不代表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里,比如皇甫嵩平定冀州之后,汉灵帝就让他短暂地担任冀州牧,又担心他的权力过大,很快把他调离开。

陈暮现在是尚书令,又去做刺史的话就是降职,为了表现对他的信任,汉灵帝就说让他做扬州牧。

其实即便汉灵帝一直没死,真到了那个时候,估计也不会让他做太久。

顶多一年半载,让他推广了水稻就立即回去。

州牧的权力过大,汉灵帝不会允许一个执掌军政大权的地方大员出现。

而且这也不是历史上各地动乱的汉末,即便这个时候刘焉再上书废史立牧,大概率也不会通过。

闲聊了一阵,直到此时,汉灵帝才开始说正事,他迟疑片刻,才缓缓说道:“子归啊,你可知,朕最近有什么心烦之事?”

“陛下胸有千万韬略,臣不过是粗鄙之才,又怎么会知道呢?”

陈暮笑了笑。

和珅为什么会被乾隆重用?

因为他不仅能帮乾隆弄钱,还会揣测上意,帮乾隆办妥乾隆想办的事。

可他绝不会当着乾隆的面,告诉乾隆自己什么都知道。

即便办了事,也只会装作是“恰逢其会”的样子。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心思,一定得是高深莫测的,怎么可以擅自揣测?

汉灵帝打趣道:“你呀,揣着明白装糊涂,朕让你说,你就说。”

陈暮无奈,想了想,只能说道:“陛下心忧之事,应当是大将军过于权重。”

这话一出,汉灵帝就眯起了眼睛,蹇硕在一旁连连点头。

相比于张让赵忠,蹇硕跟何家没有利益关系,所以他坚定站在汉灵帝这边,支持刘协上位。

只是嫡长子继承制是从周朝就传下来的,历经千年,根深蒂固。

即便是刘邦想废掉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也没有成功,更别说汉灵帝。

而目前在立刘辩还是刘协这个问题上,除了满朝文武反对,是其中一个阻碍以外。另外一个阻碍,也是最大的阻碍便是何进。

这就能看出汉灵帝目光短浅的地方。

当初何进与张让结亲,汉灵帝觉得张让是自己亲信,何进又是自己大舅哥,这样亲上加亲,是该可以信任。

于是在黄巾之乱以后,就把北军交给了何进统领,给了何进极大的权力。

结果这两年随着汉灵帝越来越喜欢刘协,想立刘协做太子,那么之前给予何进的权力,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毕竟何进是刘辩的舅舅,不是刘协的舅舅。如果汉灵帝想立刘协,那就是根本的原则问题,何进不会妥协。

皇权与兵权相碰,哪怕汉灵帝很清楚,他现在权威还在,北军不可能背叛他,可汉灵帝还是会觉得受到了威胁,这也是今天叫陈暮来的原因。

“臣今日到尚书台,听佐吏说少府和光禄勋打造了一批新的武器装备,臣就猜到,陛下确实要组建一支新军。”

陈暮继续说道:“只是碍于北军还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借口。因为陛下也能猜到,一旦说要组建新军,不说大将军会反对,满朝文武肯定也会反对。”

西汉的时候确实有南北军,只是人数是定额的,大概在五万人左右,而到了东汉,南北军合并在一起,现在的北军人数,也差不多是五万。

当初卢植带了三万五千人平叛,另外一万五千人,要么在洛阳各个关卡进行防守,充当守备力量,要么跟着皇甫嵩南下打豫州。

所以东汉的北军实际上就是西汉的南北军,再添一支新军,朝堂上反对声音肯定会很大。

因为要养一支常备军,可不是动动嘴皮说说那么简单。

各地郡国有郡兵,大概在几千人左右,而这些郡兵也不是常备军,可以算是府兵,平时务农,农闲时训练,并不需要各地郡国每时每刻都养着。

虽然中央还有光禄勋所属虎贲、羽林二营禁军,卫尉所属的宿卫军,以及执金吾、城门校尉、司隶校尉等所属军队。

但这些军队加起来,也不到一万人。

唯有中央北军是整个大汉唯一的野战部队,驻扎在城外,是精锐之中的精锐,每日训练,开销用度很大。

由于天天训练,体力消耗严重,每人平均要吃10多汉斤的食物。按照一石120汉斤算,五万人光每天负担他们吃喝,就得六千石粮食。

和平时期一石粟200-300钱,每日一百多万钱,一年下来就是近5亿钱,这还不算工资、武器铠甲磨损、其它定额损耗等等。

别看去年刘备邹靖和公孙瓒还指挥十万人作战,在辽东把丘力居打得落花流水。

问题是那十万人不是正规军,属于临时征召的部队。

打仗一结束,马上就要解散。

像刘备的五万人马,就是五万青州军,仗打完后,立马就让他们回家种田去,官府不会再负担他们的生活,相当于临时雇佣军。

因此朝廷和地方只需要短时间内承担一笔开销就行,不需要做长远考虑。

而北军是不会解散的,天天都得靠朝廷养着,是一只吃钱的老虎。光每年花在北军上的钱,耗资数亿。

像黄巾之乱前,汉朝最大的麻烦就是凉州叛乱,为此花费数十亿,差点把财政给拖垮。

所以汉灵帝要想再弄一支野战军出来,先不说满朝文武会不会答应,光开销和负担,就又是一大笔钱。

这对于视财如命的汉灵帝自己本人来说,真要再弄一支南军出来,还是心疼得滴血。

因此哪怕之前有过这方面的考虑,陈暮也暗示了,他也十分犹豫。

最近少府和光禄勋打造了一批武器装备。

总数达两万多套。

可武器装备的花销,还真没有养人那么高。

毕竟武器装备是一锤子买卖,可以用很久,养人要天天养。

最主要的是,他觉得两万人少了,北军有五万人,如果再招两万新军,跟五万北军精锐比,不管人数还是战斗力都差得远。

这样就起不到制衡北军的作用,两个原因加起来。所以临到了这个关口,汉灵帝反而开始犹豫起来,要不要真的招人组建新军,担心自己的打算多此一举。

听到陈暮的话,汉灵帝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子归真是知我,不错,朕确实想组建新军。但城中有了北军在,一来新军人少无法制衡,人多开销就太大,朕迟疑许久,还是迟迟不知道如何处置。”

“容臣冒昧,陛下的新军是准备多少人合适?”

陈暮小心翼翼问道。

汉灵帝沉吟道:“目前考虑两万人,再多的话,资糜耗费,朕折腾不起。”

这一点确实是实话,组建新军大司农那边的都内府肯定不会出钱,因为这是维持天下稳定的钱,包括给官员发工资、平抑物价、赈灾拨款等等,都是都内府出钱。

所以只有由皇帝的私人内帑出钱,但哪怕现在禁钱司和水衡尉小有积蓄,可用钱的地方也不少,能够挤出来做军费开销的不多,汉灵帝也得慎重。

“只有两万人吗?”

陈暮思索道:“那确实是一个问题,兵员少了,起不到制衡作用,多了开销就会太大,朝廷负担过重,朝堂上下也会反对。”

汉灵帝便说道:“所以朕找你过来,就是想商讨一下,看子归还有何敛.....哦不,收税妙计。”

看来汉灵帝是把自己当送财童子了,不过仔细想想,汉灵帝这个人确实这样,只要能帮他弄钱,让他叫爹都行。

陈暮在心里腹诽,脸上却凝重地摇摇头道:“陛下,去年的税已经收过了,今年才刚开始,再收的话,天下豪强就会疯掉,说不准遍地烽火狼烟,要修养一年,到今年年尾才行。”

汉灵帝失望道:“这样啊,那好吧,看来子归也是无计可施了。”

陈暮狡黠一笑:“那倒未必。”

“哦?”

汉灵帝精神一振:“子归有何妙计?”

陈暮分析道:“既然新军不能扩大,那又何必执着于新军呢?削弱北军,一样能保持平衡。”

“削弱北军?”

汉灵帝皱眉道:“这可不行,北军都是固定常备军,同时也是朝廷倚仗的精锐,若想解散他们,恐怕会闹出兵变来。”

陈暮笑道:“谁说要解散他们,臣的意思是将他们分出一大半人去打仗,调离洛阳即可。”

分出一大半去打仗?

五万北军,分出三万出去,再把剩下的两万安排去守卫洛阳附近的关隘,那城外驻扎营地,就只剩下一万多人,再组建一支两万人的新军,就可以达到制衡效果了。

汉灵帝眼睛一亮,但又很快暗淡下去道:“只是现在天下承平,凉州安稳了,辽东也安稳了,没有地方可以打仗了。”

“陛下莫非是忘了并州?”

陈暮淡淡一笑。

并州就是后世的山西,这可是个好地方,从这里源源不断远处去的煤炭,为后世的新中国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可惜的是在汉朝,并州跟交州一样默默无闻,要不是出了个吕布,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地方。

究其原因,是因为并州地广人稀,汉和帝时期人口统计,整个并州也就五六十万人。

不谈后世一个县城都有那么多人口,单说在人口最密集的冀州和豫州,随随便便一个郡国人口就能在一百万以上,比并州整个州还多,可见其的战略意义有多小。

没办法,山西嘛,汉朝人对煤矿没兴趣,导致当时的山西一没有开采,二呢,由于地质的问题,无法种地,对于汉人来说自然价值不高。

因此即便休屠各部落占领了并州大半,只要人口和耕地面积最稠密的太原与上党二郡还在手里,朝廷就不太想大动干戈,花费巨额钱财去争夺一些没有用的土地。

这也是为什么到曹魏时期,并州只剩下小片领土,雁门关外全给了鲜卑匈奴的原因。

不是曹操没实力打,而是觉得没必要。

所以听到陈暮说并州,汉灵帝这才想起来,去年休屠各部落南下,占了整个并州北部,如今只有太原和上党,连雁门关都好像失守了。

当时汉灵帝还因此发怒,暂停了朝会,其实那时候他发怒还真不是因为这个,只是借题发挥,中断商议太子的事情而已。

毕竟对于他来说,并州这破地方还真是个鸡肋,夺回来吧,浪费钱财,不夺回来吧,好歹也是汉土......

如果后世的山西人知道汉灵帝,或者说整个东汉人都是这想法,估计得当场震怒或者落泪。

可没办法,东汉的山西确实是这样,唯一的战略意义就是草原跟中原王朝的缓冲区,只要草原部落不至于打到洛阳来,那对于中原王朝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一块地方。

想到如果说天下还有打仗的地方,确实就只有并州,汉灵帝就点点头:“朕明白你的意思了,陈汤曾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泱泱大汉,怎么能容休屠践踏,朕过几日就开朝会,让北军出征。”

好家伙,汉灵帝虽然目光短浅,但政治素养还是不错。马上就举一反三,明着是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实际上就是为调离北军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陛下英明。”

陈暮和蹇硕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同时拱手行礼。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沧桑百年第一部尘途雕弓落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最后一个道士Ⅱ战国野心家迪迦之重生怪兽春秋鲁国风云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兵锋王座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秦昊是什么小说夜君太子镇西王:天下霸业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大唐扫把星牧纨修仙者降临,我开启了仙秦重工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他能气死周瑜,你管这叫莽夫?游行在古代我是大明瓦罐鸡从唐开始的克苏鲁三国突将扼元汉末少帝钢刀连皇权王座神医傻妃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谍云重重大唐闲散王爷枪械主宰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