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一章离开前的规划临近年关,街头愈发清冷。

汴梁百姓很多都是周围各县的打工人,离东京并不远。

今年在汴梁打工赚钱之后,就买了些过年用的东西,大包小包,或坐船、或走路、或坐驴车,回乡下去了。

犹如后世年底的北上广深,汴梁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座空城,街头巷尾也少了几分繁华。

不过越距离年关,皇城东华门一带反倒热闹起来,因为按照每年的惯例,赵祯在新年、上元节以及他过生日这天,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

百姓聚集在东华门附近,朝廷会邀请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进宫赴宴,接着放起爆竹、烟花,整条街道都是来往民众。

皇家还会发放吃食、少数铜钱以及一些生活物资。

特别是今年,由于城内出现了不少冻死的人,开封府挨家挨户上门慰问困难群众,大量收购木炭,送到百姓家中,以解决燃眉之急。

由于景佑三年除了淮南地区前年大旱的后遗症还未恢复以外,大部分地方倒还算风调雨顺,粮食不缺。

今年汴梁的粮食价格也基本维持在一两百文一石,只要在汴梁有份工作,要想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是没什么太大问题。

可缺乏御寒棉衣,就算衣食无忧,还是因为天冷有一些老人小孩冻出病来,很快发烧死去。

在这种情况下,开封府和皇城司都以皇家的名义,赠送炭火御寒。

这就叫与民同庆。

“北宋中期与元朝初期不算太远,满打满算不过两百来年,棉花种植就已经比较普及,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流域,这说明在这个阶段,棉花能够适应中原的气候。”

观稼殿内,还差几日就过年了,官员除了少数值班的,基本上都休沐。

政制院也已经放假。

不过大家也都没有走,只是不像以前那样白天上午上值处理政务,现在众人上午在家中休息,下午过来坐两三个小时听课,晚上回家与家人团聚。

院子里的孩子们也回家了,赵骏已经教了三个月的课,小学的课程基本都已经教完。

赵骏则闲得没事做,该处理的政务已经处理完,便只是吩咐下去,让各州路将今年的情况数据上交到统计司,平时就走访一下民间,或者在宫里讲课。

今天还是讲讲棉花种植以及推广。

现在的阶段就已经不是科普阶段,而是大宋遇到什么问题,然后他帮忙解决的阶段。

比如冬天御寒能力。

他对众人说道:“元代初年,政府设立了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每年多达10万匹,后来又把棉布作为夏税之首,可见棉布已成为当时主要的纺织衣料。元以后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当时植棉和棉纺织已遍布全国。老朱能全国推广棉花种植,其实也是继承了元朝的制度,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即便目前还不能让棉花四处开花,可有些事情还是要去做,为将来铺路。”

王曾沉声道:“我已经派人将棉花种子送到了广州,让人在当地迅速开展种植,相信很快就有结果。”

“嗯。”

赵骏点点头道:“广东是丘陵地形,无法大面积种植棉花,但是还需要先让棉花在广东生根发芽,再往长江中下游流域慢慢推广,我希望至少在五年之内,棉花要在广州遍地开花。”

“但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今年汴梁冻死的人比往年少了一些,可朕的心里一样很是难受,若是大宋可以像后世一样,无惧寒冷该多好。”

赵祯叹了口气,他为人仁厚,跟赵骏一样,看到那些灾情的劄子,心里同样堵得慌。

“也不尽然。”

赵骏想了想,说道:“我这些天走访民间,深感民间御寒能力差,没有棉衣的时候,百姓只能用木炭取暖。但木炭取暖有很多弊端,比如散热不均匀,持续效果短等,我想到了更好的办法。”

“什么办法?”

“蜂窝煤。”

“蜂窝煤?”

众人互相对视,不知道这又是什么东西。

“蜂窝煤就是用煤炭加上一些其它东西,通过水搅拌之后,再用模具固定晒干成型的产物。”

赵骏解释道:“这东西放在煤炉里燃烧,不仅燃烧得缓慢,且放热均匀,持续效果极长,是后世我们七八九十年代,乃至两千年时代,都经济实惠,家家户户必备的神器。”

“哦?”

赵祯连忙说道:“可以做出来吗?”

“这个得试试。”

赵骏挠挠头道:“说实话,我一开始没想到这个,就是因为这东西在我记忆里都是几岁时候的事了,从上小学开始,就很少见到,具体配方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是知道这么个东西,要不是最近走访民间,发现百姓冬日少出来做工,只会窝在家中御寒,我也不会想到。”

如果是八零后九零后的人对蜂窝煤肯定不陌生,但赵骏是零零后。

倒不是说零零后就一定见识少。

只是到了新千年,蜂窝煤在南方渐渐被空调、煤气灶,在北方则是被地暖、天然气灶之类的取代,失去了它原本生活做饭和取暖的作用。

赵骏小时候虽然生活在农村,但也基本只有小时候见过蜂窝煤。

到了他成长的阶段,正处于后世中国经济飞速增长阶段,百姓生活富裕,家家户户都买得起空调,装得起热水器,少有再用煤炉子。

再加上他从小学开始就被父母接到城里读书,由于成绩不错,读的学校也挺好,初中高中都是市里不错的中学,12-18年初中高中时,学校的教室寝室都是空调。

所以在这种成长环境下,知道蜂窝煤的存在,却对它印象不深刻,也不知道这玩意儿到底怎么做出来也很正常。

不过他倒是隐约记得,应该是用煤合水,再加点黏土制作。

因为他在上小学的时候,曾经路过别人家,别人就在那制作蜂窝煤,像是合混凝土一样,最后用模具倒模出煤球,随后放在那晾干而成。

具体配方他不知道,但很多新兴产物其实本身就没什么科技含量,缺乏的只是思路,赵骏只要点出思路,下面总有人能做。

“创造局如今也招揽了不少能工巧匠,还有原来八作司,善于制作器具,这事可以交给他们。”

如今负责创造局事务的王随说道。

“嗯。”

赵骏点点头:“现在咱们要做的事情很多,民生、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方方面面。虽然今年财政收入不错,且没有出现赤字,但这是因为我抄家了,要想真正改善大宋,还是应该从大方向入手。”

赵祯就说道:“应该怎么做?”

“古往今来,不管是抑制通货膨胀,还是发展经济,刺激大环境增长,无非就是两条。”

赵骏环顾众人说道:“开源以及节流。”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众人表示赞同。

赵骏说道:“要想解决大宋的问题,在节流方面,就是控制政府开支,限制政府借债,这就是三冗方面的情况。”

北宋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借贷都特别兴盛。

王安石变法,做青苗法的前提就是他发现民间借贷需求旺盛。

而且民间借贷压榨非常大,官僚地主阶级对百姓收取高额利息,所以才打算以官方低利率贷款贷给百姓,取代私贷。

可惜老王还是低估了吏治有多烂,好政策到了民间直接变成了坏政策。

范仲淹听到赵骏终于又一次提起三冗,精神一振道:“三冗问题危害严重,确实应该管管。”

“冗官和冗军的问题现在不是时候,但可以从冗费入手。”

赵骏说道:“今年我已经削减了高级官员们的俸禄,明年再想办法砍一砍大家的福利,然后就是地方财政公款耗费现象也得管一管,尽量把冗费给取消掉吧。”

吕夷简、王曾等人脸色微变,他们的工资被砍了一半了,以前是年入大概三万贯左右,现在只有一万五,其余贾昌朝等人降到了一万左右。

政令已经下达,明年开始生效。为此高级官员们怨言颇多,只是碍于刘元瑜的前车之鉴,大家不敢撩拨赵骏的虎须。

现在又要砍他们的其它福利,太难受了。

每个人的脸色像是便秘了一样痛苦,可又不敢和赵骏顶牛,就只好委屈地坐在那,一声不吭。

赵祯见他们脸色情况,也能想到是什么原因,便问道:“这样会不会太伤他们了?”

“能伤他们什么?”

赵骏瞥了眼面色不太好看的吕夷简他们道:“没不允许他们经商,没收他们全部财产就不错了,这帮家伙一个个家财万贯,缺这点俸禄吗?”

吕夷简就只好说道:“官家,臣以为如今大宋官员的俸禄确实过高,削减一些,也不无不可。”

“是啊,臣等无碍事的,只是些许俸禄而已。”

“臣等虽不才,但这些年还是攒了些家底,削减些俸禄,为国家缩减支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臣无异议。”

众人七嘴八舌同意了削减福利的事情。

鲁迅先生果然说得没错,“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他们这些顶级宰相的俸禄本来就高,即便砍掉了一半,也是明清时期高级大臣的几十倍,最重要的是他们这些人家族个个产业丰富,田产、铺面、宅邸不计其数。

要是赵骏禁止他们经商,那损失的可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贯,相比于丰厚的家产,区区一万多贯的年俸,孰轻孰重,他们还是分得清楚。

所以面对赵骏的步步紧逼,他们也只能步步后退。

“好吧。”

赵祯见大家都同意,就只好应下。

“除此之外,我认为交子务应该独立出去,不接受其它任何部门插手,直属于政制院以及官家。”

赵骏见大家妥协,嘴角露出笑容,随后说道:“他们可以自由调配市场,降低通货膨胀,目前大宋处于钱少货多的通货紧缩情况,提高保管费这个办法不太行,交子务也缺钱,但可以放贷。”

“放贷?”

赵祯想起了王安石变法,连忙说道:“是王安石变法吗?”

“跟那个不一样。”

赵骏摇摇头:“交子务放贷是只放给缺乏资金周转的大商人,步子还不应该迈那么大,直接放贷给百姓。饭要一口一口吃,经济也得一步一步刺激,不能一蹴而就。”

“那就好。”

赵祯舒了一口气。

“国家也应该掌握一定的商业,年底时分,我打算和李相召集一些商人,正式开始做公私合营的买卖。”

赵骏继续道:“包括盐铁、粮油、茶叶等以前榷卖品,再加上新做的蜂窝煤,只要有自己的国企经营,朝廷的税收以及财政,将会健康很多。”

众人把赵骏的话记好。

明年年初赵骏就要离开汴梁,巡视大宋各地,他们就要开始主政中央。

目前在西夏和辽国没有击退之前,大规模改制肯定是不行。

但可以进行小范围试点。

比如先在汴梁开启几家与商人合作的国营企业,并且让汴梁交子务进行放贷业务。

这样受众面积小,也能尽快看到成果。

等过两年打退了西夏和辽国,外部威胁降低,那么就可以进行全国性推广。

赵骏最后定下来道:“现在朝廷的重心还是主要放在发展经济上,有了钱,很多事情都能办成,然后再开展全国基础教育,在全国各地兴建学校,进行小学课程教授,再步步改革军制、法制,加强科技发展,做到整体性提升。”

“可是现在即便是小学课程也没有那么多人去教授啊。”

王曾提出异议道:“汉龙你也教了三个月的书,孩子们到现在都没有把知识学会。”

“那是因为孩子们的心智未成熟,有时候认知能力较差。”

赵骏说道:“如果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去学习小学课程,进度会快很多。这个时候的孩子学习能力最佳,所以也是为什么这个时期是初中高中学习较深难度知识的阶段。”

“伱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找一些十五六岁以上的孩子来学习?”

“是的。”

赵骏点点头道:“我这里有一整套小学教科书知识,先让他们学好之后,再让他们去教,将来我会想办法再把初中的教科书做出来,这样只要大宋能够奠定小学到初中的理科知识,那么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了。”

当初虽然把那些实体教科书都给烧了,但笔记本电脑里有。赵骏是打算自己离开,把笔记本交给赵祯保管,这段时间自己也在教他怎么用这东西。

只要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希望这群人能够按照他规划的方向发展,那么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沧桑百年第一部尘途雕弓落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最后一个道士Ⅱ战国野心家迪迦之重生怪兽春秋鲁国风云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兵锋王座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秦昊是什么小说夜君太子镇西王:天下霸业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大唐扫把星牧纨修仙者降临,我开启了仙秦重工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他能气死周瑜,你管这叫莽夫?游行在古代我是大明瓦罐鸡从唐开始的克苏鲁三国突将扼元汉末少帝钢刀连皇权王座神医傻妃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谍云重重大唐闲散王爷枪械主宰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