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下官皇城司密探胡风,见过两位统制官。”

于文罡带着怀疑问道:“尔可有凭证?”

“身在敌营,如何敢带凭证?”胡风笑道:“统制可传信皇城司,自有说法。”

于文罡说道:“且不论你身份如何,只看你临阵倒戈便是大功一件,且去甄别兵将,余者押后再论。”

胡风拍着胸脯说道:“统制放心,我与杨六混迹此间两月有余,脸面都熟,定不漏下一个军官。”

胡风混在元营,说来也是一番故事。

招揽杨阶节失败后,胡风并未离开临安,而是继续潜伏,后来偶遇杨六,冒险表明身份后说服杨六加入了皇城司。

然后,两人被强征入伍,成了新附军一员,胡风凭本事混成了百夫长,便把杨六提拔成了十夫长。

元军四个阶层,以蒙古为首的异族兵地位最高,其次是北地汉兵,新附军与民夫都是炮灰。

半月填壕与攻城死了两万民夫,新附军死了两千多,北地汉兵死了百十,元兵仅仅死了七个,是以民夫营会炸,胡风也敢挑动新附军叛。

待到中午,林景熙领着一千兵赶来,帮着收拾俘虏与缴获。

总计击杀四千余,其中一半死于踩踏和自相残杀,另一半中又有一半为蒙古兵与北地汉兵。

活捉的,包括胡风收拢的新附军,有三千余,另外一万余逃散各处。

缴获的粮草只有一千石,甲胄两千多套,兵器一万五千余。

宋军自己伤亡千余,多为帖木儿本部所杀伤,可见元军悍勇。

待到傍晚,全部撤回城内,将俘虏中的军官与兵丁分开关押后,三人招来胡风,商议该如何处置。

胡风说道:“都是自家兄弟,当然是编入军中。”

“不妥。”林景熙说道:“他等家人都在江北,为元虏控制,恐怕不敢上阵。”

朱焕说道:“放回也不妥,元虏不会轻饶,亦或再次驱赶上阵。”

“充做苦力亦或杀了同样不妥,毕竟是和元虏放对的,算是半个同僚。”于文罡说道。

胡风能有什么好建议?只能试探着说道:“不若传信中枢询问对策?”

只能如此咯。

城中没有鸽铺,先发快马去新昌,然后放出信鸽,当鸽子扑腾到温州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因为不是紧急军情,鸽使收了信先送给枢密院,陆秀夫看了后去找皇帝。

到了校场,就看到赵昰正在练武。

陆秀夫走过去行礼后说道:“陛下,嵊县捷报,朱焕夜袭元营,大破之,嵊县之围已解。。”

“好!”皇帝龙颜大悦,接过奏报。

朱焕先出,于文罡随后接应,民夫营哗变在意料之中,胡风暴起却是意料之外。

无论如何,于文罡就用了一发天雷,比计划的少了太多。

赵昰把战报递给谢力,道:“暂停训练,全军集结。”

“唯。”谢力应下。

不一刻,全军集结完毕。

“将士们。”小皇帝昂首挺胸,说道:“嵊县捷报,统制朱焕领五百壮士夜袭敌营,大破元虏,虏将落荒而逃。”

“威武~”

“威武~威武~威武~”

一声呼喝,全军响应,众少年都是兴奋不已。

“然,我军亦伤亡过千。”赵昰给大家泼了盆冷水,继续说道:“非止元虏悍勇,其实也有王师训练不足之缘故。

是以,尔等当勤学苦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朕知尔等心怀忠义,不惧生死,然朕以尔等为肱骨,亦望尔等享太平。”

“臣受教,谨遵陛下教诲。”谢力带头回应,众少年以“陛下万岁”回应。

白说。

热血方刚的年纪,根本没有死的概念,只觉得能杀敌就行。

皇帝也没更好的办法,只让谢力把小鞭子抓紧。

多训练,练成本能,接战的时候自然能够用出来。

训示完毕,赵昰动身前往新兵营。

路上,陆秀夫提起了俘虏,说道:“关押虚耗钱粮,亦不足取,臣意,非倒戈者,作恶多端之兵将杀之以儆效尤,余者释放。

主动倒戈者,愿效死者留,不愿者给以钱粮,令其归乡。”

或许是怕皇帝不晓其中深意,陆秀夫解释道:“元虏渡江以来,多用新附军,数量远多于其本部人马。

或迫于生计,或缘于无奈,新附军并非忠心耿耿,若一味强逼,只能死战,有国朝为其后路,临阵倒戈者必众。”

赵昰点头,道:“公之言甚是在理,便着嵊县办理。”

在宋怂如虫,在元猛于虎,这就是新附军的状态。

何故?

元军军法严厉,赏罚分明,后勤充足,比以前的宋朝强太多了,但是元兵暴虐、新附军地位太低,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不爽不满的很多。

逃跑不难,却会被四处追捕,隐藏深山亦会被追剿,真不如留在军中。

以前的宋庭一路跑跑跑,不能作为庇护,如今好了,可以叛逃……不是叛逃,是回归,可以回归朝廷怀抱。

半年下来,大家看到了宋国小朝廷是能够和元朝扳一扳手腕子的,焉知不能如同理宗端宗那般支撑几十年呢。

随同护驾的彭震龙问道:“此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乎?”

他来中枢就任侍卫亲军指挥使,平日里也在学习兵法,不过没人指点,懵懵懂懂的,此时抓住机会请教。

“并非如此。”赵昰笑道:“此虽是攻心,不过动摇其意志,难以令其不战而降。

然此次元虏倾力南下,王师若胜,声威复振,方可有不战而降者,彼时可说不战而屈人之兵。”

“陛下所言极是。”陆秀夫补充道:“如今元强宋弱,亘古未见以强投弱者。

于军兵而言,胜者强,败者弱,是故,朝廷以新兵接敌,实乃不能退。”

彭震龙点头,若有所思。

别看他是文天祥妹夫,其实年轻的时候是个浪荡子,甚至因为犯罪而刺面,最不爱读书。

天下板荡时起兵,吃了一败幡然悔悟,正在勤加弥补。

“卿向学之心甚坚,然不宜读孙子,武经总要却是极好的,欲为帅者必先为将,读通武经总要,可为将。”指点了彭震龙,赵昰又看向左右亲卫,道:“尔等闲暇时,亦当读书,如此方可为将。”

“臣受教。”左右应和。

孙子兵法当然是好的,不过一般人读不懂,哪怕陆秀夫也是半懂不懂,平时都是和小皇帝共同研究讨论的。

武经总要就简单了,选兵、后勤、训练、进攻、防守等无有不包,或许成不了岳飞韩世忠那样的,当一个中规中矩的领兵统制官绝对没问题。

到了新兵营,只见各营都在训练。

各营设都教头,下有教头十个,扬州南下的两千余兵,一半投在了这里,教新兵基础的队列、识别旗号、辨识哨锣鼓声、习练长枪刀盾弓弩等。

转了一圈,抚慰了全军,赵昰又转去了募兵处。

历经多次募兵,此时的募兵点已经没了什么人,并没什么好说的。

募兵、训练、分配,这是枢密院试行的新制度,目的是防止地方将帅势大难制,重演岳飞故事。

想想手下人财一手抓,部下皆为其亲信,哪个老板都不会放心。

由中枢训练教化新兵后分配,同时提供中低级将官,可以有效地化解猜忌,算是防患于未然。

当然,目前江万载、江璆等人都是就地募兵,新制度远远未到成为定制的时候。

………………

二十二万字了,差不多月底上架,能不能再混两次推荐,全拜托大家了,希望兄弟们多追读,多投票,拜托了!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粥天下周天子现代武器进大宋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狙击王大唐之国舅纵横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澶渊风云录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万古杀帝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征服者在清朝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是,陛下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沧桑百年第一部史上最贪崇祯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晚唐驸马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霍先生,婚姻无效!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混在皇宫假太监醉僧怀素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大明:打造海上帝国,夺回皇位!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