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天国史
这新十款天条内容很简短,却是构成《圣经》后半部《真约新书》的核心,而《真约新书》的篇幅占了这整部《圣经》的四分之三,其大量的内容是后人写的注释。!乍看去,这十条规定一点都不高大,很难配得“天条”这么神圣的称呼。
但在这里,没人会这么想,它的每一句话都是神圣庄严的。如果结合这个世界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来看,才会发现这其的每一条规定都是那么睿智且必要,它是为了解决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实际问题而出现的。
天国的孩童也是要接受教育的,而且最终要经过考核,以评定学绩优劣,像外面学校的考试。新十款天条为什么要那么规定,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如第一条,禁止烧制红砖,建筑所用只能是青砖,这又是什么道理?
红砖和青砖所使用的材料一样,区别不仅是颜『色』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加工工艺以及特『性』不同。小时候老家山村里也有烧砖窑的,据丁齐所知,红砖的工艺较简单,使用开口窑烧制并自然冷却。黏土的铁元素经过充分氧化为三氧化二铁,所以砖块呈红『色』,砖体呈细微的多孔结构。
烧制青砖的工艺更复杂,使用的是封顶水冷窑,烧制末期要封窑隔绝空气并从窑顶向里面淋水,在窑内形成水蒸汽,好似在降温过程将砖块蒸熟。在这种情况下粘土的铁元素没有完全氧化,三氧化二铁会还原为氧化亚铁,砖块呈青灰『色』。
这里的人并不知道这些知识,但他们清楚青砖的特『性』,红砖更结实、更致密,不仅能够保温透气,而且更抗环境和岁月的腐蚀。用青砖和红砖建造同样的建筑,青砖建筑要经久耐用得多。
当然了,生产青砖的窑体复杂,难以大规模制作,但是这个世界很小,也不需要搞那种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黑夜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范围,算没有黑夜的限制,这个世界也是有限的。制砖所需的粘土和燃料都是珍贵的资源,往往都是以破坏可耕作土地与可利用植被为代价的,所以烧制青砖当然更好。
因为有这一款天条的存在,天国如今的原住民从来没见过红砖。但典籍记载了红砖与青砖的烧制方法,并讲解了以及它们的特『性』有何不同。那么同一款天条关于惜护陶器的规定,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须知制陶烧陶,都要消耗黏土和燃料,为了达到所需的高温,很多时候还要先加工木炭。
在典籍的注解还有具体的细节规定,如成人故意损毁陶器当受鞭刑,而幼儿无意损毁陶器可免罚,但其父母应在神祠当众接受训斥。
新十款天条的第七条也很特别,竟然对一种东西特意做出了强调:“惜护科斗,蛙可食不可贩。”
所谓科斗是青蛙和蟾蜍的幼虫,如今也写做蝌蚪。在坐轿子来的路,丁齐等人听见蛙声成片,今天吃饭时还吃到青蛙了。他们在山有水的地方见到过青蛙,但蛙鸣声没有平原那么密集,平原天地间青蛙很多,走在路都不时能看见青蛙跳下水坑。
这里并没有外面的化工产业,也没有常见的农『药』和化肥。传统农家肥是重要的肥料,有些树木的叶子捣碎发酵或者烧成灰也可以当做肥料或能除虫,但田地防治虫害主要还是依赖生态,所以青蛙非常重要。
蝌蚪需要惜护,不可以伤害,而青蛙是可以食用的,当地居民偶尔抓两只做菜可以,但不能抓了之后拿到集市去贩卖。注解还有细节规定,捕捉青蛙自食必须是即食,不得腌制作成肉干之类长期保存。
新十款天条的第三条,规定天国年产铜不得超百斤、产锡不得超五十斤。可见这个地主也是有金属出产的,而且铜和锡还可以配出各种青铜合金。为什么将产量限制得这么严格?须知大规模的冶金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环境资源,在这里是不可能持久的。
仅仅是燃料这一项,需要大量的木炭,短时间内可能把能砍的树都砍光了。而且假如劳动力都去开矿冶金了,几千人全去了矿山恐怕都不太够,耽误了其他的生产会威胁到所有人的生存。
这里没有钢铁,只出产两种金属,铜和锡,当初进来的太平军应该也有匠人,而且找到了矿石。如今铜、锡以及青铜制品皆产自北大营,也是谭涵川到达的那个地方,那里有一个村社专门是搞冶金的。
在这里,所有的金属器物哪怕毁坏了也不能随意丢弃,都要交还营库,统一再送到北大营去重新冶炼。如今北大营新出产铜与锡的年规模加起来也只有几十斤,大量时间都是在冶炼回收的旧金属。
尽管损毁金属器物可以回收,但在使用过程毕竟会有腐蚀、消耗,每年新出产的金属又不多,所以铜器、锡器、青铜器在这里非常珍贵。《圣经》的注解做了严格的规定,除了必须回收利用之外,还禁止用以制作赏玩之物。
所谓赏玩之物,是放在那里玩赏,平时却用不到的东西。这里用的加工最多的金属器物是青铜,主要用来铸造刀具、炊具以及各种砍伐与建筑用具,小件的还有渔的坠子等。更有意思的是,这里的黄金很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不少。
黄金并不是当地出产,而是从远古时代一直留下来的。根据当地的历史推测,想当年那几万太平军撤入这里的时候,应携带了大量的黄金制品。万年前他们带到这里的刀枪等钢铁制品早已朽蚀无存,但化学『性』质极其稳定、万年不朽的黄金却保存了下来。
黄金在这里主要用作流通货币,铸造成差不多五分硬币大小,但份量可外面的五分钱钢蹦重多了。一枚金币可以在集市买到一只鸡。金币也是由北大营统一铸造的,包括当地所使用的装饰『性』金器。
北大营的特产是金属器物,同时也负责整个天国的冶金工艺,因为那一带有金属矿,堪称整个天国的重工业心,虽然这里所谓的重工业也仅仅是手工业。
冼皓所到达的西大营,特产是油和纸,还有各种竹木制工艺品,堪称天国的轻工业心了。因为那里平原田地较少,周围是大量的丘陵山地,生长着大片的竹林,只能因地制宜发展出这些产业。
当地人食用的油主要有三种,葵花籽油、西瓜籽油与南瓜籽油,以葵花籽油产量最高。其实每个大营都产油,但北大营最多,常用来与其他大营交易别的物资。至于竹纸和桑皮纸,只有西大营出产,这是天国默认的分工。
朱山闲所到达的南大营,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物产,是盐。因为那一带有盐井,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被什么人发现的,古时代还因此发生过战『乱』争夺。除了盐之外,他们还盛产花椒、桂皮、辛草根等各种调味品,多是在缓坡人工种植的。
这里没有辣椒,这个世界没有原生物种,万年前应该也没有人把种子带进来。但后人却发现了一种草,叶子可以炒菜,根须则可以当调料入味,口感辛辣,如今已人工种植数千年了,培育出的品种非常优秀。
至于丁齐所到达的东大营,则堪称整个天国的鱼米之乡。所谓鱼当然是指水产了,这一带的湖泊水塘面积加起来耕田还大。米指的却不是大米,而是另外四种东西:藕粉、莲子干、菱角米和鸡头米。
东大营也有水稻田,出产稻米,还有小部分麦田,但粮食产量赶不大营。大营是天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它的人口将将超过整个天国的五分之一,粮食产量却占到整个天国的五分之二以。
大营有五个村庄,其他四大营各有四个村庄,当地人称之为“社”,整个天国共有二十一社。这些营和社的位置颁布很有讲究,在每一营内部各个社彼此的位置,都在白天能够往返之地。
如天亮后从某个村庄出发,正午之前能到达目的地,然后在那边办完事情,天黑后还能赶回来。
东大营有东营库社、东营一社、东营二社与东营三社这四个村庄,每个村庄的规模都不大。东营库社有二百多人,共五十三户人家,而其他三社的居民皆在一百八、九十人左右,不超过五十户人家。
这么小的村庄规模,为什么不干脆都住在一块儿呢?因为当地民众的活动范围必须要向外扩展,才能占据所有适合开垦的平原区域,开垦更多的田地、采集更多的资源。
五个大营的位置是天然形成的,间都有山地阻隔,交通不便难以联通。从东、西、南北、每个大营的库社,也是神祠所在的村庄,到达大营库社所需的时间,脚程快的话差不多正好一个白天。天一亮出发,路别耽误,差不多能在天黑前赶到,当天却不可能回来。
所以大营也是整个天国的交通、交易与信息集散心,每月一度的大市在那里。
当地的黑夜是很可怕的,不仅伸手不见五指,而且在野外还有能遭遇夜龙袭击。假如不幸被夜龙咬了,很可能会染“恶风”,『药』石难治。所谓夜龙是丁齐等人在山遇到的那种白翼龙,样子像脸盆大小的白『色』利齿蝙蝠,当地人则称之为夜龙。
白天在山最危险、最凶猛的东西是山彪,在接近山区的地方偶尔能碰见。果然是彪,丁齐当初没有认错,或者当地的古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东大营元帅呈的《天国物志》供有九册,其第一册讲的是各大营的特产以及主要物产,对照《圣经》阅读,可以帮助理解那新十款天条以及天国历史。
那么这新十款天条究竟是谁颁布的?此人被称为天国万年一出的圣人,也是此地的最后一位天兄,名叫陶昕。提到陶昕,必须要了解天国的历史。天国的历史长达万年,但重大事件所发生的年月日都很清晰的编年史,始于三千年前的陶昕时代。
至于更久远的时期,虽然有些事件的历史年代尚可考证,但大部分历史事件已难知确切年月,有些甚至已难辨真伪。整个天国的历史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古时期、远古时期、古时期与近古时期。
古时期是神话传说时代,据说人类的祖先漂泊在凶险的战『乱』流徙时空,是皇天帝开辟了世界,指引人类安居。还有一种传说,当初有数万人来到这个世界,当所有人都走出崇山峻岭到达可安居的平原时,剩下的只有一万来人。这在《天国史》,被称为万民创世。
万民创世是官定说法,是当年的陶昕天兄确认的。读到这里,丁齐也能猜测到万年前的情形。数万太平军民到达这个方外世界,被分布到不同的地方,因为各种原因折损,如在深山饿死、受伤而亡、遭遇虫兽袭击、感染了瘟疫。
最后剩下的这一万来人,应该都是精英了,至少免疫力特别强。他们到达平原集结起来,开垦田地建造房屋村寨,为后人的生存打下了基础。这段历史很长,留下的明确记载已经很少,大约到了七千年前,此地进入了古时代,也是五营争霸时期。
由于天然地势的原因,人们的聚居地自然分成了五片,渐渐形成了五个大的部族。各个部分之间为了争夺对整个天国的领导权,同时也是为了控制所有的物产,部族首领们开始发起战争。最倒霉的是的部族,因为其他四个部族谁都会先打他们,然后再去进攻别的部族。
所以五营争夺实际四营争霸,只是因为天国的现代人习惯了五营这个称呼,而在史书被称为原之战。如今大营所在的位置,先后被不同的部族占领。
最早挑起战『乱』的是北方部族,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很贫瘠,物产并不丰富还需要用大量的特产到原部族去交易粮食。北方部族发现了矿藏,开始冶炼制作青铜武器,开矿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他物产更加匮乏了,于是便武装起来去掠夺。
北方部落首先占据了原,然后再进攻其他三个部落,几次被打退甚至连原都丢了,然后再打回来……这场战『乱』断断续续绵延了近千年。为什么仗打得这么磨叽?因为当地的实际情况限制了战争规模以及持续的烈度。
当地的黑夜影响行军,更影响扎营。所以军队一般都是在清晨出发,日落前到达目的地开打,假如攻占不了村寨得在黑夜里扎营。而夜间扎营是非常危险的,必须点燃足够的火堆,附近的树都砍光了,后来得从更远的地方运来木料,这对进攻方非常不利。
战争的结果造成了人口的锐减,到最后整个世界已经不足两千人了,尤其以北方部族最惨,战争几乎进行不下去了,道路以及村寨两旁的树几乎都被砍光了。这是一段艰难的黑暗岁月。原之战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停止的,史料并没有明确的记载,那个年代毁坏的东西太多了。
原之战结束后便进入了远古时期,史称王朝时期。西方部族的领袖号称天兄下凡附体,向所有人颁布了谕,他同意将盐按人口提供给各部族,只需交易所缺的物资,他还提议在原建立大市,最终统一世界建立了第一代王朝。
这个王朝延续了五百年,王位由那位天兄的子孙世袭。最终王朝的覆灭是因为天王没有了子嗣,其他人趁势争位,结果又是一场战『乱』。从此之后的王朝时代战『乱』不断,少隔数十年,多隔百年,有一场争夺天王之位的战『乱』出现。
据史书记载,争王成功者往往都是天兄下凡。有时候在同一个时代,冒出好几个人天兄附体,那么失败者又该怎么定义呢?世人自然给了一种解释,那是天兄曾经附体,但是后来皇天帝不看好此人品行,天兄也离开了。
连胜利者也认可这种说法,宣称自己才是皇天帝最后看好的那个人。
王朝时代延续了两千多年接近三千年,它终结于一位天兄之手,此人名叫陶真功。陶真功也是天兄下凡附体,推翻了当时的天王,但他却没有登天王大位,而是以天兄的名义发布了谕,宣布天国不再有天王,这是皇天帝的意志。
天国如今的五大营制度,是陶真功制定的,一直延续到现在。陶真功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改变了天国,不仅因为他是天兄、拥有足够的权威,还因为他活得足够长。据史书记载,他活了一百七十二岁。
其实天国这个称呼,也是陶真功定下的,他借用了古神话的说法,当然也对外宣布这是皇天帝的旨意。从陶真功正式创立天国开始,天国进入了古时代,古时代持续的时间很短,大约只有三百年。
这三百年,是天国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也差一点到达了人类灭绝的边缘。如果不是天国最后一位天兄陶昕的出现,人类恐怕会真的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