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颗童心看世界
ps:今天偶然翻到了一篇旧文,就发出来请大家看看,还请不吝指教。
“小女孩把手里的火柴一根接一根地擦亮,因为她非常想把奶奶留下来。这些火柴发出强烈的光芒,照得比白天还要亮。”
小姑娘带着幸福的笑容离开了人世,留给人无限的悲悯和反思。安徒生用他那忧伤而细腻的笔调,构筑起一个独特、神奇的童话世界。我翻开已经泛黄的书页,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如潮水般扑面而来……
那些遥远的热带国度,有夜莺歌唱的后花园,有穿黑色长裙的女巫,那个价值半个王国的画册,里面的人物和小鸟会从书页里走出来……
那些忧伤的童话啊,从大海边一掠冲天,飞过哥本哈根繁华的街头,飞过小美人鱼沉思着的铜像。白色的羽翼,带着天堂的钟声,飘洒一路。
安徒生始终是在用儿童的眼睛、儿童的耳朵和儿童的心灵去体验生活,在他的童话里,世界充满了诗与幻想,充满着爱与感动,充满着美与悲剧,令人心驰神往。他从孩子们的角度去解读世间万象,抱着浪漫主义的幻想去追求人类的理想境界,试图在童话中表现深刻的社会问题。在安徒生笔下没有过上了幸福生活的王子公主,没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陈腐说教,有的是对世象百态的讥讽和幽默,和对世界上一切美好高尚事物的渴望与追求。童话在他手里,成了释放人类灵魂的工具。余秋雨说安徒生的童话反映了“世道人心”,这评价是非常贴切的。
瑰丽与凄美是安徒生童话的特征之一,他的童话在浪漫的幻想间流露出一股深沉的忧愁和哀伤,读来令人身同感受。而这种耐人寻味的苦涩余韵恰恰正是安徒生童话的独到之处。还记得《海的女儿》里那个为真诚的爱情宁愿化为泡沫的小美人鱼吗?故事摆脱了“王子与公主从此以后幸福生活在一起”的窠臼,充满了凄美和悲凉。
勇气与信念是安徒生童话的另一大特征,即使是在那些悲剧性的童话里,安徒生也没有放弃对真善美的追求。就像《坚定的锡兵》里那个爱上跳芭蕾舞的纸女孩儿的独腿锡兵,无论是被吞入鱼腹还是被投入火炉,都“扛着枪,坚定地立着不动”,远远地留恋地看着他那全身罩在光环之中的恋人,直至化作一颗小小的锡心。
其实,孤独才是安徒生童话的本质。安徒生有着孩子似的灵魂,然而他的大多数故事,都是写给成年人的。安徒生一生坎坷曲折,制造童话的人的真实生活里并没有童话。他的作品给他带来了莫大的荣誉,但他却因为贫寒的出身始终得不到上流社会的认可;同时代的文豪鄙视他,激进的革命者批判他,这一切都使他心力交瘁,苦恼不堪。他苦苦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却像《海的女儿》中的小美人鱼一样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列夫·托尔斯泰曾意味深长地问高尔基:“你读过安徒生吗?我读过,十年前,我没读懂,十年后,我终于读懂了,他很孤独,非常孤独!”
安徒生的童话不仅仅写给儿童,同样也是写给成人的,孩子们喜欢那些美丽的故事,成年人喜欢的是故事中深刻的人性主题,无论是苦难还是爱情。文字之内,是孩子们看得懂的世界;文字之外,是成人能够体验到和深以为然的世界。用一颗童心看世界,往往能看到最纯,最美,也最真实的东西。
读好书,请记住网唯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