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半岛局势对我们有利,是消灭他们的大好机会,朕决定派薛卿领兵前往援助新罗。”李承乾对薛仁贵道。
他刚刚又一次接到新罗使者的请求救援新罗,李承乾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了,于是,便将薛仁贵叫来,打算派他去。
“陛下放心!只要臣在,定保新罗寸土不失。”薛仁贵道。
“不!朕不是要你去挡住新罗守土,朕要你去杀敌,消灭百济,再取高句丽。”
“你先领兵出征,朕很快便会再派人领兵前往,这次朕一定彻底解决半岛问题,以了先帝的夙愿。”李承乾道。
这次李承乾叫薛仁贵来,可不是让他去帮助新罗打退敌人,即便你打退了一次敌人,只要对方不死,就一定会再次卷土重来。
老是这样也是一种麻烦,唐军撤离新罗,高句丽又会再次发动对新罗进攻,新罗又会再次向大唐求援,这样周而复始,永远不是个头。
这时间一长,大唐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和折腾,要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自好的办法就是将它彻底消灭,永绝后患。
“陛下的意思是要臣不顾一切消灭百济,断高句丽一臂,这样一来,新罗不仅能够解除危机,还联合程铭振、苏定方二位将军一起对高句丽反击。”
“而则率领大军,与他们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一举歼灭高句丽。”薛仁贵说道。
“没错!朕正有此意!此番你尽管领兵前去,随后朕会让刘仁轨、刘仁愿等人出兵援助你。”李承乾道。
“微臣遵旨!”薛仁贵道。
“好!你先回去准备,随后诏书和鱼符就会送到你的府上。”李承乾道。
“诺!微臣告退!”薛仁贵行礼退下。
能不能消灭高句丽,就看这次对百济的战争,能够取的什么样的成果,不管怎么说,无论如何也要消灭高句丽,以绝辽东隐患。
李承乾早在已经命了沿海各地的工匠建造新型战船,现在应该已经有不少数量的战船可以使用。
“如今各地战船建造的情况怎么样了?”薛仁贵走后,李承乾问王泉。
要想消灭高句丽,就必须依靠水陆并进,即便陆军受到阻碍,也可以通过战船从海上通过抵达到半岛,实行对高句丽的打击。
要想从海上进攻,这战船就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同时,海路运输要比陆路运输方便和节省消费。
“具各地来报,包括即将完工的战船,大唐现在有战船二百余艘。”王泉答道。
“那什么时候能够彻底完工?”李承乾道。
这些战船都要全部投入到战场上去,除了运送战士,便是充当运输船运送粮草。
“大概半个月左右才能完工。”王泉说道。
“这样不行,立刻飞鸽传书,让他们加快进度,越短时间内完工越好。”李承乾道。
“诺!”王泉领命,招来一名宦官,让他去办这件事情。
一名宦官从远处匆匆而来,向李承乾行礼道:“启禀大家!太尉长孙无忌求见!”
“先让他去两仪殿等着,无论什么事,都让他先等着。”李承乾道。
“诺!”宦官领命退下。
李承乾又对王泉交代了一些事情让他去做,又将刘仁轨、刘仁愿等人叫来一番安排之后,便起身返回两仪殿去见长孙无忌。
这次对付高句丽联军,刘仁愿率领陆军,刘仁轨率领名将士乘战船由水陆出发,配合薛仁贵等人,消灭百济联军。
“老臣参见陛下!”见李承乾从外面回来,长孙无忌急忙起身行礼道。
“舅父不必多礼!赐座!”李承乾道。
“谢陛下!”长孙无忌谢道。
“舅父这么急着找朕,可是有什么大事发生?”李承乾问道。
李承乾对于长孙无忌的能力十分的认可,别的不说,长孙无忌确实是一位难得的股肱之臣。
“前些时候,陛下不是下诏命老臣等人修订新礼,老臣幸不辱命,已经完成了!还请陛下过目。”长孙无忌说罢,便将他们修订的新礼交给李承乾过目。
“舅父不提,朕还差点忘记了,还有这种事情,朕记得前段时间,礼官上奏贞观礼节文书并未备案,且有多处不妥当的地方。”
“太常博士萧楚材等认为臣下无权议定丧礼,许敬宗等人非常同意,便将《国恤》一篇焚毁,朕这才命舅父等人重新修订新的礼仪。”李承乾道。
前段时间礼官跑来给他说了一大通关于各种礼仪的事情,作为礼仪之邦,大唐自然十分注重礼仪方面的事情。
礼官刚刚陈述完后没有多久,太常博士萧楚材又跑来跟他说了一大通。
李承乾这才决定在贞观时期的礼仪上进行修改完善,这个重要的担子自然落到了长孙无忌的手里。
作为三朝元老,有多次参与修订律法和礼仪,他是最合适的人选,没有之一。
“没错!就是因为《国恤》一篇焚毁,因此缺凶礼。六礼缺了凶礼一部,这才成为了五礼。”
“按照:自古以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为“六礼”,又以吉、嘉、宾、军、凶为“五礼”。”
“《国恤》其实是专指帝后丧葬之礼,不能包括全部凶礼在内。”长孙无忌道。
“正因为如此,朕才会命舅父等人重新修订新礼,希望这次修订之后,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不用再次修改。”李承乾道。
李承乾说完后仔细看了一遍长孙无忌交上来的新礼。
“不错!舅父修订的新礼,详细明了,朕看可以!”李承乾道。
“既然陛下没有意见!那就请陛下下诏,将此新礼颁布天下,从今往后,一切礼仪都按照新礼来办!”长孙无忌道。
“朕这就下诏!”李承乾道。
王泉急忙上前磨墨,将圣旨摊开,李承乾提笔蘸上墨水,在圣旨上奋笔疾书。
写好后交给王泉道:“送于中书门下。”
“诺!”王泉接过圣旨,转身吩咐宦官送去。
皇帝的诏书必须要经过三省官员签字,门下省审核没有问题之后,才能由尚书省来执行发布。
只要三省有一省不能通过,这道诏书便无效,即便下发下去也无济于事,一点作用也没有。
皇帝为了能够更好的将命令发下去执行,一般都会在三省安插心腹,这样一来就不用怕有人反驳他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