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重返京城
京城化工大学,宿舍内。
重回学校,刘青颇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两个多月前,他还是一名为了前途焦心不已的普通大学生。
两个多月后,他已事业有成,有车有房还交了位漂亮的女朋友!
人生的境遇变化如此。
刘青自己都无比感慨。
更不用说了解他的舍友和同学了!
“说,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妖孽!”回到宿舍,大驴吕乾就掐着他的脖子,恶狠狠地拷问,“我兄弟刘青呢,你把他弄哪儿去了?”
同是“混吃等死”的一类人,这家伙两个多月,就摇身一变,当了发明家、大老板,支棱起来了,这让他如何接受得了?
若非小说实在荒诞,他甚至都以为刘青这家伙开了挂,或者被妖孽附身了!
“啊,对对对!”刘青也不好解释,只能这般“糊弄”。
已经在学习研究生课程的三驴陈琪更加难以置信。
人造肉也就罢了,大家都在搞,可是合成大米呢,以前从来没有人研究过,你一个本科生,这都能搞出来?
平平无奇的“学渣”,破天荒成为了这个领域里的开山祖师,老天爷怎么就这么偏爱伱呢?
见这厮不老实,也加入到拷问行列:“二驴,合成大米和人造肉,真的是你搞出来的?”
四驴苏峰也挠着他的胳膊窝,挤眉弄眼道:“是啊,青儿,你小子都上电视了,肯定有当官儿的找你吧?”
“停停停!”刘青赶紧挣脱出来,“一个个的,真是服了你们!”
他怔了怔神,这才组织语言,解释道:“人造肉市面上早就流行了,我只是正好搞出几种新口味而已。至于合成大米,只是个意外!”
“一开始,我只是准备搞点淀粉,谁知道那天灵光一闪,吃豆花的时候看到丢弃的豆渣,很是浪费,于是就试着搞一搞,没想到还真搞成了!大概是老天爷见我家穷,帮了我一把吧!”
刘青的解释避重就轻,完全没有告知合成淀粉的事情。
大米和人造肉就已经“惊世骇俗”了,要是让这些家伙知道他搞出了合成淀粉,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不平衡。
大家都是好兄弟,再牛逼点儿真的就连朋友都做不成了。
“唉,你小子咋就这么好运呢!”吕乾唉声叹气道,“大家都是,嗯……请客,必须请客!”
“那是自然!必须的!”刘青拍着胸脯,大方道,“咱现在不差钱儿,想吃啥随便来!”
“哟哟哟!”吕乾不爽道,“还不差钱儿,老子吃不垮你……不对,你这家伙还交了个女朋友,说好的一起单身呢?必须再请一顿!”
“……”
三人勉强相信了刘青运气爆棚,凑巧搞出了这些东西。
不然还能怎么解释?
真开挂了?
……
回到学校还不到一天。
当晚,刘青就接到了辅导员电话,让他到校长办公室去一趟,说是校长有事找他。
辅导员内心里是紧张的,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告诫刘青要注意分寸,如果犯了什么错,一定要诚恳道歉,他会托关系,找人求情云云。
听得刘青好笑,赶紧打发了他。
一年都见不到一次的辅导员,会为了一个不熟悉的学生托关系“干”校长?
不添油加醋恐怕就烧高香了……
至于校长为何找他,刘青倒是有些猜测。
直到和校长见了面,终于肯定下来。
连校长都知道他大名了啊!
……
回到几个小时前,校长办公室内。
“什么,那位竟然要来我们学校视察参观?”
谭一伟接到对面的电话后,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说实话,化大只不过是一家普通的211院校,虽然也是副部级单位,甚至曾经还走出过一位阁老,但在上面的眼中,也只是一家“不入流”的大学而已。
连985都不是,比隔壁的政法大学都不如,更不用说和培养出无数领导人的燕大和京华大学相比了。
平时最多也就化工系统的领导下来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下情况。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不知道冒了什么青烟,那位竟然要来化大!
“您不是在开玩笑吧,真的是那位?”
“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开玩笑?”
对面的人虽然也很意外,但是明显多了一段时间的缓冲,已经镇定下来。
“小谭啊,这一次你可要抓住机会!重点实验室的事情,上一次就被工大抢了先,那位到咱们化大来,你完全可以诉诉苦嘛,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
“抓住机会……”谭一伟却满脸苦笑,他虽然也是院士,身边的关系网也算得上丰富。
但这一次来的是谁?那位老人家可是软硬不吃的主!
“无事不登三宝殿,那位工作这么繁忙,却来得这么突兀,我都不知道是好是坏……”
“放心!”对面的人顿了顿,爽朗道,“绝对是好事!”
“好事?”谭一伟稍微松了口气,试探道,“难道最近上面有什么动作?可是咱们化大一向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什么好处也不会落到咱们头上吧!”
“具体为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听那边说,那位临时决定要来化大的时候,心情很不错!”对面的人继续叮嘱道,“总之,这一次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那位连燕大和京华大学都没去过,第一次就来咱们化大了,这里面意味着什么,相信你也清楚。”
“行吧,我会把握住机会的!”谭一伟心里这才有了点底。
“对了,忘了给你说,那位还主动点名要见一位叫刘青的教授,你们化大什么时候出了这样一位人物,都能上达天听了?”
“刘青?”谭一伟愣了,仔细回忆起学校的教授名单,“我们学校有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人我都认识,没有一名叫刘青的,您是不是听错了?”
“不可能!”对面的人否定道,“日程安排和随同名单都已经出来了……反正马上就要下发给你们,到时候你自会知晓……”
可直到挂断电话,谭一伟都还在疑问,学校里真没有叫刘青的教授啊!
直到收到了上面的正式文件和通知,谭一伟这才明白,这位叫刘青的“教授”到底是何许人也。
竟然只是他们学校的一名普通大四本科生!
…………
“你就是刘青同学吧!”
京城化工大学,校长办公司内。
谭一伟笑容和蔼,盯着刘青上下打量了一阵。
“校长,您找我有事?”刘青装着糊涂道。
“这是那位过来视察的行程安排,你也看一下。”谭一伟将一份盖着红章的文件递给刘青。
刘青恭恭敬敬的接了过来,果然如此。
事实上,一开始,上面和他沟通的时间是在12号下午2点,在某地见面,而非是那位到化大来。
然而巧了,这天正好是他答辩的日子。
刘青也万万没想到,联络人回去沟通后,那位竟然为了他推迟了几个会议日程,说是让他受委屈了,主动到化大来和他见面!
简直是受宠若惊!
堂堂大人物,竟然会主动为他这位平平无奇的大学生推迟高层会议,只为了和他见一面,他这是长脸了还是祖坟冒青烟了?
“校长,”刘青看了一眼文件,随手就递了回去,“您找我来,不会只是为了这一件事吧?”
“没错!”谭一伟点点头,竟然就这么承认了:“小刘啊,我这么称呼你,你不会见外吧?”
“您是长辈,叫我小刘是应该的。”
“呵呵。”谭一伟笑呵呵道,“那我就叫你小刘了。你搞出的合成大米和面粉,哦,对了,还有人造肉,真是厉害啊。”
“哪里哪里。都是运气而已。”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谭一伟无比感慨。
刘青的学习成绩和在校时候的表现,他都已经拿到手了。
万万没想到,成绩普普通通,表现也不突出的一位本科生,竟然能搞出合成大米这样的东西,还能引来那位的关注,真是……
祖坟冒青烟都不能形容这家伙的好运了!
自始至终,谭一伟还在认为刘青是运气好,根本不知道这家伙到底搞出了什么……要是知道刘青搞出了便宜的工业淀粉,恐怕会吓得从座椅上跳起来。
“小刘啊,咱们化大可是沾了你的光了……对了,你和江州大学的周成功教授认识?”
刘青点点头,不得不感慨这些人的神通广大。
他和老丈人的关系,也只有区区几人知晓,这位又是从哪里听说的?
“是的,周教授是我女朋友的爸爸。”
谭一伟叹了口气:“说起来,咱们学校也是你的母校嘛……听说你想读在职研究生?”
“没错。”刘青多少有点明白这位到底想干什么了。
拉拢他嘛,不丢人!
现在,几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搞出了合成粮食和人造肉,消息灵通的人甚至都知道他在新型反渗透材料上也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么一位“高产”的年轻科学家,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赶紧拴好了,难道真要推给别人?
无论是面子也好,还是真看重了他的潜力也罢,这位恐怕都丢不起那人!
更何况他还得到了高层的看重!
果然,谭一伟继续道:“江州大学虽然是985,但在化学领域,还比不上咱们化大嘛。”
刘青摇了摇头:“可是我家在江州,以后大部分时间,恐怕都要在江州啊。”
“这样啊……”谭一伟皱了皱眉,“其实我这边还有一个在职博士研究生名额……平时也不用过来上课,也不用参与到我们的课题,只要你发表的论文达到了要求,质量和数量,一旦符合标准,我们立马就授予你博士学位,你看……”
咱们化大出来“杰出青年”,你江州大学竟然想要空手套白狼,区区一个在职研究生的位子就给抢去了,想得美!
刘青有些心动:“只要论文达到要求就可以?不做时间要求吗?”
谭一伟点点头:“没错,只要你能拿出两,不,三篇高质量论文,我们马上就可以给你颁发博士毕业证书。你要是明天拿出来,我们后天就能给你颁证!”
特事特办,那位都关注到了……只要能把刘青绑在化大的战车上,区区一个博士学位而已,就是荣誉教授、甚至是正教授的职称,他都敢开!
当然了,前提是刘青的论文必须经得起质疑和检验,否则不仅是丢化大的脸,也是在丢那位的脸啊!
“当真?”刘青更心动了。
三篇论文就能马上拿到博士学位,这生意还是能做的。不要说三篇,就是三十篇又如何?分分钟写给你看!
“老丈人”那边,虽然也能让他读在职研究生,但只是硕士,而且要上满三年,才能拿到学位。
这边倒好,直接让他读博士,甚至还没有时间要求。
虽然江州大学那边,只要他找上门,肯定也能出得起这个条件,但是谁让他是化大的呢?
更何况堂堂一位院士大佬,亲口发话拉拢,他哪里还好意思拒绝?
谭一伟见他心动,笑了:“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刘青赶紧抢过话来。
“校长,最近我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几篇有关人造淀粉的论文,正好那边通知我已经过稿了,8月份就能见刊,您看……要不干脆直接把博士学位证书发给我得了?”
谭一伟:“???”
……
没错,两个多月的拉扯,之前刘青搞的几篇“低效的淀粉合成方案”论文收到了科学杂志的回复,终于可以见刊了。
比起“终极”的淀粉生产技术,这些论文里的淀粉合成路径虽然又贵又繁杂,但是也的的确确优化了淀粉的合成方法,比起当前的技术来说,绝对的技术先进,科学杂志自然通过了他的这些论文。
只可惜从投稿到见刊,有一套繁复的程序,时间通常在半年左右,他能够在5个月左右就能见刊,说明科学杂志已经很看重他的文章了。
这可是科学杂志啊,影响因子排在各大期刊前列,能被它收录的文章,拿来当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简直是绰绰有余。
谭一伟得知他的论文马上就能在科学杂志上登刊,下巴都快掉到了地上。
这家伙大学四年的成绩如此平平无奇,论文竟然能被科学收录,离了大谱了!
“怪不得那位竟然这般看重,是我看走眼了啊!”
对于破例给刘青在职研究生名额的决定,那一刻,谭一伟无比庆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