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臣有一言!”就在现场的局势,开始有利于孟达之时,司马懿突然开口了,他拱手至上,一脸肃然,似乎有话要说。
“哦?仲达有何高论?”曹操见司马懿忽然站了出来,十分好奇,眉头一挑,赶忙问道。
上一次,司马懿率领魏军迎战刘纬,最终挡住了他的兵锋,挫败了蜀军继续进犯的图谋,可谓居功至伟,不过为什么后来,我们却很少提到他了呢?
这是因为,战争结束以后,司马懿便再没有什么高光的表现,不是没有那个能力,而是没有那个机会!
曹操对待司马懿的态度,始终是既用且防,关键的时候,拉他出来挽救危局可以,但让司马懿一直掌握兵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当司马懿班师回朝以后,曹操便夺去了他手里的斧钺和虎符,司马懿这个大将军和西北大都督之职,立刻变成了空头衔!
除此之外,曹操对待司马懿的态度,更是耐人寻味!从西北归来后,曹操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置司马懿于不理,是既没奖赏他,也没处罚他,几乎把司马懿当成了空气!
这就奇怪了,司马懿可是为曹魏立下了大功啊!要不是他,孙权的北伐,很有可能会杀进中原;若不是他,强悍的蜀军,很有可能突破了西北防线,刘纬早已在长安城内,发号施令了!对此,难道曹操就没个说法?
说法,其实早就有了!曹操拜司马懿为大将军,封为列侯,大力拔擢,位极人臣,就是对他在东线战胜孙权的嘉奖与肯定!问题主要是出在与刘纬的这场战争上,曹操认为司马懿既有功劳,也有过失,功过相抵,便不赏也不罚了!
司马懿的功劳不用说了,可他有什么过失呢?曹操认为,司马懿虽然挡住了刘纬的进攻,但他也葬送了十几万魏军主力,而且在战争中,坑害百姓,无所不用其极的卑劣做法,也是令人所不齿!
呵呵,司马懿也太冤枉了吧?你曹操是什么好鸟吗?光屠城就多少次了,还指责司马懿残害百姓?况且,刘纬那是好对付的主么?强悍的蜀军,能挡住就已经不错了,损失点部队,也算过失?
这都是表面文章!事实上,曹操就是不想让司马懿风头太盛,在故意打压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是皇帝,我硬说你有过失,你还敢反驳吗?
那么,司马懿就甘心吃这么个哑巴亏?他甘心!因为,在成功阻挡了刘纬的进攻之后,司马懿就开始为自己的前程后路担心了,他怕功高盖主引来曹操的警惕,甚至杀心,正想着该如何收敛锋芒,韬光养晦呢!
结果,曹操没有奖赏他的西北之功,甚至连提都没提,却保留了他的职位、爵位和俸禄,这不是最好的结果么!司马懿乐于如此,一点怨言都没有,让他交出兵权,他马上就交了,毫不犹豫;不给奖赏,他也是安之若泰,按部就班,一点看不出丝毫不满!
眼见司马懿如此识趣,曹操也就放过了他!君臣之间,相安无事,这些年司马懿仍是深居简出,谨小慎微,挂着空头衔,很少参与国政!不过今天,司马懿却忽然开口了,曹操也是好奇,他究竟会说些什么呢?
其实曹操心如明镜,司马懿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甚至可能超过自己!他爱惜司马懿之才,又怕司马懿恃才妄为,会有不臣之心,因此心情也很矛盾,有时候真恨不得杀了他,永绝后患;可有时候呢,又离不开司马懿出谋划策,甚至关键时刻,替自己冲锋陷阵!
眼下,鲜卑人来势汹汹,曹操亦无良法应敌,事关社稷安危,他当然希望司马懿能出个好主意,应对胡骑进犯,因此心里也十分期待!
“陛下!臣以为,胡骑凶狂,不可助长其焰,久之成患矣!”司马懿表情平静,语气却稍显激昂,拱手一礼,如此言道!听这话音,他的态度,还是主张一战!
“仲达之意……”其实曹操已经基本听懂了司马懿的意思,却还是拉了个长音,想让他把话说得更明确些!
“宁战,勿抚也!”司马懿满面肃然,语气坚定,道出了他的立场和态度!
“大将军此言差矣!无粮,以何战之?”孟达显然不能认可司马懿的主张,赶忙提出了质疑!
确实,喊口号谁不会啊,关键是这仗没法打!没有粮草,如何调集大军,征伐鲜卑?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拿什么去打?一腔热血,满口天真,纯属逞能!
“呵呵……八十万石粮草,足矣!”司马懿听了孟达的质疑,转而面向于他,微微一笑,竟道出了如此豪言壮语!
什么?我没听错吧!你司马懿吹牛不打草稿,可真能白话!八十万石粮草,与鲜卑人十万胡骑作战?开玩笑!还不够朝廷大军赶赴边疆路途之用呢!孟达想到这里,一脸不屑,觉得司马懿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哦?仲达,可有良策乎?”岂料,还没等孟达反驳司马懿呢,曹操却似乎很感兴趣,连忙询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好办法!
显然,这么点粮草,打一场如此规模的战役,肯定杯水车薪,可司马懿敢这么说,一定是有好主意!曹操想听的,就是他究竟有何良策!其实,从曹操的这个表现也可以看出,实际上他更倾向于一战,而不是什么安抚之策!
“震慑胡骑,何须大军?天威炮,乃足矣!”司马懿弃孟达于不顾,直接面向曹操,拱手道出了他的主张!
哦!原来司马懿是这个意思啊!曹操闻听此言,手捋胡须,微微点了点头,似乎还真觉得司马懿的提议,可行!
等等!天威炮是个什么玩意?怎么用它,就能打败鲜卑人十万精骑?司马懿的信心从何而来呢?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