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芳斋堂的一顿饭吃下来,花了不少工夫,两位太后也说了许多话。不过除了开头和结束的时候,说的几句慰问的话,其他的时候,却大都是对关卓凡一人所说。

这一来,不独那十二名侍卫,连生性不甚聪明的醇王都明白了,自己不过是陪客,两宫其实是在借这样的机会,跟关卓凡说正经的事。

那还有什么话说?从第三天上开始,醇王每隔一天就给关卓凡排一个轮值的班,而两位太后,果然是每两天或者四天,就有一次赐宴。小皇帝和敦柔格格是不来了,那些侍卫当然更不必再来,每次吃饭,就是由带班的醇王或者伯彦讷谟诂陪着,也只不过是坐在一旁,绝少插话。

这一来,苦了关卓凡,每两天就要进宫一次。不过这份苦差,放在别人的眼里看来,就是天大的荣耀了,于是关侯爷帘眷日隆的说法,不胫而走。

他每次跟两位太后回话的时候,都是以谈洋务为主。他的口才好,又有亲身的经历,因此可以说得活灵活现,把一项项的洋务,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连一贯壅于外闻、保守懵懂的慈安太后,都听得津津有味。

说起来,也难怪,身为年轻的太后,虽然尊荣无比,但实在又是一件很可怜的事。深宫寂寞,平日里不上朝的时候,无非是坐看日影西斜,拿一副牙牌来打发时间,哪里能听见这么有趣的故事?因此每隔几日的这一次赐宴,于慈安来说,就像一个“节目”,比看戏还有意思,听上了瘾头。

慈禧跟慈安不同,她可不仅仅单是听故事了,而是把关卓凡所说的,与平时自己所听到的,以及总理衙门所上的各种折子。彼此印证。细细琢磨,于是在洋务一事上的见识,愈发有长进。

这些都是关卓凡想要的效果。他所要办的那件大事,非取得两宫太后的支持不可,而若说想取得她们的支持,又非得先让她们对洋务,有一个相当的了解。

恭王府里,又去过两次,每次一到,都是由王府的长史亲自在门口等候。接到他之后,径直带到恭王的书房。由恭王延入小房子。六福晋替他们摆了茶水果脯,便会退出去,轻轻关上房门,让两人在里面细细密谈。

其他的事情,便只好见缝插针地去铺排,于是几乎一天到晚,都没有闲下来的时候。交给白氏的那个厚厚的封袋,也渐渐薄了下来。

六十万两银子,除了宫中和几个王爷之外,各部各衙门,要打点的地方也不少。那张名单上所开列的人,有的是要自己送去,有的可以托人分送,十来天忙下来,也分派得七七八八了。

最重要的是六部。之中又分成了三等。

第一等是户部和吏部,他走的是宝鋆和全庆这两位满尚书的路子,特别是吏部尚书全庆,当初在上海道一事上,受过吴煦的重贿。关卓凡为了不结下梁子,格外用心,一个大大的封包递上,加之有许庚身在吏部做侍郎,大约是可以把这件事抹过去了。

其次是兵部和刑部。兵部是职分相关,自不必说,至于在刑部的铺垫,算是未雨绸缪——宦海之中的事情,风云变幻,谁敢夸口说一世平安?万一哪一天真要去住刑部的火房,好歹还有三分旧情,牢饭也吃能得舒服一点。不过现任的刑部侍郎朱学勤,算是“自己人”,这件事有他帮着分派,并不为难。

最后是工部和礼部。工部富,礼部穷,工部贱,礼部贵,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关卓凡盘算过,跟他们打交道的机会不多,照规矩致送就可以了,不必另外加码。

六部之外,又有三个地方,是他特别用心,要下大功夫的。

一个是都察院。铁骨御史,森森柏台,一个不对付,惹起群情汹汹,雪片弹章直入九重,那不管是什么样的事情,都非给你坏了不可。

关卓凡心想,反过来说,如果是要打击政敌,都察院中的御史,亦是最重要的武器。想当初打倒肃顺的那一场祺祥政变,还是发端于御史董元醇那道“敬陈管见,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的折子。

好在都察院的长官,仍有“自己人”——曹毓英以军机大臣的身份,兼着左都御史,“总领柏台”,另一位好朋友方鼎锐,现在任着都察院的副宪。于是由方鼎锐跟关卓凡一起,拟了一个致送节敬的单子出来,御史里面谁富谁穷,谁风骨凛凛,谁风评不佳,在数目上都做了考虑,安排的妥妥当当。

另一个地方,是翰林院,清华贵重,士人群体的根本之地。虽然不掌实权,但隐操清议,是谁都不敢忽视的一股力量。若是名动九卿的红翰林,则气焰之盛,实不下于红顶子的大员。

不过说翰林的“清华贵重”,指的是他们的身份,而不是家底。翰林也是人,也要过日子,开门七件事,件件都要钱,平日里要维持一个起码的排场,离不开赊欠二字,而还款的指望,全在能不能轮上一两回考差,若是到了年下,四大皆空,那么想想讨账人的脸色,也实在是气馁得很。

不过虽然知道这帮人也要钱,到底还得找一条路子才能送的进去,总不成自己站在翰林院门口,见人就发一张银票?

要找翰林院的路子,关卓凡就有些抓瞎。他这几年来,不是跟刀枪打交道,就是跟钱银打交道,哪里认得几个做学问的人?他那班军机章京上出来的朋友,也少有翰林出身的——话说回来,如果点了翰林,多半也不会派到军机章京上来了。而他旗人的身份,也帮不上什么忙——翰林院是汉人的天下,论起做学问,旗人真的不是对手。

既然一时想不到,那就往后押一押,先去办宗人府的事情。

其实说是办宗人府的事,也不确切,因为要见的人只有一个——宗人府的宗令,掌管皇族宗亲一切事务的睿亲王仁寿。

睿亲王这个衔头,也是一个“铁帽子王”,第一代睿亲王,是大名鼎鼎的多尔衮,仁寿的这个睿亲王,则是承袭而来。

在上海的时候,许庚身就已经交待过,京中一班力捧轩军和关卓凡的旗下亲贵,正是以仁寿为首。他这个人,一直念念不忘的是昔日八旗劲旅的威风,因此自从关卓凡在热河跟马匪一战之后,他便以为关卓凡的马队是旗营之中的“铁军”。到了密云一夜,奉旨捉拿肃顺的时候,仁寿又是一味地以步军马队为倚靠。等到轩军在上海一战成名,仁寿更是比谁都高兴,每次有轩军大捷的消息传回来,他挂在嘴边的话是“当可浮一大白!”,晚上是一定要在王府里开宴,喝个痛快的。

关卓凡心想,这样真诚的人,怎能放过?于是在赴睿亲王的宴请时,不仅重贿奉上,而且格外放出一副敬重之极的神情,杯到酒干,说了许多逢迎的话,把老头开心得不行。

“关三,我们旗人的威风,以后就要靠你了!”脸喝得通红的仁寿,毫不见外,用力拍着关卓凡的肩膀说道。

“这可不敢当,”关卓凡也是醉态可鞠,“以后卓凡就全靠王爷的栽培,有什么吩咐,鞍前马下,都是王爷一句话的事情!”

“你不用捧我,栽培是谈不上了,全靠你自己。”仁寿感慨地说,“我是管宗人府,帮不上你什么忙。”

关卓凡心中一笑,你管宗人府,也未见得帮不上我的忙。

*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东方船说沧桑百年第一部混在皇宫假太监尘途雕弓落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最后一个道士Ⅱ战国野心家迪迦之重生怪兽春秋鲁国风云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兵锋王座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秦昊是什么小说夜君太子镇西王:天下霸业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大唐扫把星牧纨修仙者降临,我开启了仙秦重工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他能气死周瑜,你管这叫莽夫?游行在古代我是大明瓦罐鸡从唐开始的克苏鲁三国突将扼元汉末少帝钢刀连皇权王座神医傻妃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谍云重重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