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所收集的舞弊之物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一言难以道尽。
赵怀月阅尽后,只能感叹道:“若把这些舞弊的小心思用在苦读圣贤书上,认真钻研学问,何愁不能金榜题名?即使落榜,至少学到的学问可是自己的,假以时日说不准也能成为一代大儒。可是现在呢?书不好好读,满脑子却只想着投机取巧、百计钻营。像这样的人,即使得以高中也不会用心为官,只会削尖脑袋想着继续往上爬,成为蛀空朝廷的蛀虫!”
“殿下教训得是!”刘恒生凑上前表态道:“经过此次波折,微臣也醒悟到这样做绝非正道,定痛改前非,公正监考!”
“刘侍郎能这么想就好。”赵怀月点头道:“本王已经对科举的过程知道了一个大概,至于细节方面还是要等开考当天才能明了。既然这次改用了‘双重锁院制’,到底是哪位考官负责出题,恐怕只有父皇本人才知道。你目前只管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把应该准备好的东西全部准备妥当。不过等出题考官进了贡院以后,必须严格落实好锁院制,绝不能再让考题泄露出去了。再搞砸,谁都保不了你!”
“微臣遵命!”他诚惶诚恐地躬下身子:“请殿下放心!”
登上马车准备返回审刑院,白若雪记起昨夜楚家兄妹提及之事:“殿下,军事方面我一无所知,就算殿下解释给我听也听不明白,所以也不清楚他们带来的消息到底有什么价值。不过他们在半路上遇到的那个叫做计二的人,身份却相当可疑。据楚鸣龙回忆,似乎在阳关附近的柏木镇收集情报的时候见到过计二,但想不起来计二当时是何种身份。而计二虽矢口否认自己去过阳关,但是正如楚鸣龙察觉到的那样,他绝对在边塞住过不短的日子。”
赵怀月将手环抱在胸前道:“你是担心,他乃敌国潜入中原的细作?”
“就目前来看,除了本国的密谍就是他国的细作,无外乎这两种可能。”白若雪轻轻拨弄着自己一侧的刘海道:“只是本国密谍的话,那就没什么问题。他来开封府无非是为了向上峰传递边塞的情报。”
“可如果是传递紧急军情,一般都会用到金字牌急脚递。像他那样的可太罕见了......”
“那就是细作。”她黛眉轻皱:“他国细作在本国搞事可不是少数,要是他身负重任的话,就说明有一个极大的阴谋正在酝酿之中。更何况,还有那群家伙想要从中作梗......”
“那群家伙,你指的是日月宗吗?”
“除了他们,还会有谁呢?”白若雪不无担忧:“先是派人绑架宋将军的幼子,再是将他调离城门去讨伐山贼。让一名正四品的实职将军去剿匪,这本来就相当奇怪吧?”
“你怀疑朝中有人与日月宗勾结?”
“这我可不敢妄言,但也不能说明此事就不存在。若不是幕后有推手,如何能做到此事?接着皇宫之中又出了红雨受日月宗委托刺杀皇子一事,分明是想在掀起一阵血雨腥风。还有那个挑唆迟先犯上忤逆之人......”
“和挑唆武刚绑架宋成毅的幼子一事,几乎如出一辙?”赵怀月看着白若雪:“对么?”
“对,甚至很有可能是同一人所为。日月宗挑选出几个心怀怨恨之人,利用他们心中的不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怕在其它地方还有同样的人存在,一旦时机成熟就会被启用。接下去又是叶满堂运送了一批不明物资进城,虽不知到底是何物,但肯定是阴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所有的线索都串联在一起,可以隐约察觉出日月宗正在背后下一盘大棋。若等他们布局完成,恐怕我们就回天无力了......”
赵怀月沉思一番后道:“何剑扬那边还没有传来消息,也就证明叶满堂暂时按兵不动,我们无从得知他们的下一步计划。”
“要不与何统领碰个头,商量一下看?”白若雪建议道:“圣上不是特许殿下插手此案了吗?”
“这你就不懂了。”赵怀月摇头否定道:“‘可以插手’并不代表‘必须去插手’,隐龙卫毕竟是父皇直属的密谍,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去接触。本王之所以要在父皇面前坦诚禀报移交案件之事,就是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本王移交案件的时候,也只是让何剑扬在案件有了进展的时候差人知会一声罢了,不会干涉他的任何行动。如果届时父皇下谕命我全权接手此案,再找何剑扬商量也不迟。”
这样虽然显得相当被动,但是赵怀月为了避嫌,这也是无奈之举。
听了许久的冰儿,提出了一个建议:“那个计二若真是我们这边的密谍,说不定何统领会知道他的身份。我们要不请他帮忙调查一下,看看在隐龙卫中有没有这号人物。若有,那我们也就不用担心了,全力把本次春闱办好就行。若无,那他就极有可能是敌国派来的细作,搞不好是来和日月宗勾结作乱的。隐龙卫不能动用,咱们可以让大理寺配合审刑院一起调查,说不定能赶在他们之前破坏阴谋。”
“冰儿你的想法倒是挺不错的,只是......”赵怀月顿了顿后道:“先不说何剑扬作为一所的统领能不能查到所有隐龙卫密谍的身份,就算可以,九成九也是查无此人。不,若真能查得到,只能说明他是一个不合格的密谍。”
“这是为何?”
赵怀月难得笑道:“计二这种称呼,明显是随口编出来的假名。哪个密谍会这么随便将自己的真名告诉陌生人?再者,就算是真的,姓氏里读音为(ji)的可有计策的‘计’、季节的‘季’、冀州的‘冀’,还有读音近似的‘姬、嵇、纪’等等,你知道那个计二究竟是姓哪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