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姜还是老的辣。

秦珪对于大唐如今的局面,心如明镜。

“大郎刚才说的很好,宦官是什么?那不过是天子的一条狗,可这条狗是天子养的,打狗也得看主人,你不能因为这狗很凶,就要打死它。”

大唐历经六帝,如今形成的格局,有四大支柱。

开国以来沿续下来的军功勋贵集团,其中最大的山头就是瓦岗系。然后第二大势力是科举考试出来的士人文官集团,经过数十年的科举,这个士人文官集团的阶层势力也是非常强的,遍及朝堂内外。

第三大支柱便是外戚集团。

而这个集团一般现在就是专指秦家了,早年杨韦萧郑王等几家也很厉害,尤其是弘农杨氏和京兆韦氏跟皇唐李家代代联姻,形成紧密的姻亲关系,又有长孙、高氏等几家也很强,但最终都敌不过秦家。

军功集团中的领头羊秦家,扛过了历次权力斗争,数朝拥立之功,奠定了他们无以伦比的特殊地位,自世祖起,世祖高宗中宗以及如今的天宝皇帝,四任皇后都是秦氏女。

连现在还没加冠的年少太子李昚,都已经订了秘书少监秦孝恭的孙女为准太子妃。

第四个支柱,便是宦官集团了。

这四大支柱中,宦官势力非常特殊,高祖圣祖时期,都在大唐的朝堂政局中毫无影响力,甚至品级都不过四品。

但是在世祖李胤在位时,尤其是在清洗掉了长孙无忌一干关陇集团为主的元老派后,李胤开始大肆重用宦官,用这些家奴系统性的建立了内朝体系,以建立一个新的权力平衡,尤其是通过宦官插手军队,以削军功集团的权。

之后虽有短暂的反复,但在天后垂帘和中宗亲政时期,宦官势力进一步提升了,因为天后和中宗,都需要利用宦官来平衡其它几大势力,稳固皇权。

说到底,宦官其实不过是皇权的延伸。

是皇帝找的帮手。

明义上东西两府的宰执,以及计相、内相、御史大夫等当然也是皇帝的臣子,但是,以两府宰执为首的外朝官员们,并不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尤其是世祖之后,宰执虽然分权,但他们联合行使的相权,依然是隐隐压制着皇权的。

宰执代天子执政。

皇帝想掌控朝政,想削弱宰执,想控制军队,最好用最信的过的也就是天子家奴的宦官们了。

所以宦官势力空前大增,涉及到各个方面。

皇帝信任宦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宦官没了命根子,没有儿子,他们必须依附于皇权,没有自己的意志。

虽然宫中也有宦官家族,但这种家族不能超脱于宦官这个体系,更无法超脱于皇权控制。

宣徽院使重新掌握批红权力,护军中尉们成了皇帝最信任的监军们。

宣徽院除了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外,他最大的职责或说功能,其实是上传下达,尤其是上传的功能。

朝廷中枢处理国家政务,本来就是靠以奏本为主的方式。

地方各道州县和中央的各司的事务奏报,都要求一正一副两本。其中副本直接送入宣徽院,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皇帝通过宣徽院的宦官们,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

虽然,皇帝出口为敕,是一种大众都认同的观念,但事实上,在大唐,皇帝的敕旨也必须经过中书舍人或是翰林院制诰拟制,并经过中书门下,方得为敕。

不经中书门下发出的敕旨,被朝野视为斜封墨敕。

哪怕是翰林院所分掌的草拟内制之权,他们草诏的内制诏敕也都有严格的范围限制,甚至最后同样也得经中书门下用印署名。

军国大事,两府议定,面奏获旨。

中书造命,门下审计,有未当者,在中书则舍人封驳,在门下则给事中封驳之,始过尚书奉行,有未者之,侍从论思之,台谏劾举之。

这些说的是决策。

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决策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汇集、分析过程。

皇帝居于深宫,想要做出正确的决策,那么首先就要保证对信息掌握的充足、全面,否则失之差厘,谬之千里。

皇帝设立宣徽院,可不是说自己懒,不想批阅奏章,交给宦官们代为处理。宣徽院最重要的一个职责,其实是收集信息,确定皇帝不会消息闭塞,堵塞耳目。

所有奏事的章奏的副本送入宣徽院后,宣徽院会有一个专业的宦官团队对这些奏章进行一个处理。

登记入档,然后整理分类。

把所有的奏章根据奏事内容不同,分门别类,甚至还要分出轻重缓急等,最终把这些整理好上报宣徽使,宣徽使则将其中重要的呈报天子。

这样一来,既过滤了一些小事杂事琐事,避免浪费精力,又能优先处理重要的事务。

当然,朝廷的六部九寺、三省、两府诸衙,本身也是一级级的过滤、整理、处置的机构,会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官员们的各种奏事的札子、奏本等整理、处理。

最终汇聚在政事堂,宰相们堂议,拿出初步的处置方案,一般就是贴黄票拟,然后上报天子了。

宣徽院和政事堂职能看似重叠,但实际上这是保证皇帝权力最重要的一步。

若是没这一步,那么皇帝虽是天下之主,但他所能看到的听到的信息,就已经是经过宰相们过滤甚至是删减、编辑过的了,这对于皇帝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皇帝通过宣徽院的宦官团队,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处理机构,保证信息的全面和真实,甚至由宣徽使等高级宦官们提供处置建议,做为决策参谋。当两府汇报相应事务时,皇帝这边其实已经有了准备,应对也更从容,甚至不会被期瞒。

而宣徽院的批红权等,其实都反而还不如前面那个更重要。

北衙护军中尉,以及边镇节度的监军使,则都是皇帝试图加强对军队兵权控制的直接表现。

毕竟李世民之后的大唐天子们,不管是见识还是能力,甚至是威望都远远不如,他们必须通过这种团队的操作,来保证权力。

秦珪就早看透了这里面的逻辑。

知晓了宦官们权力来源的根本,所以他才不会跟秦伦一样喊着要干死没卵子的阉竖们。

你要干倒某一个行事嚣张不法的宦官可以,但你不能冲着所有宦官去,因为这些人是皇帝甚至不是某个皇帝弄起来的,而是如今大唐皇家,是整个皇权需要的走狗。

谁敢向整个宦官体系下手,那谁就是在干皇帝,干整个皇唐李家。

这是相当愚蠢的行为,秦家虽然在朝中既是最大的外戚,又是军功集团的领袖,但也不能去做这种事情。

到如今,皇帝、皇家、朝廷、文武、宦官、外戚各种势力交集,早就已经十分复杂了,现如今四大支集的支撑下,朝廷是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皇帝也起码是感觉到些安全感的,可如今这时动宦官集团,那皇帝就可能感受到皇权受到巨大的威胁。

“宦官们虽有些嚣张跋扈,但也狂不到哪去,还能凌驾于皇权之上吗?朝中的两府宰执,甚至是军功集团、官僚士人阶层,是那么好凌驾的?我们秦家不要做这个出头鸟,也没必要。”

“真有个别太嚣张的,我们可以直接搞死搞残,但别想着对所有宦官下手。”

秦伦有些惊讶的张大着嘴。

五十岁的他人生一帆风顺,崇贤馆学生、科举进士、秘郎、政事堂堂后官、长安县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太子通事舍人、中书通事舍人、中书舍人,陕州刺史、安西节度使司马、安西道观察使、兵部尚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仕途之顺利,每一步都踩的刚刚好。

正因太过顺利,所以有些事情的见解,确实不如秦珪和秦孝忠,他们都曾长期镇守西域,比起每任职务担任时间不长的秦伦,确实不一样。

“那就这么算了?”秦伦良久才道。

秦珪呵呵一笑没回答。

“二十一叔,你想想为何高祖朝和圣祖朝没有宦官得势、专权?为何世祖当年要重用宦官?”

说白了,就是因为军功集团势力过强,就是因为相权过强。

哪怕相权几经拆分,但东西二府加上计相、内相依然还是外朝,他们联合起来后,皇帝依然掌握不住。

所以皇帝才会需要宦官掌权,需要用宦官们建立起一个庞大而全面的内朝体系,甚至是监军体系,这都是为了平衡权力,加强皇权。

搞明白了这个出发点后,再来看当前局面,就很明了了。

“或者,再想想历史上的后汉朝。”

秦伦对这个答复并不满意,“后汉朝宦官专政甚至废立天子,后汉之亡难道不是宦官专政导致的吗?难道我大唐还要走这条路?”

“后汉灭亡可不全是宦官干政导致的,或者说,若是后汉没有重要宦官来加强皇权,后汉说不定灭亡的更早。当然,后汉虽然重用宦官,利用宦官确实加强了皇权,但最终后汉的灭亡,宦官专政也是一大亡因。”

秦伦沉默。

如今的大唐真的在往汉朝的老路上走了,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然后士族、豪强并起。

“其实也不必过于担忧,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的。”

宦官既能加强皇权,也会危害皇权,就如强力外戚秦家,几次定策拥立,保大唐社稷安宁,但秦家的庞大势力也潜在的威胁着皇权。又如朝廷推行了几十年的分封制度,既减轻了宗室和功臣们对朝廷的直接威胁,但边疆的这些封藩诸侯,也在慢慢的变成新的隐患。

十三节度边镇为大唐守边护疆,却也同样有强枝弱干的危险。

如何维持一个权力的平衡,这很重要。

只要不打破平衡,某一方势力不越过界限,那么就还能相安无事。

宦官专权?

秦珪端着茶杯笑笑,现在说大唐宦官专权还太早了些,他们现在还真只是大唐皇家养的一群看家守门的犬而已,恶犬都还不算,因为这些宦官虽然在十三节度边镇都派了监军使,北衙各军也派了护军中尉,但他们现在仍然对军权没有什么影响力,并别说控制力了。

暂时还只是一个监督的存在。

只要宦官一天还不能直接染指兵权,宦官就始终是一群外面凶恶实则没什么威胁的看门狗罢了。

同样的,宣徽院的宦官们虽有批红之权,但这个批红之权跟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的军国决策之权可不同,他们只是代皇帝行批复之权而已。

决策文武的,还是两府宰执。

从某个角度来说,外戚和宦官都是皇帝信任倚靠的两大势力,甚至有天然盟友的味道。

当然,以秦家如今的地位,没必要跟宦官们搅和在一起,但也没必要对着宦官们喊打喊杀。

让别人去盯着吧。

真有宦官做的过份了,可以不留情的揪出来打杀了,但对整个宦官集团却不能动手。

秦伦感觉很挫败。

“今天这个喜庆日子,还是说点其它的吧,谈那些没卵子的家伙,实在是倒胃口。”秦珪笑着道。

秦伦这个寿星公却没有什么谈兴了。

本来他是准备好好的搞一下这个宦官专政的事情的,甚至计划着掀翻宦官们,废除掉内廷诸司,罢撤护军中尉、边镇监军宦官们,也算是他做为宰执的一个政绩。

但现在被叔父和侄子这么一说,他也意识到之前犯了个大错。

“安国公郭待封最近上本,说之前西昌、吐蕃、苏毗、象同出现的那次大叛乱,影响极其恶劣,也是这些高原上的蛮子们辜负了天皇的恩赐。他提出要把苏毗、吐蕃、象雄这高原三藩属国,全都直接改土归流,并皆纳入西昌道,他的西昌镇将士已经做好了出兵的准备,要把那些敢叛乱朝廷的乱臣贼子通通铲除!”

郭待封是郭孝恪的儿子,当年郭孝恪和其长子在西域战死被杀,朝廷不少要要追究郭孝恪丧师辱国的罪名,最后还是入朝的秦琅保全了他身后名,还力主追赠。

事后又让郭待封兄弟随秦俊去西域从军报仇。

先前吐蕃西昌等地出现大规模叛乱,滇越道节度使秦彦道率兵北上平定叛乱,事后,郭待封从安西节度副使调任西昌节度使。

他刚上任没多久,整顿兵马,清剿叛乱余孽,搞的也是风风火火,现在更是直接提议要把整个高原地区,全都改土归流,都纳入到西昌道,纳入西昌镇节度使之下。

秦珪端着茶杯,“郭待封和郭待聘兄弟俩个当年夺情从军西征,打起仗来不要命,我印象深刻,本来这兄弟俩个当年是学文的,郭待封还中了举人,准备考进士的。”

“郭待封是个狠人,郭家兄弟也一直记着当年三郎对他们家的恩情呢,他既然想对高原三国用兵,倒也没多大问题,他有这能力,况且经历上次的叛乱后,我觉得改土归流的条件也算成熟了,高原那些部落蛮子,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没必要一直留着。”

秦孝忠低头思索了下。

“现在用兵高原合适吗?刚经历了江南叛乱,今年又是新皇继位初年?”

“这有什么,该打就打,新皇刚继位,若是平定高原三国,这不也是给新皇的献礼吗?”

秦利见和秦景嗣这堂兄弟俩,都出声表示愿意去西昌支援郭待封。

“明天拿出来两府议一下吧。”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沧桑百年第一部尘途雕弓落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武逆焚天穿越之极限奇兵最后一个道士Ⅱ战国野心家迪迦之重生怪兽春秋鲁国风云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兵锋王座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秦昊是什么小说夜君太子镇西王:天下霸业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大唐扫把星牧纨修仙者降临,我开启了仙秦重工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他能气死周瑜,你管这叫莽夫?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游行在古代我是大明瓦罐鸡从唐开始的克苏鲁三国突将扼元汉末少帝钢刀连皇权王座神医傻妃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谍云重重大唐闲散王爷枪械主宰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嫡女为谋,绝宠炎王妃大唐隐相生子当如孙仲谋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随波逐游从县令到称帝!登基要杀我,我走了后悔啥?三国开局先苟住爆兵废物养子,竟是绝世强龙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我就是个厨子啊,不会治病救国!全球刷副本:我靠了解所有历史传说赢麻了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饥荒年,我靠投喂女帝,成为全球首富!中兴之主殿下别作死了三国:曹魏谋士,胜天半子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小小领主不好惹!惹急眼了争天下弘宋,重生赵车神我的桃花朵朵红叶尘:重生在赘婿逆袭之路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快进三国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明:开局佣兵十万,被怀疑造反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我只想当个山贼,怎么就称帝了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大唐,小兕子一家全靠我养着!!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清末起义恩仇录大乾异事录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大唐,开局带小公主去现代东方船说红楼之贾家潜龙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世子无双现代武器进大宋饥荒年,我资助女将军打造盛世王朝佛缘盛世耀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