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寒风徐徐,吹在人身上好生凉快。
陈君羡刚从马车上下来,如今他有了家丁,车马都配备上了,不用自己再走路来衙门。
他带着蔡婵和刘青竹进了里面。
众衙役们许久未见他,都觉得有些惊奇。
“哟,华兄,你可算来上班了。”
“哥哥我可是想念了你很久啊。”
“哈哈,今晚我做东,咱们去醉仙楼吃一顿。”
常威、许静、武二和钱程等人上前打招呼。
陈君羡笑着一一回应。
他稍微询问了一下衙门最近情况,毕竟修炼了差不多大半个月时间,对衙门的情况陌生了。
常威一直是最巴结陈君羡的,事无巨细把衙门的情况说了一遍。
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情况。
基本都和平时差不多,除了年初七的时候,城外朱家村发生过一起鬼怪霍乱的事情被左红尘解决了之外,剩下都是鸡毛蒜皮的事。
如果非要说大事,无非周知县要升官了,估摸三月份考核之后,就会被调去楚州担任州衙通判。
要知道州衙的通判一般而言至少都是金丹期修士,周知县能够以筑基期大圆满被调过去,很大程度是沾了陈君羡的光,铁人骚乱未对江贯县造成太大破坏那件事,朝廷对此很满意。
据说自己也有奖励。
陈君羡一听到奖励两个字眼睛都放光了。
然后……嗯,等到蔡米主持晨会开完,陈君羡被叫到左侧议事厅接受奖励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傻眼了。
左侧议事厅里。
陈君羡瞪圆了眼睛,看着桌子上一大堆竹简,差点吐血道:“朝廷给我的奖励就这些书籍?”
朱县丞笑吟吟地看着他,“华兄,你可能不知道,这些书籍可是圣皇亲自让朝廷嘉奖给你的哦。”
皇帝亲自奖励的?
别说皇帝了,就是玉皇大帝奖励的,哥们儿也不爽啊。
艹!
我拼命和铁人战斗,到头来一件法宝没奖励就算了,就连政绩和贡献点都没看到,就这么一堆竹简书籍,换谁都不乐意啊!
陈君羡都想翻白眼了。
幸好周县尉及时解释道:“你当真以为圣上嘉奖这些书籍很差吗?非也非也,圣上能够亲自嘉奖,说明他已经记住你了,这是其一,其二,今年是恩正并科,圣上亲自出题,你想一下。”
陈君羡一听就明白了,“你的意思是……”
周县尉微微颔首,笑意黯然道:“我什么都没说。”
懂了!
这回真的懂了!
顿时间,陈君羡所有的不满一扫而尽。
什么是恩正并科?
就是恩科和正科合并举行。
在大宋朝凡是遇到皇帝即位或者皇室庆典,往往奉特旨加开恩科,按照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各级考试,为正科,如恩科与正科恰遇在同一年,常将恩科与正科合在一起举行,按两科名额录取。
比如大宋朝正常一科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五十七人,这些都是正儿八经能够进入殿试的,被唤作进士。
至于三甲赐同进士出生,大概招收三百人左右。
大宋朝三百亿子民,三年一科才招三百六十人,肯定竞争非常激烈啊。
所以往往僧多粥少,很多有才之士落选。
今年恩正并科不一样,足足会录取七百二十人,进士一百二十名,当然,状元、榜眼和探花还是三个。
人数多了,自然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已经说过,更多人能够考中。
坏处嘛,人数多了,不容易被皇帝记住,相对而言分配的职务也会差一些。
陈君羡就不一样了,皇帝亲自嘉奖书籍,说明哪怕他还没有参加科举,已经被皇帝知晓有这么一个人,并且,更大的好处是,皇帝亲自出题,又送了这么多书籍给他,很有可能考题就在里面。
在大宋朝想要成为七品官得付出多大啊,现在只要陈君羡能够武考不太差,再把这些书籍熟读,到时候考上进士应该没多大问题,还有就是他被皇帝记住了,等到殿试的时候,更容易获得靠前的名次。
“还有一件事华兄可能并不知晓。”朱县丞拿着毛笔蘸了蘸墨水,一边在公文上写着什么,一边说道:“因为今年恩正并科,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奖励也提升了,往常状元是一件黄级法宝、任意挑选一门地级的法术、功法或者武艺,榜眼探花则是没有法宝,其他一样,但是今年变成了状元奖励一件玄级法宝,任意挑选两门地级或者一门天级法术功法或者武艺,探花和榜眼也能有一件黄级法宝奖励。”
周县尉略带深意道:“华兄,你被圣上记住了,只要能够进入殿试,优势非常的大,成为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可能性比别人更大一些。”
陈君羡眼前一亮,道:“成为状元榜眼探花还有这么丰厚的奖励?”
“没错,其实考中的人都有奖励,只是好坏而已。”李典史指着朱县丞道:“比如咱们县丞就是甲午年的三等同进士,当初他获得了一件玄级法器和功法的奖励,像我们这种没有参加过科举,一步步靠政绩获得品级的人,同品级职务调动的话,也没有科举出身的官员来得好。”
朱县丞道:“惭愧惭愧,和我同科的至少都是知县了,只有我不才,还是一名小小的县丞。”
闻言,陈君羡对这次科举有些期待了,他倒不是眼馋品级不品级,而是眼馋前三名的奖励。
哥们儿已经被皇帝记住了,范漕司又许诺过,让我进入恩科前六十名,也就是说,我只要走正常流程,就能获得殿试机会,且成为前三名的概率更高一些?
状元的奖励太丰厚了啊!
玄级法宝!
两门地级法术或者一门天级法术!
这么丰厚的奖励谁不心动?
陈君羡自然也不例外,本来他只想能够成为进士混混日子就行了,现在听到朱县丞等人的话,他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说什么也要成为状元!
不过他对大宋朝的科举制度还不太了解,便主动问道:“我朝科举要经过几轮考试?”
朱县丞参加过科举,比其他人清楚的多一些,“哦,若是普通人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以及能够考中一甲二甲之后殿试,你因为本身有朝廷职务在身,又是参加恩科,只要我县推举你代表本县参加,就可以直接参加院试,院试通过后,参加乡试,再然后就是会试和殿试。”
陈君羡奇怪道:“难道中了院试或者乡试不用再等三年参加科举吗?”
朱县丞一怔,“你听谁说要隔三年再参加?”
陈君羡记得地球时空明清两代科举都是这样,但这里不是地球时空,他估计有些不同吧。
“哦,我进来之前的国家要隔三年。”陈君羡道。
“我朝科举都是在同一年进行的。”朱县丞细细解释,“春季县试、府试和院试,夏季乡试,秋季会试,三月你参加完院试,五月参加乡试,待到八月参加会试,当然,一般院试结束,很多考生就在路上了,毕竟不是谁都都有钱直接使用传送大阵去路府和京城考试,绝大多数人都是靠乘坐代步法器跋山涉水参考。”
陈君羡大致懂了,不过他还有一些疑问,“那是不是中举了就能当官了?”
中举指的是乡试登榜,地球上明清两代乡试中举就有了当官的资格,比如说范进中举,他自然要问清楚。
“你这又是听谁说的?”周县尉哭笑不得道:“中举只是代表你乡试中了而已,想要当官还得会试进前三甲才行,当然,我朝除了正儿八经的科举之外,还有武举和文举另外两个当官的途径。”
陈君羡好奇道:“武举?文举?”
朱县丞细细解释了一下。
陈君羡这才明白咋回事,武举就是一些人没什么文化,但自身修为又不错,如果不能在朝为官有些可惜,朝廷特地开了武举,让那些修为不错的人有机会成为副职武官之类的。
文举同理,有些人天生不适合修炼,但并不代表脑袋不聪明,参加文举登榜,同样有机会成为副职文职。
但是,不论武举还是文举出身的人,很难获得正职机会,比如说知县、知州这样的职务基本就不要想了,撑死了也就当当个县尉、典史之类不太重要的官职。
只有参加真正科举出身的人,才有机会成为主政官员。
陈君羡明白了,他把最后一个疑问提了出来,“那考试分为几个部分?”
“考试分为文考和武考。”朱县丞放下毛笔,正襟危坐道:“文考基本分为算术、经义、策问、诗赋、兵书、军事策略等等。”
陈君羡眨眼道:“算术也要考?”
“那是自然,若是你成为主政一方的父母官,不通算术怎么核对赋税?”朱县丞理所当然道。
陈君羡再问,“那武考呢?”
“武考分为武艺法术面试,还有校场比斗两个环节。”朱县丞道:“文考武考各占五十分,但武考当中校场比斗就占了三十分,所以研究对手很重要。”
他停顿了一下,忽然笑了起来,“一般而言,参加科举的大多数都是炼气期筑基期,很少有金丹期,凭借华兄的实力,不说打遍科举无敌手,最起码想要校场比斗获得满分没问题。”
很少有金丹期的人参加科举?
那就是说,只要我能把文考部分搞好了,状元可期?
想到这,陈君羡不由兴奋了起来,文考他也能赖皮啊,系统道具栏就是神器,虽然不是功法法术之类的东西没办法直接学会,但他可以点击查看,除了策问诗赋这些有点难度之外,其他都不成问题。
诗赋其实问题也不大。
只要出的题目正好有陈君羡记得的诗词就行。
这个状元我当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