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太大意了。”黑衣剑客临时前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李长生要是仅仅凭借书生意气剑想斩杀一个玄灵境的高手绝对不可能,即使他有兵家书生的诡道神通。黑衣剑客说他太大意了,的确是他低估了李长生的剑法。如果李长生幻化假象的时候他选择暂时避让而不是攻击,那么结果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一开始李长生硬接他一剑受伤,到后来用‘永贞’治愈自己。这个过程无疑是在示敌以弱,让他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认为自己的剑法在他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这才让黑衣剑客一时麻痹大意,直接选择轰散李长生的分身,而没有避让。
他认为凭李长生的剑法不可能伤害得到自己,结果却被李长生一击毙命。要是他把李长生视作同级别的剑客强者,是不会给李长生这个机会的。
李长生的战法也算得上是一种诡道,兵家的诡道不仅仅只是表现在神通上面。书剑大陆流传兵家学院的书生最难对付绝非偶然,神通来源于思想,兵家的思想已经融入了他们的骨髓当中。兵家书生的可怕,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神通厉害,而是表现在方方面面。
不过不管怎么样,黑衣剑客为他的失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强大剑客之间的战斗,往往不容许出现任何的失误,而黑衣剑客刚才根本没有把李长生当成一个剑客强者。
李长生把灵蛇剑缓缓的插回剑鞘,今天的两次战斗已经让他有些疲惫了。儒家学院的神通‘永贞’虽然可以恢复书生意气,但远远没有想象中恢复得那么快。
……
晚上一个人点上油灯,进入了涂山自省的藏书室。他研究了几卷分类出来的儒家典籍,儒家学院屹立了千年不倒绝非偶然。而且在先秦时期,孔子隐隐也是第一圣人。其五字真言中的一个‘仁’字。很多人研究了一生都没有完全研究透彻。而李长生以前接受的儒家教育也最多,仅仅是启蒙书籍就有《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
儒家学院到了现在更加的强盛,第四代圣人董仲舒发展了谶纬神道!儒家的底蕴如此之深不可测。他居然能够发展出另外一种神道,不得不说此人是天纵奇才,无愧于圣人称号限制级末日症候。李长生并不是儒家学院的书生,所以他现在会的儒家神通也只是最传统的,跟谶纬神道毫不沾边。
“看来儒家神通一时间也是不能完全研究透彻的。”看到几个书架上面全是儒家典籍的书卷,李长生心里想到。妖狐一族只崇尚儒家学术,因此涂山收罗的儒家典籍也是最多的。与之相比,其他学院的典籍就少得多了。
“我现在精研兵家神通。对儒家神通只需涉猎即可,不必去专门深究。”李长生心里说道。他现在修炼剑法,同时修炼兵家神通,已经算是兼修两门了。而一般的修炼者,专修剑法或者是专修一个学院的神通,都很难达到巅峰,他这么做已经算是分心了。
一方面达到巅峰,就是圣人,就可以成为剑圣强者。
所以如果李长生再去研究儒家神通,无疑时候不智的行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全部去研究透彻,他又不是神人。李长生前世的记忆对各大学院的思想都有所涉猎,不过很少。但无疑。他所涉猎到的,都是后人总结出来的思想精髓。
如果他想学的话,每个学院的神通他都可以精通。但是学太多了,往往会杂而不精。
李长生有看了一些其他学院的书卷,把它们记忆在脑海之中。书卷虽然多,但其体积很大,内容其实没有多少。李长生的童生时期就开启了聪明二窍,记忆对他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他前世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背诵名篇,无形中也是在训练他的记忆能力。
三日之后。
“一月之期已到。如果涂山不回来,那么明日我就自行离去。”看着头顶的日头偏西。李长生心里想到。书剑论道召开的日子已经临近,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大事必须参加。之所以没有立即离去。是想临行前和他们告个别。
不告而别,不符合‘礼’。
“吱吱吱”
一阵机关的响动,然后涂山自省带着一群儿孙从密道中出来。他还是一副老者模样,不过那些小狐狸还处于虚弱期,不能变成人样。各种颜色的小狐狸围绕着他上蹿下跳,十分的活泼。而涂山自省手里抱着一只,肩膀上和头上各自停留了一只,看起来非常的滑稽。
看到李长生还没有走的时候,他明显有些惊讶,对小狐狸们说道:“孩子们,在夫子面前不得无礼,都给我安静点。”他喝了一声,于是他头顶和肩头上的小狐狸才跳了下来,而脚下的狐狸也跟着停止了喧闹。这群小狐狸跟着李长生学习了一个月时间的三字经,已经懂礼。
“见过夫子。”对李长生行了一礼说道。
“涂老先生。”李长生也回了一礼。
“没想到此处的天地元气还保持的如此完好,多谢夫子维护。”涂山向李长生称谢道。
“老先生不必客气,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李长生谦逊的说道,既然答应在这里做一个月的夫子,那么兼着维护一下秩序也是情理之中。“既然大家都安好,那么明日在下就告辞了。”
“好的。”涂山并没有挽留李长生,“夫子真是一个信人,一个月时间居然一天也不肯缺少,令人感佩。”涂山又说道。
“这没什么,信守承诺而已。”李长生淡淡的说道。其实李长生不单单是信守承诺,而是有点过于认真,过于挑剔。在这里叫做执念,书生强者都有自己的执念。务求心念通畅,没有羁绊。无论是学院的书生,还是黑暗书生几乎都有自己的执念。
“在下有一事相求,不知夫子可否答应?”涂山突然说道。
“只要在下力所能及,便可听从。”李长生答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