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时,邺城附近的安阳曾是殷商都城,素称要地。春秋时,齐桓公置邺城。管子曰:筑五鹿、中牟、邺以卫诸侯,遂有邺城之名。其地形被山带河,同时是大河水运重要枢纽、链接冀、并、兖三州的陆路咽喉。
建安十三年时,曹公自为丞相,设丞相府于邺城遥控朝政。近来皇帝将加封曹操为魏公,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安平、甘陵等十郡为魏国,定邺城为魏国国都。
于是簇拥在邺城,簇拥在曹公身边的人,似乎比往日更多。以至于铜雀台外侧的回廊,都显得比往日拥挤些。
司马懿领命告退之后,便走不快,过了好一会儿才从回廊出来。
司马懿从建安十三年被曹公征辟入朝,先为黄门侍郎,后转为议郎,地位虽然不高,却始终是跟在丞相身边的亲近侍从。司马懿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此得到丞相本人和诸多同僚的好评。
又因为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在出任兖州刺史之前乃是丞相主簿,乃是众多侍从之臣的半个上级。许多人为了向司马朗表示友善,便不吝于夸赞司马懿几句。
比如丞相府东曹掾、当代的大名士崔琰就曾经对司马朗说: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
司马懿有了这样的声望,又在过去两年间辗转关中、汉中,实际执掌军政事务,已经成为副丞相曹丕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故而虽然他两年没有回邺城,可随侍丞相身边的人们,似乎依旧对他很熟悉。
当他沿着铜雀台外侧的回廊缓步走动时,不少经过的人都对他微笑颔首,有关系热络的,还停步寒暄两句。
温县司马氏近代以来,颇有世家传承的声名,但其家族本来从事军伍,直到司马懿的祖父这一代,才慢慢从事经学,以学问着称。到司马朗这一代,兄弟并有“八达”之称,真正挤入了高门世族的行列,这期间的辛苦,简直难以言喻。
因为深知家族地位的提升得来辛苦,司马懿日常行事,从不敢有丝毫疏忽,他挨个地止步躬身,恰如其分地回礼;客气而真诚地与人对答几句,还要小心避免说到关于适才公务情形。
铜雀台高达十余丈,外侧回廊兜转周折,朝西的那一面正对着阳光,格外酷热。司马懿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待到脚步踏到铜雀台的底端也就是邺城的西城墙,他身上已经出了好几身的汗,在深色的官袍上留下了浅浅的盐渍。
铜雀台的南北两侧,分别是金虎台和冰井台。因为工程实在浩大,这两座高台至今还没全部完工,匠人们担心暴露在外的泥土被暴晒干燥,吹起灰尘惊扰了丞相,故而在城墙上放了许多水缸,有数十人从水缸里取水,使这两座高台外缘稍稍湿润。
等到曹丞相来了,又派遣侍女持冰玉盏盛水,在铜雀台中挥洒。
这一来,消耗比预想的大了许多,又不得不安排了足足两百多人驱赶牛车,从城外的玄武湖轮班取水,倒进水缸里。
这就是以天下奉一人的王者享受,别人委实效法不来。
司马懿稍微加快脚步,从一排水缸边走过。酷热使他头晕,他特别想探手往缸里鞠一点水,洒在头脸上降温。但这不行,他对自己说,儒生当规行矩步,从容庄重!
关键不是儒生如何,司马懿心里明白,自己并非纯儒。关键在于,此刻曹公既在铜雀台,谁晓得还有什么人侍从在旁?
曹公身边的文学侍从,或任议郎,或任祭酒,初时是卫觊、和洽、陈琳、阮瑀、徐干等人。这些前辈陆续外放以后,继任的有应玚、王粲、刘桢等人,司马懿勉强也可称其中之一。这些继任者,大致都与曹丕、曹植兄弟两人交好,大体来说,似乎倾向曹丕的更多些。
但去年曹丕出镇关中,站到了直接面对刘备军事威胁的第一线。驻在关中的钟繇、曹洪、郭淮、阎行等人,固都是杰出人物,但曹丕仍以为不足,他陆续请求曹公,从邺城调集了不少才干卓着的年轻人去。
以这些人为臂助,曹丕在长安得以大展拳脚。他很快就稳定了陈仓、雍县以东各个郡国的社会秩序,又充实郡县兵力、剿灭关中十将中某些人的流散余部,并逐步完善关中对汉中方向的防御体系。
但这样一来,在邺城却有隐患。
听说最近新往曹公身边的人,以主簿杨修为首,再有丁仪、丁廙等人,都与平原侯曹植友善……那些人说不定正虎视眈眈,想要找机会生事。司马懿只有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没必要因为自家疏忽而被人攻讦,进而影响到五官中郎将的未来。
所以,以他的身份,本可以直接从铜雀台东面的步道进入铜爵园,绕过乘黄厩和白藏库直接回家,但他没有。他老老实实地从西面外墙下来,在金明门核验身份重新入城。
谁也别想揪住司马懿的错处。
老实说,这样的生活过得很辛苦。
此前司马懿装作风痹,在家里病卧数月以图逃避曹公的征召,那是因为他确信曹公的勃勃野心,更看得出汉室已经日薄西山。在曹公手里,十有八九就会实现代汉的大业。但这个过程里难免风险,万一一头扎紧这王朝末世的大漩涡里,焉知能不能活着出来?他本想躲开,却不敢拒绝曹公的邀约,最终出仕,还跟在曹公的身边。
后来,因为兄长首先外放的关系,他也想抓住某个机会,外放为地方官。谁知道曹公将他派去了汉中……在汉中,他先是差点被横冲直撞而来的马超所获,后来又面对这玄德公十万之众的猛攻,撤退过程中,几次险死还生,其间的惨状根本无法言喻。
但那样的生活之中比邺城这边的勾心斗角要好些。
尤其是现在的邺城,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盘算。有人在想许都朝廷,有人在想驻扎在许都的那位骁骑将军,有人在向坐镇关中的副丞相,也有人满脑子都是才气高扬横溢的平原侯。甚至还有想着益州或者江东的吧,谁知道呢。
简直是群魔乱舞,乱透了。在某个时间,这些人一定会迎来可怕的下场!
所以,能远远躲开些,是好事。
去江东,见识见识不同的风物,再转达曹公的意思,使孙权能够清醒些。想到这里,司马懿愈发钦佩曹操。能从乱世中搏杀崛起的胜利者,一定能够抓住影响局势的关键一点。司马懿相信,如果孙权想明白这一点,则天下鼎足的形势,必将发生新的变化。
他的嘴角露出几分笑意,因为这种变化,会对身在关中的五官中郎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