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我在想……”马谡稍稍犹豫。
诸葛亮挽住马谡的手臂,让他坐在自己身侧席上:“或者,以幼常所见,交州的这些二千石,安排可妥当么?”
马谡听出来了,诸葛亮问得轻松,却当真带着几分考较的意思。
马谡自入仕以来,始终身在中枢,参予机要。与他往来的,也无不是荆楚英俊。他常觉得,自家的才能、眼光远胜许多庸碌之人,唯独愈来愈尊重佩服诸葛亮,于是诸葛亮忽然发问,马谡顿时紧张,
他深深吸了口气,藉着吸气的间隙迅速整理思路,随即开言道:“续之才兼文武,达于治理而知权变,遂能使蛮寇宾服。续之举荐这些二千石,当是经过仔细考虑的。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在所在的郡国发挥作用。”
“倒也不全是续之举荐的……”诸葛亮笑道:“幼常,你仔细说说。”
“那……若有失言,还请军师恕罪。”
诸葛亮用扇柄指着他:“哈哈,幼常你想多了。不妨事,快快讲来。”
“交土荒裔,斗绝一方,或重译而言,连带山海。边境内外,蛮夷种类猥多,朋党相倚,负险不宾。前汉以来,当地多作寇逆,攻破郡县。此诚所谓皋陶作士,五刑有服之地,良二千石施展之所也。”
马谡随口拽了几句文,略倾身向前:“交州地方,汉家子民较集中的地方,是南海、苍梧、郁林三郡。其中苍梧郡为交州之首脑,而南海郡、郁林郡为交州之左右臂。续之以左将军的身份,领雄兵屯驻苍梧,为苍梧太守,则苍梧足以镇定交州。正昂正叔顒久任地方州郡,老于政事,稳重细致,他在南海,足以保证南海与苍梧的顺畅联系,也能维持南海郡与东面江东所属四县的平稳。至于邓伯苗,他在巴西和郫县,都有怀抚蛮夷的事迹,有他在郁林郡,足以驱除区景等人的影响,使朝廷的政令通达各地。”
“这三位,本来就是汉中王府的任命,其他几人呢?”诸葛亮问道。
马谡抖擞精神,继续道:“其他的几项任命,更可见续之的用心。”
他探手指点着舆图:“军师请看,南海、苍梧、郁林三郡以南,首先是合浦。此地户口虽少,却有绵长海岸,为海上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又西与交趾接壤,南与珠崖隔海相望,堪称南海、苍梧、郁林这三郡之屏障。然则,合浦郡的西部,又有着名的高凉贼,十余年来匪患不休。所以续之将合浦郡拆分为两部分,以郭竟为合浦太守,以夷廖为高凉太守。郭竟是续之部下的得力将领,有他领兵驻在合浦,威慑交趾;而夷廖……此人本来就是高凉贼的源头之一,让他去做高凉太守,仿佛驱虎吞狼。”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得很是。”
得了诸葛亮夸奖,马谡心都跳得快了些。他又道:“再看这里。这个临尘郡,本来由依附林邑的所谓南夷六部控制。如今续之以击破南夷六部的钱博为临尘太守。钱博为了保障自己的地位,必定依托朝廷,在临尘郡范围内竭力打压蛮夷部落的影响力,对南夷六部的余众斩草除根。光是如此还不够……”
马谡重重点着舆图上交趾郡的位置:“交趾郡本是士燮经营多年的据点,去年士燮遭江东人突袭身死,而基业被交趾地方豪右所夺。如今士燮的次子士祗出任交趾太守,必定要竭力声张士氏的余威,对地方大加挞伐。这个过程中,他能仰赖的更只有朝廷。这样一来,从交趾往南,再没有强大的蛮夷势力。”
“还有九真和日南两郡……”马谡轻轻冷笑一声:“那位绥南中郎将区景几次叛卖故主,是个身怀狼子野心之人。但他既背叛了区氏,又要统合区氏的故地,这过程中怕不要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也就是说,高凉、临尘、交趾、日南、九真这五个郡的太守,各有其优势和弱点,各有其所求,彼此之间又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为了稳固他们各自的地位,他们惟有依赖朝廷,忠于朝廷。而他们愈是被郡中事务牵扯手脚,愈是给了南海、苍梧、郁林、合浦四郡安心发展的时间。”
马谡一口气把自家判断说了,抬眼看看诸葛亮的神色,断言道:“由此看来,续之在交州的安排,真可谓滴水不漏,毫无破绽。”
诸葛亮颔首道:“续之身在交州,直接面对地方上的实际情况,他举荐的人,一定是兼顾各方的影响和作用,对稳定交州最为有利的选择。毕竟天下事莫非以人为本,有了适合的二千石,接下去的交州军政事务推进,也就好办了。”
“是。”
诸葛亮立即道:“至于幼常担心的那些……”
马谡连忙道:“军师,其实我……”
“无妨的,不要介意。”诸葛亮摆了摆手,温和地道:“幼常担心的,应该是区景、夷廖、钱博乃至士祗,都是强豪。他们自身拥有实力,又有地方上的号召力,再加上朝廷名爵所带来的影响,若时日推移,恐怕有尾大不掉之虞,更恐有授人以柄的危险。对么?”
马谡额头的汗又出来了。
他所疑虑的,正是这些,而又不止于这些。但一看诸葛亮的神色,他就明白诸葛亮全都了然于胸。
“军师对此,有何高见?”
“幼常前些日子,应当在读申韩之学吧?”
宣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可见汉家制度为儒表法里,乃是公论。如马谡这样跟在诸葛亮身边的年轻官吏,更常常被要求阅读申韩之书,以充实为官吏的修养。
“是。”
“那你当记得,韩非子说过,夫所谓明君者,能畜其臣者也。”诸葛亮徐徐道:“使智者乐献其计,使勇者尽其所能,使贪者决取其利,使愚者不避其死,可为天下主。而天下主自然便能得人敬畏,能得人忠诚。”
这就说得很明白了。马谡深深俯首:“是。是我多虑。”
“交州的事,以续之的心胸、才能,尽可应付妥当。”诸葛亮持着文书起身,拍了拍马谡的肩膀,笑道:“续之固然是英杰,幼常也有出众之才。你迟早也会去当地方官,乃至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现在多想些,是好事。”
马谡顿时眼光发亮:“是,我明白了!”
诸葛亮起身走了几步,站在门扉处回身道:“幼常,你跟我来。”
马谡连忙跃起:“军师往何处去?”
“交州平定这样的大事,我得立即禀报汉中王。你和我一起吧。”
“遵命!”
诸葛亮要去见汉中王,自然不必从自家官寺的正门出外绕行。这座别院的东面,有专门的甬道连通到汉中王平日理政的厅堂。当下诸葛亮和马谡两人一前一后,沿着甬道走去。
走了没多远,见到庞统带着几名手捧卷宗的僚属匆匆回来,显是刚拜见过汉中王。
庞统隔着老远笑道:“孔明面带喜色,想是有什么好事。”
诸葛亮和庞统两人都是军师将军,同样执掌中枢,虽然各有侧重,但日常军政事务难免有不少重叠的地方。故而诸葛亮并不瞒他,直率地答道:“续之上表文说,已将交州完全平定了。”
“嘿嘿,倒也不慢。”
庞统老实不客气地接过文书,略看了几眼,打了个哈哈。
“士元有什么建议?”
“续之任命的那些太守们,很有意思,也都很重要。”庞统想了想,轻松地道:“本朝诸官初除,皆试守一岁乃为真。这些人试守满岁之后,不妨请他们并来成都,由汉中王当面褒奖,隆重地举办真除实授的仪式。”
诸葛亮颔首:“好主意!我一会儿就禀报汉中王,就这么回复给续之。”
庞统也不在意,拱手道:“孔明,我另有公务,告辞。”
两拨人在甬道中交错而过。
走了几步,诸葛亮笑道:“幼常,怎么样?”
马谡心悦诚服:“我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