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帝国陆军已经普及了昭武二年式轻机枪,陆军轻火力进一步增强,
一些火炮也从架退式换成了管退式,超过105mm的大口径火炮没有换,还是架退。
帝国空军除了飞艇,也有了660架“小蜜蜂”。
后勤部门也换装了驰力叁型军用运输车,帝国军备在现代化进程中迈进了一大步。
而我们的昭武皇帝,正在乾清宫商量着一件大事......
“说说吧,英王爱德华七世逝世,英国政府向帝国发出了哀悼邀请。”
“帝国去还是不去?”
是的,维多利亚女王之子爱德华七世,还是于1910年5月6日逝世了。
此君在位9年,最大的贡献就是恢复了英国君主制的荣光和签订英法协约。
维多利亚后来长期孀居,让英国民众对皇室大为不满。
爱德华七世50岁继位后,通过各种手段和作秀,好不容易挽回了一点皇室的威严。
现在他死了,由乔治五世继位,而上次的维多利亚治丧事件,让牛牛和大夏闹的很不愉快。
此次邀请大夏,牛牛刚开始是不打算发请柬的。
大夏这边得到爱德华七世死的消息,也当什么都没发生。
没想到,还没有正式继位的乔治五世,力排众议向大夏发出了邀请。
而且,邀请函还写明了邀请夏皇昭武帝亲自前去。
这封邀请函进入朝堂后,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先不说你牛牛上杆子邀请我们大夏,单单邀请昭武皇帝亲自前往就大大的不敬。
传统中原王朝的皇帝,都讲究一个高坐庙堂。
平时出宫的机会都很少,何况是出国?
再者说,皇帝去你的地盘,我们还不放心呢。
...
“陛下,英人狡诈,此次邀请陛下前去,还请陛下断然拒绝。”
“帝国可以另派他人,作为陛下的代表前往英国。”
礼部尚书胡军席起身出言道。
他的建议,得到了大多数朝臣的支持。
“陛下,臣之所见,英人邀请陛下,应该是临战迫切,想要拉拢帝国。”
“帝国刚结束在南美与英米的冲突,这个邀请来的很是巧妙。”
内阁首辅王秉林没有向皇帝建议,而是转一个弯分析了背后的原因。
昭武皇帝点点头。
对于乔治五世的邀请,皇帝也细细琢磨了一下,还真是拉拢帝国。
别看双方在南美斗的火热,大流氓之间还是相对克制的。
随着一战两大主角的一一归位,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大多数资源都开始向战争倾斜。
就在“秦级”战列舰服役后,牛牛相继开工建造了“公爵级”和“俄里翁级”。
其中的“俄里翁级”对标“秦级”,同样拥有343毫米主炮,排水量也高达吨。
二德子也没闲着,除了仿造“夏级”的“拿骚级”战列舰,也爆出了吨的“赫尔戈兰级”战列舰。
只不过二德子注重防御,“赫尔戈兰级”战列舰还用着305mm主炮,但装甲却来到了290毫米。
听说二德子已经拿出一款装甲更变态的战列舰,只不过还没有建造。
也因为英德两国海军追的比较快,帝国才立马下水“汉级”战列舰。
按照皇帝的说法,本来在“秦级”之后,帝国的下一级战列舰必须超过吨。
但局势变换太快,时间上也来不及,才匆匆下水了“汉级”。
而三万吨的战舰,只能留给帝国的下一级战列舰咯。
双方也很有针对性。
牛牛主要负责压制二德子海军,陆地上,二德子和高卢鸡的陆军军备竞赛也不差。
就在今年,二德子也普及了钢盔,提前抛弃了传统尖顶盔。
对于陆军装备的敏锐嗅觉,让德国陆军部很早就注意到了“特立独行”的大夏陆军。
夏国士兵装备的钢盔,让二德子印象深刻。
只不过,前先年要保证陆军武器和造舰,二德子一时抽不出这么多钢铁给陆军制造钢盔。
两大阵营的军备竞赛,在过几年也到了不打不行的地步。
新皇乔治五世是聪明人,看着欧洲离战争的边缘越来越近,这才想要和帝国缓和关系。
为此,才在邀请函上特意注明了邀请夏皇亲至。
这并不是羞辱,而是真心希望两位皇帝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
“唐爱卿,你们注意到欧洲有哪些国家元首,应邀参加爱德华七世的葬礼吗?”
昭武皇帝并不急于作出决定,而是看向外务司唐仪询问道。
“陛下,据臣了解,西班牙国王、丹麦国王、挪威国王、保加利亚国王、葡萄牙国王、德皇、希腊国王、比利时国王都明确表示会出席葬礼。”
昭武皇帝摸摸自己下巴上的胡须思考着。
在他的印象中,原时空爱德华七世的葬礼规模空前浩大。
共有9位欧洲帝王、5位王储和40多个皇室贵胄参与。
协约国和同盟国两边基本都出席了葬礼。
这样一场“皇家聚会”,皇帝怎么能不去凑凑热闹呢?
加上,一战要不了多久就要来了,有些东西也必须亲自找威廉二世谈谈。
想清楚后,昭武皇帝作出了决定。
“去,朕刚好有些事需要和德皇冕下商量。”
王秉林大惊失色,这个时期去欧洲可不是两天飞机就到咯。
坐船随随便便就要3个月,这将意味着帝国将有一个季度的时间没有皇帝坐镇,这怎么能行呢?
“陛下,万万不可啊,帝国距欧洲甚远,一旦陛下离开帝国,短时间内是回不来的。”
“帝国怎能没有陛下坐镇呢?”
这个理由相当充分,昭武帝的两个儿子还小只有8岁,就算皇子监国都做不到。
“哈哈,王爱卿勿扰。”
“帝国已经实行立宪很久了,国家大事内阁就能作出决断。”
“实在不行还有电报嘛。”
昭武皇帝轻松的说道。
严格来说,帝国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只不过军权在皇帝手中。
加上昭武皇帝英明神武,国家大事小事几乎都需要昭武皇帝决定。
还好,这些年的一些小事,昭武帝已经不再过问,全权交由内阁处理。
只有一些棘手的事,或者需要皇帝决断的事,内阁才会请示皇帝。
但作为第一代立宪内阁,王秉林他们还是习惯什么事都向皇帝汇报,这也是惯性使然。
王秉林无话可说,是啊,帝国是立宪制帝国,不是什么都需要皇帝决断的。
只不过他们已经习惯了昭武皇帝领导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