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些领事馆接到本土老家的任务,直接无语了。
去津律港没事,但想去造船司打探?说吧大兄弟,你有几条命?
没有办法的各国大使,只能采取拖字诀。
反正离明年年初也不远了,到时候大夏一定会公布新下水的战舰数据,
就算有所隐藏,也可以大致推断出来。
......
在安抚好躁动的民众后,昭武皇帝把目光放在了帝国建设上。
主要是那些民生工程,比如黄河治理工程,还有乌斯藏的铁路线。
我们的母亲河养育了一个伟大的文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逐渐成为了我们的负担。
帝国北方重要的农业生产区,百分之九十都是黄河灌溉。
也因为长达5000年的耕种用水,加上地理因素,黄河的水土流失相当严重。
从唐开始,历朝历代都在为治理黄河而发愁。
改道、洪水、断流、泥沙!
这些因素往往影响着一个王朝的兴衰。
在帝国加大工业化建设的同时,昭武皇帝也在关心着母亲河的安危。
勤政殿上,昭武皇帝正在和工部尚书詹佑对奏。
詹佑是皇帝发现的大牛,在昭武八年被提拔到工部尚书的位置上,并负责了丝绸之路铁路线的修建。
现在,丝绸之路铁路线已经修到了奥斯曼的安托利亚,詹佑这才有时间呆在帝都。
“詹爱卿,工部有没有针对黄河治理的预案?”
“禀陛下,黄河治理隶属工部水务司,微臣不专业,这就把水务司司正李仪祉叫来。”
说完,詹尚书命人前去唤人。
一刻钟后,李仪祉来到勤政殿。
在路上的时候,李仪祉已经打听到了皇帝叫他是为了什么。
“陛下,臣李仪祉前来觐见。”
皇帝听詹佑叫出这个名字的时候,一时觉得有些耳熟,
直到看到李仪祉本人,这才反应过来,此人也是一位大牛啊。
原时间线,李仪祉就是我国近代水利第一人,甚至被后世誉为一代水圣。
兴修水利、造福三秦!
这是李仪祉主持的第一个水利工程,旨在改善陕甘一地缺水的情况。
但因为清末民国的军阀混战,他的水利工程一波三折,一直到1938年才算基本完工。
之后因为政治原因,李仪祉毕生致力于水利教育事业。
中国最牛的水利专业学府,南京河海大学就是他创办的!
李仪祉终身致力于“水利救国”,在他临终之前还吩咐:
“未竟及尚未着手之水利工程,应竭尽人力财力,以求于短期内逐渐完成。”
在他死后,自觉参与送葬的群众多达3万人,这是对他最高的褒奖。
....
“李爱卿,朕想问一问,对于黄河治理有什么好的建议啊?”
在知道了是这位大牛后,昭武皇帝和颜悦色的问道。
“陛下,臣早年求郑白之愿,效大禹之业,已然走遍了黄河沿线。”
“臣依据所见所闻,总结撰写了《治黄关键》。”
昭武皇帝听到李仪祉的回答,很是佩服!
“爱卿啊,你就大体讲讲你的治黄方略,朕洗耳恭听。”
皇帝微微前倾,作出恭听状。
李仪祉也不虚,大国工匠都有自己的信念,在谈到自己专业的时候对答如流。
“黄河之患,必上中下游并重治理,不应效仿前人,只着眼于治理下游的对策。”
“帝国之水患,缘沿岸之山无林也。”
“帝国内地山谷之间,不宜耕种之田甚多,不植森林何用?”
“除以植被,再于下游建设堤坝,这双管齐下必使黄河大治!”
说到最后,李仪祉的声音不自觉高了许多。
李仪祉刚讲完,昭武皇帝从龙椅上起身,大步来到李仪祉身前,并握着他的臂膀说道:
“爱卿之言,乃万世良言,朕这就让户部拿出钱来,你李仪祉作为黄河治理工程的总负责人!”
听到皇帝的话,李仪祉大喜并要跪倒谢恩,但被皇帝用力扶住。
虽然帝国这些年也注重环境保护,但没有还林这一说法。
来自后世的皇帝不是不知道,但就所处的时代而言,此时实行后世之法多有弊端。
这时候的粮食产量还达不到后世,你还林了,饭碗要不要了?
这也是皇帝一直犹豫,没有实施的原因。
但治理黄河则不同,只针对黄河沿线来还林,无疑轻松不少,后遗症也轻点。
詹佑站在一旁,看着皇帝和李仪祉对答,颇为这位老友高兴。
他当年也是被皇帝拉着双手聊了好久,这不,没几年就当上了工部尚书。
对于官位,他詹佑不是太在乎,坐上工部尚书能更多发挥自己的专长,这才是詹佑看重的。
让李仪祉退下准备组建治河团队后,昭武皇帝向詹佑询问了乌斯藏铁路的相关事宜。
乌斯藏因为地处高原,此时的任何一个国家在这里修铁路,都相当困难,帝国也不行。
强行修也可以,但死的人太多了。
为此,帝国迟迟没有动工乌斯藏铁路线。
现在不一样了,帝国刚结束对倭作战,单单倭国战俘就有30万。
这里只算倭国正规军俘虏人数。
战争一结束,皇帝就把乌斯藏铁路提上了日程。
詹佑本身也是修铁路的高手,听到皇帝询问立马回答道:
“陛下,臣及一众铁路专家已经设计出了陕甘至乌斯藏的铁路线。”
“工程分为两期,预计时间25~30年。”
“一期从西宁修至格尔木市,二期从格尔木市至拉萨。”
“全长1956公里,一期长814公里,二期长1142公里。”
“由于沿线海拔过高,还有冻土、山涧、隧道,所以投资有点大....”
说到这里,詹佑有点不好意思了。
“没事,你尽管说,朕早有准备!”
“预计需要97亿龙元。”
皇帝听到这个数字也感到一阵心悸,这可是帝国年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
因为没有大型施工机械,一切都要人力畜力,这才让造价如此高昂。
“能不能分段修?一年修一点?”
詹佑点头表示没问题,他也是这么考虑的。
“如果,修铁路的工人不需要工资,只消耗粮食,成本会不会进一步压缩?”
詹佑一听就知道,皇帝在打倭人的主意,但他没有什么圣母心。
“臣也想过,并和工部的同僚算了一笔账,如果基本施工人员不发薪水的话,可以省10~15亿龙元。”
“行,那就下去准备吧,朕会通知扬武军把战俘一批批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