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许家大郎的一些札记里也不止一次的提及过李宣明,只是简臻不能确定面前的李夫子就是许家大郎札记里的李宣明。
诸葛诺到底是世家公子,打小就学会了看人脸色,也自知此时自己在有些许不便。
诸葛诺站起身,而后对着李俊熙小声道,“能不能麻烦小俊熙领着哥哥逛一逛这府学。”
李俊熙听到诸葛诺的话,抬起头看向了自家爹爹。
李夫子对着自己儿子点了点头,而后道,“去吧,半个时辰。”
李俊熙得了自家爹爹的话,从凳子上跳了下来,而后牵着诸葛诺的手一起走出了一号宿舍。
诸葛诺很是体贴的为屋内的两人关好了门,才带着李俊熙走出去。
李夫子确认诸葛诺走了之后,而后对着简臻,悲愤道,“许师兄身子骨一向好的很,怎会这般轻易离世?”
简臻叹了口气,而后将当年的事情一一道来。
一刻钟后,简臻说完了,而后李夫子又是气愤又是理解,最后都化为了一声深深的叹息。
“许师兄深情,若不是如此,当年也不会放弃科考。”
说完,李夫子又叹息道,“不过也好,这样也不会惹出事端,至少不会客死异乡,死于非命。”
简臻:……什么意思?
还不待简臻问,李夫子抬起头看向简臻,小心翼翼的问道,“许师兄的令媛眸色如何?可是紫眸?”
简臻诧异的看向李夫子,而后缓缓地点了点头,忍不住问道,“李夫子,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是学生不知道的?”
简臻想了想,补充道,“当年泰山出事是我们未能预料的,而且那时候又处于丧妻之痛中,所以难免有些事情会有所遗漏,尽管学生读了泰山的书籍有所察觉,但还是不知是何事。”
李夫子闻言点了点头,而后看向简臻的目光变得很是为难。
简臻察觉这事估摸着还会累及自己,最重要的是简臻感觉到此事和软软一定相关。
简臻变得有些不安,焦急的看向李夫子。
李夫子叹息了一口气,缓缓道,“其实当年许师兄放弃科考是因着他妻子,因为他的妻子是皇室之人。”
简臻难以置信的看向李夫子,嘴巴都张的多大。
“二十多年前,大离朝的长公主就是拥有一双紫眸,而许师兄的妻子也拥有一双紫眸。但是,大离朝只有长公主及皇后是紫眸。”
“当年先皇突然驾崩,年幼的太子遭受各方堵截,长公主为了让自己的弟弟顺利逃出去,于是穿了太子的衣服和皇后引诱敌人离开,之后新皇登基后便为皇后以及长公主厚葬。”
简臻闻言半晌回不过神,而后支支吾吾道,“新皇为何宣称长公主已死?”
李夫子苦笑道,“新皇登基时年幼的很,即便是有舅家扶持,也是自顾不暇。而且,有些王爷一直蠢蠢欲动,为了长公主的安全,也只能对外宣称长公主已死。”
“为何现在还不派人寻找?”简臻不解道。
李夫子看向简臻,认真道,“找了,只可惜许师兄藏的太好了,为了保护长公主,宁可一生才华淹没,放弃科考,也要守着长公主,只为让其好好的活着,我又岂能让许师兄的一片苦心浪费,对此事一直守口如瓶。”
“所以,学生的泰山当年是为了长公主放弃科考的?”
李夫子点了点头,认真的答道,“是的。”
简臻还是觉得难以置信,迟疑道,“李夫子,我泰山如何确定是长公主?”
“回去问问张大夫吧!他曾在宫里替长公主把过脉。”李夫子缓缓道。
简臻这下是不得不相信了,因为简臻很清楚,张大夫一定是宫廷御医,否则也不会有那么高超的医术。
李夫子看着简臻,欲言又止,好一会儿才缓缓道,“简臻,你可想好,毕竟那一双紫眸是藏不住的,若是被一些人发现,我担心许师兄最后一点血脉也没了。”
简臻想了想,认真道,“夫子请放心,我会护好软软,而且我不得不科考,只有科考,我才能护得住软软。”
之后,简臻又将凌家的事情告知了李夫子,也顺带着告知凌思明如今也在府学。
李夫子闻言点了点头,伸出手拍了拍简臻的肩膀,认真道,“以后若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记得来找我。”
是的,李夫子这一次没有说“夫子”,而是说“我”,就是希望简臻能够听明白。
而简臻也听明白了,也很是清楚李夫子话里的意思。
恰是此时,宿舍的门被敲响。
“砰砰砰——砰砰砰——”
李夫子和简臻赶忙收拾好自己的情绪,两人都变得面无表情。
简臻快步走到门前,将门打开。
“进来吧!”简臻缓缓道。
诸葛诺瞅了瞅简臻的表情,发现没有什么异常,于是牵着李俊熙进了宿舍。
李俊熙进了宿舍就松开了诸葛诺的手,扑向了自家爹爹。
李夫子笑着蹲下身抱起李俊熙,而后从袖口里取出十两递给了向着这边走来的简臻。
“给,这次入学测试第一名的奖银。”
简臻看着李夫子递过来的奖银,缓缓伸出手接了过来,轻声道,“辛苦夫子专门为此跑一趟。”
李夫子知晓简臻话里的意思,轻笑了一声,而后将李俊熙放了下来,朗声道,“以后,俊熙下午便随着你一起,今晚我就带走了。”
简臻:……我来府学是读书的,不是来带孩子的。
诸葛诺:……哈哈,简臻来府学是帮夫子带孩子的。
李俊熙很是高兴地看向简臻,期待着简臻对自己笑上一笑。
只可惜,简臻笑不出来,即便是对着机灵可爱的李俊熙。
李夫子伸出手拍了拍简臻的肩膀,笑道,“当年许师兄也是这样带着我,既然你是许师兄的女婿,那你就辛苦一下,也带带我的儿子吧!”
李夫子说完话,乐呵呵的抱着自家儿子走出了一号宿舍,还替简臻和诸葛诺关好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