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半个多月后,新宝船的首航测试传回来好消息,各方面都还算比较顺利,有一部分甚至有所超出。

超出部分主要体现在速度与稳定性方面。

经过魏占军他们的数次测试,新宝船风帆航行的速度已经直逼固有快船,若是再加上人工,可以超过快船加人工的两成、乃至三成。

只可惜此时大明还没有准确计算航速的办法,否则若是用更直观的数字来体现,那种精进之感将会更加明显。

至于稳定性的提升,主要是体现在船体宽度、船底的设计上。

原本大明的制式战船,宽度多在七八米、八九米左右,至多也就十米出头,纵然这其中汲取了前人诸多宝贵的经验,也算科学,但跟科学设计还是不太沾边的,更多的是对前人经验教训的总结,原理、标准性的东西还是差着一些。

尤其是船底的设计。

因为海底深度、洋流、天气、吃水等诸多原因,我神州差不多可以以长江为分界线,江北地区的海域多为平底船,江南、包括深海航行的船队,多为尖底船。

模范军此时研制的这新式宝船,特意加了少量尖底,有点类似于汽车的空气动力学。

而且,因为主舱使用了大量铁皮包覆,使得船体的自身重量有了不少的增加。

种种原因叠加,使得宝船的稳定性有了直观性的提高。

算是取之折中的办法,即可以在辽海、黄海地区航行,又有能力下南洋而不吃大亏。

当然,究竟还没有经过实战的考验,现在这些东西并不能直接作数,是骡子是马,还是要拉出来溜溜才能知道,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徐长青比较关心的船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方面,魏占军他们也有测试,这方面的效果就有点不是太过理想。

过多的质量负载,就意味着注定要失去一部分灵活性,这是物理的客官规律,哪怕在后世也不能避免。

目前这个阶段,只能是人来适应船,而不是船去适应人。

好在大明此时即便式微,却依然不缺欧洲特别缺的宝贵人力资源,徐长青也有充裕的财力,只需继续进行调试、改进、磨合,或许用不了一年半载,船队的战斗力便能成型。

到时,至少是百条大船以上,两万人、乃至三万人以上的规模。

……

这些时日,徐长青一边安抚、耕耘后宅的同时,在政务和军务上也都没有闲着。

正如徐长青之前预计的一样,因为与东莪和孔四贞的婚事牵引,使得海城、及周边地区的秋收非常顺利。

特别是番薯,经过了这一年的辛苦劳作,说是大丰收都不为过,周边地区但凡是种植番薯的家庭,就算是再差的也能有五六两、七八两银子进账。

这还不算家里屯下的至少千把斤米面粮食。

军粮的囤积上更是喜人。

海城、垦利岛、曹妃甸、白沙岛、养马岛、芝罘岛等数十个模范军军粮仓储重地,目前累积囤积的军粮已经足够模范军支撑两年有余。

这还不算李幼薇她们的面粉厂、酒厂,政事署的几大官方仓储,包括海城及周边地区各大粮商们的存货。

这也用事实来证明,小冰河时期就算可怕,却并非是人力不能战胜。

只要没有兵灾,没有恐怖的苛捐杂税,官方再加以引导和支持,市场保证稳定,汉民族老百姓的创造力,简直是无穷无尽的。

然而事物总是相对的。

有喜就会有忧。

就在海城丰收后不久,徐长青正紧锣密鼓筹备战事的时候,江南传来消息,今年,国库的岁入出现了麻烦,江南地区极有可能会出现粮荒。

最直接的体现便是秋收后不久,江南粮价便开始大幅度上涨,现在已经涨了五成还多。

主要原因并不复杂,说起来,跟徐长青还有很大关系。

因为徐长青年前在南京时与郑茶姑的筹谋,让诸多敏锐的江南大豪商、大地主捕捉到,徐长青似乎是支持开海的。

所以今春开始,他们便互相奔走,持续加大了对经济作物的种植力度,荒废了主粮的种植。

“我@#¥%!!”

一听到这个消息,徐长青将他很喜欢的一套郑茶姑送的官窑茶具都砸了个稀巴烂,直恨不得要活活吃人。

但他们这么搞,便是徐长青一时也不好怎么他们。

地究竟是他们的,他们想在他们的地里种些什么,徐长青和朝廷都无法左右太多。

也无怪乎,便是嘉靖爷当年都得缩着脖子了,跟这帮江南大地主讲什么都是瞎扯,想要改变,只有一个办法,要牵住他们的鼻子。

这一来,海城对江南放粮已经是不可避免,纵然其中可以赚不少银子,但这银子徐长青是真的不想赚。

唯一庆幸的是,湖广南部,广东地区,包括广西一部分地区,今年的收成都还算不错,徐长青不用动用太多海城的粮食储备。

而且,一官大哥还是很给力的。

他已经在南洋放出消息,大明这边缺粮,想来一两月之内,南洋也会有不少粮食涌入大明,他本身也已经派人去南洋收粮。

当然,一官大哥也有他的条件,想将泉州重新开市。

对于这些纷杂,便是徐长青都止不住的疲惫,索性直接交给朝廷。

一官大哥想开市可以,但是,却不能让他占据太大的主导权,否则,徐长青和朝廷都不会安稳。

这里面的额度就让他们自己去争吧。

这么多双眼睛都在看着,徐长青也想好好看看,谁,谁还敢在这种时候顶风作案!

……

处理完这些纷杂,徐长青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到军务上。

此时,济州岛‘白狼团’的战力已经初步成型,差不多有了六七千人的规模,跟大清国走正面肯定还不够,但他们已经被扣上了‘海匪’的帽子,搞些小动作,条件已经成熟。

川蜀那边,献贼和吴三桂虽都是保持了很强的克制力,但不论张献忠还是吴三桂必定是都明白,他们之间的一战,已经是不可避免,只需等待一个时机的出现。

道理很简单。

吴三桂是有壮志雄心的,他想要真正立起来,秦川,包括河间显然都不行,只能作为支撑,而不能成为根基。

往西北发展倒是可以,但西北又怎能跟肥沃的蜀地相比?

所以,只有打下蜀地,灭了张献忠,占据巴蜀的肥美,坐拥天险,吴三桂的腰板才能真正的挺起来。

张献忠自是也明白这一点,他只会比大清国还要更警惕吴三桂。

至于大清国这边,多尔衮等人也很明白,相持才是对他们最有利的结果,大清国在当下,已经经不起什么大波折了。

这也就导致,诸多核心,又汇聚到模范军和徐长青身上。

一旦徐长青和模范军再有动作,针对大清国,战事再起,势必将整个撬动整个天下的平衡。

当然,结果自也是有喜有忧。

倘若大清国能灭了徐长青和模范军,这一切的烦恼,自是不复存在。

但反之,大清国如果在与模范军的交战中有大损失,那,很多东西就都不好说了。

此时的天下,看似颇为平静,实则早已经暗流汹涌,牵一发而动全身!

稍有不慎,脆弱的天平将直接被打破!

而这一切的核心,便是模范军!

……

海城,侯府内书房。

徐长青已经在内书房内思虑了好几天,却迟迟没有决断。

模范军此时看似强大,各方面开战的时机都已经成熟,但却也正因为如此徐长青才更为的谨慎。

这一战不开则已,一开,那种影响力将是无以复加的。

万一模范军在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即便徐长青是穿越者,即便徐长青底子很厚实,却也极有可能再无法挽回。

这也让徐长青不得不慎重。

须知,不论是吴三桂,张献忠,李自成,还是罗汝才,贺一龙,包括白广恩,孔有德等人,都他娘的是一头头饿狼。

更别说还有隐藏在水面下的祖家等势力。

别看祖家现在扑街,像是没有了什么底子,但祖家的核心子弟,在大清国都有要职,且多半都有实权。

加之他们数代人形成的影响力,手底下佃户又很多,振臂一挥之下,依然是强而有力的一流军事集团。

这也导致徐长青迟迟吃不准到底在何处开战。

按照之前徐长青的部署,战场自然是在高丽更为合适。

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若是在高丽爆发大战,纵然要增加一些运输和人力成本,但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退一万步说,即便最终模范军在高丽打输了,依然不会伤及核心,稍稍缓缓便能东山再起。

但这玩意儿徐长青能看明白,多尔衮等人又岂能看不明白?

最怕的事情是,倘若模范军提前在高丽布局,但清军却不上套,后果就有点严峻了。

所以这个‘上策’只是最理想的状态。

这究竟是直关国祚之战,怎么小心都是不为过的。

剩下的便只有两条线。

一条是走大沽口这边,利用模范军庞大的船队,不仅能保证运输力,也能打得起对峙消耗,是为中策。

但这中策最尴尬的地方就在于,暂时‘师出无名’。

而且即便模范军打下了大沽口,乃至打下了天津卫,目前的状态下也很难对京师产生威胁。

下策则是兵临中原一线。

好处是可以犁清中原这数年来混乱的现状,加大大明对中原地区的影响力和威慑力。

坏处却也显而易见。

恐怕也正是清军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一旦模范军兵临中原,就算模范军粮饷、后勤全都无忧,但敌人却不会再是真满洲为主,而是孔有德、白广恩、唐通、刘良佐、包括吴三桂等汉军旗的汉人奴才们。

“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徐长青点燃了一袋烟,任由烟雾将自己缭绕遮蔽,眼神略有迷茫的看向巨大的地图与沙盘,还是迟迟下不定决断。

说到底。

模范军,包括大明,即便已经翻盘的先兆,但掌控力究竟还不够强,还不足以形成碾压局,上不了大清国的高地。

特别是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等满蒙王族核心也意识到了,他们已经处于被大明压制的状态,只会小心小心再小心,很难再给模范军歼灭他们满蒙八旗主力的机会。

而徐长青在川蜀和高丽的布局,此时又还太过稚嫩,还需要很多成长空间,挑不起这个大梁来。

正当徐长青烦躁的来回踱步时,外边忽然传来亲兵急急的禀报:“报——高丽八百里加急!高丽王上李倧已于前日夜间暴毙身亡……”

“嗯?”

徐长青登时一个机灵,一下子抓到了什么。

(本章完)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粥天下周天子现代武器进大宋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狙击王大唐之国舅纵横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澶渊风云录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征服者在清朝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是,陛下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沧桑百年第一部史上最贪崇祯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晚唐驸马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霍先生,婚姻无效!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混在皇宫假太监醉僧怀素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尘途雕弓落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逆天皇途最后一个道士Ⅱ小小领主不好惹!惹急眼了争天下战国野心家迪迦之重生怪兽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