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回答这个问题前,也曾考虑过郕王的态度。
郕王让成敬来问话,恐怕也有几分认同徐珵的说辞,想找胡中师徒再确认一下天象之说是否准确。
但许惇等人试探的时候,成敬却一通怒斥,俨然是不想让他们揣摩郕王朱祁钰的想法,再结合薛瑞对成敬为人的了解,他才敢旗帜鲜明的表示反对。
现在看来,成敬果然没让他失望。
有了这个解决办法,成敬十分高兴,又继续问道:“既然徐侍讲推断不准,可荧惑犯紫微垣的天象却是实际发生了,既不应在京城,那会应在何处?”
听了这个问题,许惇等人都有些无语,薛瑞刚入监一个月,连最基础的东西都没学完,让他回答这个问题,不是无稽之谈吗?
高冕对薛瑞最熟悉,正要上前说明这点,却见薛瑞一拱手:“回公公的话,学生认为,此天象当应在东南!”
“东南?”
成敬愕然。
许惇几人面色大变。
占卜天象,是钦天监头等大事,岂能让他一个毛头小子乱说,出了差错可是会要命的!
若遇到这种情况,就连胡中也只敢给个模棱两可的说法,不敢把话说的太满。
可成敬随口一问,薛瑞却说会应在东南,这不是变着法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许惇见薛瑞还要开口,忙对旁边书吏道:“还不将他拖出去!”
书吏知道事情严重性,连忙将薛瑞往外拉。
薛瑞哪肯错过这个表现的机会,大呼道:“成公公,准确的说,这天象会应在广东,还望朝廷早做打……”
话没说完,就被书吏捂住了嘴巴。
许惇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对成敬告罪道:“成公公,切勿听薛瑞妄言,他入监刚一个月,连最简单的东西都没学会,这最为玄妙的天象占候之术,就更不可能会了,还望公公明鉴!”
成敬回过神来,听了许惇解释,不由点了点头。
他刚才还在思考薛瑞这推断的可能性,现在听说这小子是在信口胡诌,便也没当回事。
不过,这天象应在何处,却是绕不过去的问题,因而说道:“既然薛瑞的说辞不可信,那诸位大人给咱家一个可信的说法吧。”
既然不迁都,那就有许多说辞了。
许惇等人商量了一下,就对成敬道:“公公,荧惑犯帝座,这荧惑便指的是瓦剌太师也先,紫微便指的是当今陛下,预示着也先有不臣之心,恐会冒犯今上天威,上天才以天象示警。”
“这么说倒也有理。”
成敬感觉这说辞应该能说服朝臣。
徐珵所言,是将荧惑扩大到整个瓦剌,而紫微垣自然指的就是国都,荧惑掩犯紫微垣,就意味着国都内将有兵戈之祸,只有迁都方能避祸。
而许惇等人的解释,是将荧惑和紫微具体到个人,即也先有不臣之心,将会冒犯皇帝朱祁镇,这样便不会牵扯到国都安危。
说白了,这天象预示,其实就是看钦天监官怎么编,你编的要合理,还要不出差错,实在不行,就给个模棱两可的说法,以后出了差错,也怪不到你的头上,这跟街头的算命先生用的伎俩一般无二。
胡中能做这么多年的五官保章正,就是因为他精于此道,在天象占卜上很少出差错。
得到满意的答案,成敬便离开钦天监,回宫复命。
被拖走的薛瑞重获自由,随后便被许惇等人说教了一通,叮嘱他日后不能再信口开河。
如今,众官已经看清形式,监正彭得清失踪,就算安然回来,可没了后台靠山,恐怕钦天监也轮不到他做主了。
等薛元皓出狱,以他如今的名望,混个小官当当轻而易举,到时候大家都是同僚,自然就没必要为难薛瑞,先前的事也就此作罢。
等众官员走后,薛瑞不由气恼,低声骂道:“为了帮我爹捞点名声,我容易么我,竟然说我信口胡诌,我信你姥姥个腿!”
……
却说成敬回了宫里,早朝已经散了。
朝中文武官员,正在廊下吃光禄寺准备的午膳。
提到这个,就不得不说一下京城四大不靠。
哪四大?
便是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
别看是给朝中高官吃的,可光禄寺提供的饭菜味道却很一般,甚至连普通人家厨娘做的都不如。
文武官员们争论了一早上,腹中已经饥肠辘辘,对于凉了大半的饭菜,也只能将就着对付一口。
吃着吃着,东面走廊下的官员们突然喧哗起来,似乎很是激动。
坐在远处的徐珵抬起头,朝那群官员看去。
不出所料,其中几人他很熟悉,正是今日早朝时反对迁都的官员,其中就有兵部左侍郎于谦。
“哼,任你们巧舌如簧,我只需抓着天象之说,便能让尔等束手无策!”
徐珵心中得意至极。
翰林院是清苦之地,想要崭露头角,不能只靠熬资历,还要时常刷存在感,这样才能简在帝心。
因此,这些年来,徐珵可谓用心良苦,搜肠刮肚为朝廷建言献策,比那些御史言官还要积极。
这次土木堡大败,让徐珵意识到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终于到了。
而他的机会,便是这迁都的建议!
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前他观测到天象时,就打算以皇甫仲和谶言成真为佐证,为迁都的提议提供可信度。
在昨日和同僚闲聊时,他无意听到了薛元皓告诫英国公的事情。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徐珵下值后,就去打听了一下薛元皓的背景。
不成想,薛元皓竟然是钦天监五官保章正胡中的关门弟子!
别人不知道胡中也就罢了,他这个喜欢专研天象的业余爱好者,自然对专司天象占候的胡中如雷贯耳,早就想要与其进行学术交流。
只是因身份所限,他不好和胡中这等钦天监官接触,只能作罢。
徐珵心中暗想,薛元皓去英国公府,十有八九是胡中窥探到了天机,所以才授意弟子去劝告英国公。
既然这样的话,皇甫仲和跟胡中这两个天文界的泰斗都证实了天象预示的可信度,那自己借助他们俩的成功事例佐证自己的观点,岂不是更有可信度?
可惜,他想法很不错,可现实却有点残酷。
迎接他的,不再是以玄学对玄学,而是不对称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