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金幼孜,名善,以字行,号退庵,徘山村人。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讲授《春秋》。迁右谕德兼侍讲,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与杨荣并为文渊阁大学士,随明成祖朱棣历次北征,据马鞍立记山川地形。明仁宗即位后,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旋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

金幼孜,出生于江西新淦,生而聪颖,“秀拔不群”,自幼即刻苦于学,其父雪崖先生奇之。长大后,闻清江县着名的学者聂铉归乡,任庐陵教谕,拜其为师,从聂铉学习儒家经典《春秋》。学成后,入新淦县学为邑庠生,与练子宁同学,二人十分友善,练子宁曾经对金幼孜说:“子异日必为良臣,我必为忠臣,无相负也。”后来练子宁确实殉死社稷,金幼孜也的确历仕累朝、位至宰辅。

幼孜赴省城南昌参加己卯科乡试,中第九名举人,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此科的考官是董伦、高逊志,幼孜列第十三名。殿试建文皇帝亲自策问,幼孜列二甲第四名,赐进士出身,金幼孜已经完成了鲤鱼跳龙门的飞跃,实现了由平民到国家储备干部的身份转变。金幼孜登第后,朝廷即授以户科给事中之职,这个官职不大,属从七品。明初仿六部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置左右给事中各一人,掌规谏、稽察之事,说白了,就是言官,碰到皇帝做错了什么事你就得勇敢地站出来批评指正,当然对于百官之言行,给事中也有权弹劾。

朱棣的靖难军在破南京城之际,翰林修撰王艮、解缙、吴溥、胡广等聚集在吴溥家中,相约要殉道死社稷,解缙陈说大义,胡广也慷慨激昂地发言,唯独王艮默默地哭泣不说话,最终也只有王艮饮毒自杀。据《明史·周是修传》记载:“初与士奇、解缙、胡靖及金幼孜、黄淮、胡俨约同死,临难,惟是修竟行其志云。”朱棣破城,解缙、杨士奇、胡广、杨荣、金幼孜等相继迎附,表示归顺,练子宁因不屈服于强权而被杀灭族,幼孜以翰林检讨之职入直文渊阁,同直者共七人,皆参掌机密、以备顾问。

金幼孜等七人入直内阁后不到一个月皆升职,幼孜为翰林院侍讲,官阶承直郎,明成祖赐予幼孜象笏、幞头与二品织金衣等物。当时仁宗还是皇太子,成祖命翰林院官员为太子讲解儒经,才子解缙讲《尚书》、杨士奇讲《易经》、胡广讲解《诗经》,幼孜则负责《春秋》的解说与教授,幼孜遂承命作《春秋要旨》三卷。宣宗为皇长孙,成祖又命翰林院近侍官员辅导宣宗读书,幼孜参与其中,成为宣宗的老师。

朱棣率军队亲征北方的蒙古鞑靼部落,金幼孜、胡广、杨荣随行出征,朱棣非常赞赏幼孜的文才,每经要地,就让金幼孜记录其山川地形。当时正值初春,天寒地冻,风雪刺骨,成祖对于金幼孜等来自南方的文臣甚为关怀,大军到达兴和的时候,成祖单独召见了胡广,告诉他脚受冻的时候不要立即去烤火取暖,慢慢行走脚自然会暖和了,接着又问道:“金幼孜在哪?他的脚不会冻伤了吧?”

朱棣不仅很欣赏幼孜的文采,而且对幼孜本人也极为爱重,两人话很投机,据金幼孜自己的记述,每晚明成祖都要和他在营帐里深谈到夜半二、三更,足见幼孜受宠信之程度。大军从凌霄峰出发,由于行军速度较快,幼孜、胡广、杨荣三人没有来得及跟上明成祖的车驾,迷路失陷于山谷中,经过艰难跋涉才在第二天的早晨到达大营,幼孜三人去拜见成祖,成祖见到三人后喜出望外,问:“你们怎么才来?”三人答以迷失方向之由,成祖听后大笑,说:“你们也累了,就早点回去休息吧。”幼孜三人出,遇见兵部尚书方宾,方宾告诉他们说昨日皇上在途中多次召见你们三个人,久久不见人来,就知道你们肯定是迷路了,很是担忧一共派了三十人四处寻找你们的踪迹,早晨又增派了十余人前去,不曾想你们自己回来了。幼孜听后甚为感动,他在《北征前录》中说道:“幼孜自惟以一介书生,荷蒙圣上眷顾,顷刻不忘,天地之德,将何以为报。”真情地流露出对成祖的知遇之恩,和念念不忘的感激之情。

由于朱棣想要掩盖自己篡夺皇位的事实与罪名,对于建文年间已经修好的史书《太祖实录》中不利于自己的言论甚为不满,遂诏儒臣重新修撰一部为自己正名的史书,金幼孜参与撰修。朱棣亲征蒙古瓦剌部,幼孜与胡广、杨荣皆随从出征,幼孜撰有《北征后录》一卷,回京后,成祖命金幼孜、胡广、杨荣等文臣纂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次年书成,赏赐甚厚。

朱棣率军从北京出发,亲征蒙古阿鲁台部,是为第三次北征,幼孜随行,由于深入蒙古腹地,军士疲惫、后勤难以跟进,加上离敌军大本营尚远,幼孜遂与杨荣上疏言利害,成祖从之,遂下诏班师。七月,成祖再次亲征蒙古阿鲁台部,幼孜从,途中侦知阿鲁台为瓦剌所败,大军驻师不进,十月,也先土干投降,成祖封其为忠勇王,赐名金忠,十一月,班师回京。鞑靼部进犯明朝边关,明成祖组织第五次北征,一代英主朱棣想不到自己的生命,将在这次征伐途中终结,再没能回到北京的紫禁城,而随行的金幼孜也想不到自己,会在这次北征途中发挥决定这个帝国未来命运的作用。

这一次出师进行的并不顺利,据《明史·杨荣传》记载:“当是时,帝凡五出塞,士卒饥冻,馈运不继,死亡十二三,大军抵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成祖很是惶惑,召集群臣询问进退之策,群臣皆惧罪,唯唯不敢言,只有金幼孜一人劝谏说不宜孤军深入,成祖不听。大军到达开平的时候,成祖做了一个梦,说一个神仙反复和自己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不知何意,便以之问杨荣与幼孜,杨荣和金幼孜答道:“陛下北征之举,目的在于除暴安民,但是大漠自然环境恶劣,若孤军深入,恐有丧师之危险,愿陛下留心。”成祖听后认为二人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命二人草诏班师,并宣谕诸部。

还师至榆木川时,朱棣驾崩,年六十五,随行太监马云不知所措,秘密地与阁臣杨荣、金幼孜商议处置之策。杨、金二人认为六军在外,离京师尚远,应该封锁皇帝驾崩的消息,之后又熔锡为棺,以礼装殓成祖之遗体,放在御车中。为掩人耳目,二人还做到了“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有人建议以他事之名书写一道敕令,将皇帝驾崩的消息告诉留守北京的皇太子,杨、金二人反对说:“先帝在世时诏令称‘敕’,如今皇上已经驾崩了如何称‘敕’,如此是为诈,罪不小。”众人皆点头称是,二人遂草拟遗诏,令皇太子朱高炽继皇帝位。

杨荣与御马监少监海寿先行回京,驰报皇太子成祖晏驾之事,金幼孜则在后负责护送成祖梓宫回京。八月甲辰,杨荣到达京师,皇太子朱高炽派自己的儿子皇太孙朱瞻基,前往开平奉迎成祖梓宫,己酉,皇太孙至军中,始发丧。民间盛传金幼孜“七日为君”的故事,大致说金幼孜护送成祖梓宫回京途中一切诏令皆出自幼孜之手,代行皇帝之权,距杨荣到达京师之日刚好七天,故曰“七日为君”。然《明史》中说杨荣在七月壬辰开始出发回京,在八月甲辰抵达北京,以此推算,其间有12天,不止7日,故此事虽有之,然时间不确。

太子朱高炽即皇帝位,是为仁宗,仁宗对于永乐朝内阁旧臣,尤其是当过自己老师的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等人更加倚任,皆委以重用。幼孜进官户部右侍郎,仍兼文渊阁大学士、翰林学士之职。宣宗被立为皇太子,群臣加恩,幼孜拜资善大夫、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礼遇甚厚。

仁宗命金幼孜、杨荣、杨士奇三人,在北京承天门外一起审理囚犯,并给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下诏,规定以后审判重要案犯必须要金幼孜、杨荣、杨士奇三位内阁大学士参加。仁宗在西角门召见廷臣,颁赐制诰,并对金幼孜、杨荣、杨士奇三人说:“三位爱卿和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都是先帝信赖的重臣,朕也要依靠你们治理好天下,朕曾经听闻以前的君王不喜欢大臣的直言劝谏,即使是自己的亲信之臣,也害怕皇帝的威严,一味顺从皇帝的旨意和脸色,常常保持沉默以自保。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杜口。朕与卿等应该引以为戒啊。”遂赐金幼孜、杨荣、杨士奇、蹇义、夏原吉五人银章各一枚,上面刻有“绳愆纠缪”四字,意思是如果皇帝或者朝政有什么过失,他们五人可以凭此上述直谏,不受阻碍。仁宗在五人的诰词后加上了两句话——“勿谓崇高而难入,勿以有所从违而或怠”,鼓励他们直言,幼孜等人见仁宗如此信任倚重,皆顿首称谢。

金幼孜由于自从考中进士在京师为官,25年来从未回过家乡,思乡念亲之情可想而知,故金幼孜上奏仁宗说母亲罗氏年老、自己又长年未回,甚是想念,望皇上体谅臣子之心,准其归乡看望母亲。仁宗表示很理解,同意其回乡省母,并给以兵部勘合,可以享受沿途驿站的招待,在金幼孜之前,朝中大臣没有请假归乡看望亲人的先例,至此皇帝下诏,规定若三年以上未与至亲相见的,可以告假归省。金幼孜回家后不久,生母罗氏便去世了,幼孜遂留在培山老家处理母亲的丧事,宣宗皇帝即位后,下诏起用,恢复原官,又命幼孜担任总裁官,负责纂修成祖、仁宗两朝实录。

宣宗命幼孜持节前往宁夏,册封庆王府中安化郡王和真宁郡王的王妃,幼孜所到之处,详细询问兵士、百姓之疾苦,一一记录下来,回朝后上奏皇帝,宣宗皆听从接纳。永乐、洪熙两朝实录修成,皇帝颁赐幼孜白金鞍马、金织袭衣等物,并赐宴于中府。幼孜跟随宣宗巡视边关,经过鸡鸣山时,宣宗说道:“唐太宗恃其英武征辽,尝过此山。”幼孜对曰:“太宗寻悔此役,故建悯忠阁。”宣宗又说:“此山崩于元顺帝时,为元亡征。”幼孜再对:“顺帝亡国之主,是山不崩,国亦必亡。”

年过花甲的金幼孜患疾,宣宗命御医前往金幼孜家中诊断,幼孜病情恶化,同僚好友杨荣、杨士奇前往其家看望,幼孜病重之时仍废私念公,说道:“死无足惜,但愧无以报朝廷、益生民。”家人请求幼孜上书祈恩于子,幼孜正色说道:“此君子所耻也。”说完,幼孜便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四岁。

金幼孜有五子:长昭伯,娶吉水县周岐凤之女为妻;次武伯、坚伯、文伯、寿伯;女五,皆有归。对于幼孜之遗文,其子昭伯辑为十卷,编为《金文靖集》,于成化年间付梓出版。另外,幼孜还撰有《北征前、后二录》各一卷。

金幼孜为人比较内向,在内阁七人中最为静默,历事三朝皆为亲信之臣,宠遇不衰,然幼孜深知为人为臣要谦卑的道理,故其一生“不伐善”、“不骛名”,“眷遇虽隆而自处益谦”,还把自己生活起居之所取名为“退庵”,以表其心志。幼孜处理公务时勤恳踏实,与同僚相处皆能谦让,学问渊博,所作之文类其德性,故四方求文之人极多,世人每得幼孜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皆视若珍宝。

明初文学创作以“台阁体”为宗,而幼孜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金幼孜还擅长楷书、行书,书法造诣亦颇好,幼孜还曾经担任过一次会试考官、四次廷试读卷官。观其一生,清明自守,未尝以片语涉乱。既卒,自王侯公卿以下百官都前往哭吊,皆有“丧善人之叹”。同僚密友杨荣作神道碑铭,杨士奇作墓志铭。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沧桑百年第一部尘途雕弓落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最后一个道士Ⅱ战国野心家迪迦之重生怪兽春秋鲁国风云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兵锋王座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秦昊是什么小说夜君太子镇西王:天下霸业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大唐扫把星牧纨修仙者降临,我开启了仙秦重工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他能气死周瑜,你管这叫莽夫?游行在古代我是大明瓦罐鸡从唐开始的克苏鲁三国突将扼元汉末少帝钢刀连皇权王座神医傻妃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谍云重重大唐闲散王爷枪械主宰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