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蒂是接受咲夜的命令来跟踪的,但早在来圣地之前,咲夜就告诉过凯蒂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这就是咲夜的风格,不会让手下去执行什么都不知道的任务,这会严重制约手下的发挥,她并不严苛手下的人用什么方式来完成任务,只要最终能完成就好。
如果换成摩羯座,那绝不会多透露一丁点不必要的讯息给手下人,这大概是她搞情报工作,习惯性保密的缘故。
话归正题,凯蒂很清楚自己潜入大教堂,跟踪眼前这个大叔的目的就是为了教会的启示录,她心里也是很好奇启示录长什么模样的。
而麦尔肯的目标当然也是启示录,但他并非觊觎教会的启示录,而是阿尔文和摩尔同时交给他的嘱托。
这两位一向看不瞬间,互相竞争的大主教,麦尔肯还是第一次见到他们合作呢。
真是因为如此,麦尔肯才决心完成这个艰难的嘱托,就算死亡也在所不辞,这关系到教会的传承与未来。
穿过无人的大堂与回廊,麦尔肯快步进到大教堂的最深处,来到一扇大门面前,大门上雕刻着两个神情肃穆的天使,明明只是雕像,却如同真人一般散发出令人敬畏的气势。
麦尔肯恭敬的朝两个天使雕像行礼,然后才掏出阿尔文交付给他的钥匙,塞进大门的锁孔中扭动。
伴随着一阵阵清脆的齿轮机括的运转声,大门缓慢的朝两侧打开。
随着大门的打开,门上的天使雕像竟然也跟着动了起来,背后的光翅和手臂都开始放下,眼帘下垂,仿佛在迎接进入者一般。
麦尔肯快步走了进去,随后大门竟然又开始缓慢的闭合。
凯蒂紧跟过来,趁着大门还没完全关闭时溜进去,但她忽然有个错觉,那两个正在恢复肃穆的天使雕像,似乎在盯着她看。
大门内是通往地下的幽深台阶,但并不昏暗,墙壁上都镶嵌了提供照明的宝石。
每隔一段距离,墙壁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壁画,上面要么是圣经中记载的神话传说,要么就是教会早期开拓时的一些传奇事迹。
这个神圣的地方只有大主教以上级别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并且不是每个大主教都随意进入的,就连掌管钥匙的阿尔文,如非必要也绝不会轻易踏足这里。
麦尔肯从生下来就是圣地的人,加入教会至今四十余年,进入这个地方的次数也没有超过五次。
没想到唯一一次单独进入,是来敢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的。
他没心情观摩周围由大师手笔雕琢的壁画,快步沿着台阶往下深入,足足下了上千个台阶,眼前才豁然开朗,出现一个看不清边界的地下教堂。
这个地下教堂与地上的大教堂几乎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地下教堂内所有雕像和壁画都是完美复刻上面的大教堂,唯一不同的就是,所有东西都是完全相反的。
除了石柱上安放着百年不熄的火盆提供照明外,整个地下教堂的边界都伸延在黑暗中,看不清这个地方到底有多么宽广。
麦尔肯每次来到这个地方,都是跟随教皇进来庄严的朝圣,自然没机会探究这里的一切。
可惜现在单独一个人也没时间了,他径直走向地下大教堂的正中间。
在主仁慈而庄严的雕像下,一张长方形的铺着纯红色丝绸的石桌上,放着一件东西。
那是一本不知道用什么材质制造的书,稍微有点像石头,但颜色更加深沉一些。
书好像被人拆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安安静静的躺在石桌上。
看到这本书,麦尔肯的呼吸都下意识放轻,脚步停顿在上百米外,不敢再前进一步。
这半本书就是教会的根基和传承,该隐想要夺取的至宝——启示录。
启示录也是教会的旧圣经,曾经先知从上面解读出主的思想与道路,指引教会前进。
自从先知故去后,历代教会的人杰们穷尽心血,才结合先知的解读编写出新圣经。
旧圣经启示录因此束之高阁,但它的地位和作用却无与伦比。
历代教皇继承者都需要进入地下教堂,解读启示录上的神文,只有解读出一部分神文,才能获得启示录的承认,成为新一任教皇,并且解读出来的神文也将成为新任教皇的专属神言,其他大主教虽然也能够学习,但几乎都是事倍功半。
而大主教们,有机会的话可以在教皇的带领下,进入地下大教堂对启示录朝圣,感悟,加深对自身的修行。
另外,启示录还拥有沟通天国,领悟主在上面显现的旨意,某时候还能对某些大事将要发生的预知。
原本像圣地即将失陷这种大事,启示录应该有预知才对,可惜凯顿六世重病卧床许久,除了他其他人都没资格和理由进入地下教堂,自然也看不见启示录的预知。
启示录无论是历史地位还是实际作用,都可以说是教会的至宝,唯一的根基,自然不能被该隐夺走。
麦尔肯此次前来地下教堂的目的,就是偷偷将启示录带走,哪怕凯顿六世落败了,启示录也不能落入到该隐手中。
此时麦尔肯还不知道凯顿六世已经去世,如果知道的话,只怕会更加坚定把启示录带走的决心。
但此时面对启示录,麦尔肯却踟蹰不前,脸上露出犹豫不决的表情,不敢再靠近一步。
他不敢靠近是因为启示录的另外一项威能——任何靠近启示录的人,都会被启示录引发心中的原罪,让原罪占据身心,变成一个堕落的罪人。
只有消除掉心中所有原罪,完美无缺的圣人,才能不受到启示录的影响。
原罪说得高大上,其实就是人们心中常见的负面情绪,比如傲慢,嫉妒,贪婪,色欲等等。
这是每个人从生下来就都有的,否则不足以称为人,这也是教会为何宣称世人从诞生下来就有原罪的原因。
麦尔肯虽然是个虔诚的信徒,虽然无法做到像凯顿六世一样,但也谨守大部分教会的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