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是这样的悲催,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种动植物从地球上消失,它们曾经鲜活的身影只能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许多物种甚至还没来得及被人们发现和认识,就已经悄然离去。曾经广袤无垠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萎缩,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荒漠和干涸的土地。海洋中的珊瑚礁也因为海水温度升高和酸化等问题而大面积死亡,原本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逐渐变得黯淡无光。
数据是如此的惊悚,过去50年(1970—2020年),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锐减了73%,其中,拉丁美洲的平均种群数量下降幅度最大,达到恐怖的95%,野生陆地哺乳动物的生物量下降了90%,更令人忧心的是,15%的鸟类、40%的鱼类、75%的野生物种正面临灭绝威胁。
目前,有100万个自然物种面临灭绝危险。有识之士保守预测,“第六次大规模物种灭绝”可能发生于2100年。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不错,就是第六次!
妇孺皆晓,地球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在其漫长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已然历经了五次惊心动魄、令人咋舌的物种大灭绝事件!
每一次这样的浩劫降临,都宛如一场可怕的噩梦,致使整科、整目乃至整纲的生物在转瞬之间便如流星般从地球上集体销声匿迹。
其中,离我们最为接近的那一次物种大灭绝事件约发生于 6500 万年前。
那时候,一颗天外飞来的小行星犹如死神手中无情的镰刀一般,以雷霆万钧之势猛烈地撞击到了地球之上。
刹那间,天崩地裂,山呼海啸,无尽的烟尘遮天蔽日,熊熊烈火席卷全球。
这场惊天动地的灾难彻底终结了曾经称霸陆地长达一亿多年之久的恐龙王朝,将它们从地球霸主的宝座上狠狠地拽落下来,永远地掩埋在了岁月的尘埃之下,沦为骨殖化石让人类瞻仰,悲催之至,“杯具”之极。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世界自然基金会警告,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仍在不断恶化,生态系统韧性持续减弱,面临无法逆转的临界点,对人类命运构成重大威胁。
诚然,地球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好处早已达成共识,并没有对这些地球生活伙伴的惨状不管不顾,视而不见,采取了一系列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其中,最睿智、最高效的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路人皆知,自然保护区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对保护野生动植物极为有利。
同时,那片被精心呵护着的自然保护区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缓缓地展现在人们眼前。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繁茂的森林郁郁葱葱,清澈见底的溪流潺潺流淌,仿佛大自然亲手谱写的一首美妙乐章。当人们踏入这片净土时,会情不自禁地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心境也随之变得无比开阔与宁静,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瞬间烟消云散。
而保持良好的情绪更是如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能够穿透心灵的阴霾,让人焕发出无限的活力与激情。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轻轻一转,便能开启通往幸福与成功的大门。当我们心怀喜悦,眼中所见皆为美好;当我们充满希望,脚下所行皆是坦途。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仅让我们自身精神抖擞,更点燃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创造的渴望之火。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科技创新,都离不开这份源自内心深处的热情与动力。
正因如此,自然保护区成为了人类与动植物共同的乐园——一个和谐共生、互惠互利的人间“天堂”。
在这里,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感受生命的奇迹与伟大;动物们则能自由自在地栖息繁衍,遵循着它们与生俱来的生存法则;植物们亦能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三者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共同构建起一个平衡稳定且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
这个美丽的“天堂”不仅给予了我们视觉上的盛宴,更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让我们在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因此,早在1872年就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忧爱思国家公园 —- 黄石公园,从此,自然保护区在世界各地应运而生,卡特迈、缅北胡康谷、塞伦盖蒂、纽西兰峡湾、格陵兰……各类自然保护区如雨后的春笋层出不穷,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并成为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之一,迄今为止,数量已经达到5000个之多,纳入最高保护级别“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的700个。
被誉为“世界自然保护模范”的中夏自然不甘落后,也在1956年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随后一发不可收拾,已经建立了以长白山、卧龙、高黎贡山、西双版纳、九寨沟、神农架……为首的2200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列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成就不可谓不卓着。
毋庸置疑,这些自然保护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人类的保护工作,动物灭绝速度会加快3倍不止。
身负着“构建和谐世界、打造美丽地球”这一伟大使命的赵宇以及他所创建的盘古公司,毫无疑问应当为地球上那些珍贵而脆弱的自然保护区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于是乎,财力雄厚得令人惊叹的“炎黄基金”旗下的炎黄自然保护基金顺势而生!
这个基金出手极其阔绰,竟然每年豪气地资助整整十万亿中夏币!如此巨额的投入,直接使得全球范围内自然保护区捉襟见肘的维护经费如同火箭般飙升,瞬间翻了足足五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