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德阳殿。
许久未上早朝的汉灵帝刘宏难得早早来了,精神焕发,满脸红光,张让侍候左右,于金殿主持廷议。
文武将官三呼万岁之后,才各归两班,太傅袁隗率先出班拜叩道:“陛下,老臣有本上奏!”
“太傅所奏何事?”
袁隗顿声道:“陛下,幽州刺史刘虞传来急报,说是辽东太守刘义,右北平太守公孙瓒狼狈为奸,已然将辽西太守公孙度斩杀,辽西郡已被公孙瓒据为己有。”
刘宏厉声喝道:“大胆,擅杀地方郡守,其罪当诛,阿父,此事为何不见上报!”
刘宏口中的阿父正是张让,想来这个皇帝也是一个千古奇葩,将一个阉人奉为阿父,若是刘邦泉下有知,当被气活过来。
张让尖着公鸭嗓子回道:“陛下,太傅大人所言怕是不全,倒不如让大将军上奏此事!”
“哦?”
刘宏惊疑的看了一眼大将军何进。
何进立马出班禀道:“陛下,数月前,右北平太守公孙瓒,辽东太守刘义联名上书,说是辽西太守公孙度心怀不轨,假借辽西乌桓人之手,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郡内囤积了大量粮草,招兵买马,早有不臣之心。”
“太傅,可有此事?”
袁隗身形一顿,这大将军何进最近怎么胳膊肘老是往张让这一边倒呢,难道也迷失了心智。
事实上,在李积进献五箱珠宝钱财之后,何进已然将刘义视为心腹,不就是一个小小的辽西太守嘛,死有余辜,何进可不想因为这件小事,失去了刘义这个招财树。
袁隗也是人老为精,悄然理会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不由回道:“老臣也是听幽州刺史刘虞上书所言,其中缘由,想必大将军早已彻查清楚。”
反正死无对证,袁隗犯不着为了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来做无用功,而刘虞,当然要来充当这个幕后人,这惹火烧身的事,他袁隗也不会傻着去承担。
可怜刘虞此番又被坑了,身为一州刺史,其中诸事不顺,也只能受着。
这也是以后刘焉为何要极力维护刺史变州牧。
刺史和州牧虽各个朝代皆有不同,但是在汉朝,这两者可是区分的很明了。
第一,职权不同,汉朝时州牧负责地方行政工作的一切大小事务,刺史只是负责巡查地方官员,起到监督作用。
第二,设立背景不同,设立刺史是为了实现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控制,便于管理;州牧主要是为了各州自己招募兵勇,守备城池。
第三,控制力度不同,汉朝时州牧不仅实现了对行政事务的统管,还掌握了地方军队权力,实际算得上是割据一方的诸侯,中央对地方维持微弱的控制;刺史则加强了地方控制,实现了中央集权。
这一来二去,此事便变得有头无尾了,并且,刘义和公孙瓒不但没有过错,还有功。
何进对着车骑将军何苗一使眼色,车骑将军何苗会意,出班跪倒丹墀,奏道:“陛下,辽西太守公孙度心怀不轨,反叛之心,昭然若揭,此番乃是死有余辜,不足为惜,倒是辽东太守刘义快马来报,说是东部鲜卑有进犯辽东之意图,欲率部出征大漠,北逐鲜卑,扬我大汉国威,替陛下开疆扩土。”
“好呀!”
汉灵帝脸色大喜,历来君王无不对开疆扩土之事看的格外重要,这可是要记入史记的丰功伟绩,死后也能含笑九泉。
“准奏!”
刘宏不假思索道。
何进拜叩道:“陛下,出兵漠北乃是国之大事,辽东兵少且粮薄,以臣之见,可令幽州刺史刘虞派遣一队精兵到刘义手下听调,同时举全州的粮草为后援,以免后顾之忧。”
这……
袁隗身子一颤,这样一来,怕是刘义以后更加目中无人,这不是养虎为患嘛,这大将军何进脑子里到底想的什么。
汉灵帝略加思索道:“准!”
“太傅,你替朕起草旨意,令下,着刘义为征北将军,继续兼领辽东太守,玄菟郡太守,统辖本部兵马出兵漠北,所应粮草由幽州刺史刘虞筹备,不得有误。”
满朝文武皆闻色变,这四征将军乃是战事增设,虽不常设,当其地位可是显赫无比,位列武将第四等。
武将第一等为大将军,上柱国:荣誉职位无特权无职权,卫将军,大都督,大司马:皆属于加官从一品官职一国只有一个。
武将第二等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虎翼将军,龙骧将军,中军将军。
武将第三等为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
武将第四等为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
袁隗沉声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刘义此子身世不明,且为地方郡守,不宜把持重兵,恐后患无穷,还望陛下收回圣旨。”
“臣等附议!”
袁隗的门生和党朋,连忙附和道。
汉灵帝脸色一顿,如黑云一般,厉声呵斥道:“此事朕意已决,速速传旨下去,若是刘义讨贼无功或者失利,再革职查办。”
汉灵帝气冲冲的下了朝殿,牛脾气上头,他这个皇帝还真有几分模样了。
……
辽东襄平城。
太守府内,刘义正和李积商议出兵之事,至于洛阳朝堂上的纷争刘义自然不知。
李积缓缓道:“主公,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想打败鲜卑这个佣兵数十万的部族,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认知它。”
“嗯!”
刘义郑重其事道:“军师所言甚是。”
幽州,地处大汉帝国最北疆,治有代郡、上谷、涿郡、广阳、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乐浪、玄菟十郡外加辽东属国,州治广阳蓟县。
自秦末至汉初,匈奴横行漠北,屡寇大汉边塞,幽州首当其冲、受创最重。
汉高祖刘邦发兵三十二万北击匈奴,败于白登。
至武帝,倾全国之力重创匈奴,匈奴由盛转衰。
光武中兴,刘秀行收缩之策,放弃边镇、积蓄国力,时匈奴内讧,南匈奴入长城附汉,北匈奴被逐远遁、转战欧洲,可惜此时东汉朝廷吏治败坏、武备废驰,竟错失良机,被东胡另支鲜卑趁虚而入,尽得漠北匈奴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