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尚明别了芸儿等人,一路无精打采的溜到了御书楼,在一楼闲逛了一圈后,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发现,因此更觉无聊。
正欲离开御书馆时,忽见两个女子说笑着从大门外走了进来,俱生得仪容不俗,眉清目秀,虽无十分姿色,但都亦有动人之处。
那两个女子和尚明也算是相识,她们和尚明在同一个教室,一个名叫“施俪”的,一个名叫“黛妃”的,都是十三,四岁的模样。
施俪和黛妃是同桌,她们的座位在教室的后面,中间和尚明隔了几排。
尚明自进入梅庄学院已有两三个月,在他的印象中,施俪和黛妃在教室里一直十分安静,属于那种默默无闻的角色,因此和她们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
今天既然在御书楼遇见了施俪和黛妃,碍着在同一个教室的情面,尚明自然要上前打个招呼。
谁知施俪和黛妃猛然看到尚明朝她们迎面走来,二人竟似没看到一般,低着头,慌张着向一旁的方向去了。
“这尚明平时从未和咱们说过话,刚才他怎么突然就朝咱们走了过来,不好了~,不会发现纸条是咱们扔的吧?”施俪一面走,一面向黛妃低声嘀咕。
“当时,教室里那么混乱,肯定有人看到是咱们扔的纸条,只要稍微打听一下,就能打听出是谁扔的纸条。只是不知尚明是否已经猜透纸条上的谜底?”。
黛妃悄声回应着施俪,因担心尚明已经猜透纸条上的谜底,她的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
“从刚才的情形来看,他明显是冲着咱们来的,我料着他已经猜透了纸条上的谜底,唉~,当初都怪你顽皮,不该把纸条扔给他!”说完,黛妃又轻叹一口气。
施俪低声冷笑:“黛妃,我还不知道你的心思~,这件事和我可不相干,纸条虽然是我扔的,但上面的字可是你写的。倘若一对照笔迹,你是第一个跑不了的!”。
不等施俪把话说完,黛妃忽然把脸一红,忙打断道:“罢,罢,你快别在那里胡说,赶紧看看他走了没有?”。
施俪听说,装作无意一般,扭头朝着尚明的方向悄悄瞟了一眼,随即忙回头,她的脸已变得惊慌失色,赶紧拉着黛妃的手离开。
走了有十几步,黛妃向施俪轻声问:“刚才是怎么了,难道他追过来了?”。
“唉~,快走,快走!咱们先别在这里说话,那个呆子还在原地一直看着咱们呢!”施俪催促着。
尚明蹙眉楞在原地,刚才施俪和黛妃明显已经看到了他,却突然一转身竟往别的方向去了,似乎在刻意躲避着自己。
尚明想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其中的缘由,遂丢开不再去想,后来一径往王铭的办公室去了。杜明等人的话让尚明有些在意,他必须要为此做些什么。
当来到王铭的办公室门口,尚明却再走不动一步,脚下似坠了千斤一般,原来经过武馆比武一事,如今再见王铭,面上还是感觉有些尴尬。
“人们大都难以成行的原因就是受困于自己的胡乱猜想,正如此时此刻的自己,竟被还未发生的想象完全束缚住了手脚,此时担心王老师是什么态度于事无补,结果大不了是挨一顿训斥,身上又不会缺少什么东西,,只要等挨过了那一会儿,事情也就那样过去了”。
尚明站在门外暗暗为自己打气。
正当尚明在做思想挣扎之际,忽听屋里传来王铭的声音:“是谁在外面鬼鬼祟祟的,还不快进来!”,尚明听说,急忙满脸堆笑,一推门走了进去。
“原来是你啊,刚才鬼鬼祟祟的在干什么?“王铭忽然察觉到尚明身上的变化:“嗯~,尚明,你现在可以提炼真气了?!”。
尚明听到王铭的话,一时竟没有反应过来,挠着后脑勺向王铭问:“老师,刚才您话里的意思是,,?”。
“你现在试着调动一下真气!”王铭向尚明点点头。
尚明闻言,果然试着调动了真气,“呼~”一股真气像火苗一样在尚明的丹田中猛然窜起,似乎比以往更精纯了。
“我终于可以,,”尚明声音颤栗,话说一半忽然噎住,他的眼中似乎闪着泪光,只因强忍着没有落下来,所有的愤懑和委屈一时竟不知如何发泄出来。
见识过尚明的天赋异禀,此时又看到他恢复了真气,王铭真心替尚明感到高兴。其实王铭的心里还存了一个私意,倒要看看尚明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
王铭咳嗽一声,说道:“先不要高兴的太早,既然你已经可以提炼真气,以后训练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到那时你可不要跟我叫苦!”,
尚明见王铭说话,忙擦拭了一下眼角,躬身倾听,不料王铭此话正说在他的心坎上,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拜托王铭加强对他的训练。
“老师诚如此,弟子求之不得!”。
王铭看到尚明的表现,很是欣慰,想了一下,说道:“以你现在的水准和中年级的学员相当,要想再进一步,就要学习高年级的炼气方法,这样~,我先教你如何用兵器使用真气,你有箭法的基础,还是先从箭法上开始吧!”。
“老师,那咱们什么时候开始?”。
王铭忙摆手:“过两天,学院会对低年级学员进行几场考核,恐怕不得闲,我这里把‘混元诀’的心法誊抄了一遍,你闲暇时留心看看,等你们考试过后,再特别训练你”。
尚明双手躬身接过心法,然后细细看了一遍,心中有些诧异,这心法竟和《太学》古本中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只见心法写道:
发育之功,天地所固有也;然天地不常有其功,一气之敛,闭而成冬,风霜之撼薄,霜?之严凝,陨获摧败,生意萧然,其可谓寂寞而枯槁矣;郁极而轧,雷霆奋焉,百蛰起,群草茁,氤氲动荡于宇宙之间者,则向之风?为之也;是故藏不深则化不速,蓄不固则致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