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平整通畅,拉车的老牛一步三摇,走得四平八稳,几乎没有颠簸,放下车厢卷帘,就仿佛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影响。
此时此刻,李曜两耳不闻车外事,一门心思全都放在了手中的书册上。
这本书上的内容,其实就是来自穿越者前辈的遗作《时空守则》、《生存方略》、《经验备忘录》。
只因帛书为丝织物所制,加上年代久远,这三卷帛书早已变得脆弱不堪,翻阅时稍有不慎,便会对其造成损坏,是以李曜找来一本空白书册,将其全部誊抄了下来。
《时空守则》、《生存方略》、《经验备忘录》,依次讲解穿越到过去时空的人可以做什么,该如何做,做哪些事可能会有何种后果,可谓是层层递进,分工明确,而穿越者前辈用一生换来的深刻认识与经验教训,自然亦是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穿越者前辈在第一卷《时空守则》的正文内容之前,首先叙述了他穿越后的主要经历。
前辈的名字叫刘新,穿越之后则变成了一个名为哀章的人。
虽然刘新没有在文中说明他来自后世哪个时代,但生于西汉末年的哀章,却是名留史册。
原来的哀章是一名京师的太学生,几乎每次“岁试”都能在太学中名列前茅,可以说品学兼优,步入仕途指日可待。
而刘新穿越前则是一名理工大学的学生,对汉代儒学的典籍全都一窍不通。
于是,他发挥自己在后世所学的专业和爱好,凭着一双巧手,用粗陋的工具和原始的材料,制作出一些看起来既新奇又有用的东西。
然而,刘新这些自诩可以让社会生产力大幅进步的小发明,俱都被他人看作奇技『淫』巧,嗤之以鼻,以致于哀章被父母斥为不务正业。
刘新也曾尝试着专心攻读经史子集,可身为一个古文基础奇差的理科生,面对一年一度且日渐临近的“岁试”,显然临时抱佛脚已是来不及了。
岁试不过关,就会沦为太学的淘汰者。
身为一个穿越者,刘新当然不希望哀章成为一名淘汰者。
他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渴望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所以,他决定另辟蹊径,铤而走险。
时逢汉平帝在位,大汉皇权旁落,由宰衡王莽把持朝政。
刘新隐约记得,在他原来的时空里,王莽在后来建立了新朝,但却很不得人心,没几年就被一个叫做刘秀的汉室宗亲推翻了。
原因很简单,王莽托古改制,开了历史的倒车。
本来刘新与王莽的政治理念完全背道而驰,可他经过一番调查和研究,还是找到了一条他自认为可以让后世的先进制度和王莽的古制相互结合,并能加快华夏文明历史发展进程的路子。
但,当时的王莽是何许人也,岂是哀章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太学生能够接近的。
本来哀章是没有资格的,但当时盛行谶纬之说,让他很快就想到了办法。
于是乎,刘新也就是年轻的太学生哀章,在终南楼观拜入玄门,假以修习“黄白丹术”之名,炼制出名为“『药』金”实为黄铜的产物,并以此制作出两只带有密码锁的铜匮。
然后,刘新在一只铜匮上面刻写“赤帝行玺某传予皇帝金策书”,另一只则刻上“天帝行玺金匮图”,利用他有限的历史知识,在金策书中喻意汉高祖刘邦将大汉江山托付给王莽,太后王政君应该尊奉天命将帝位传予王莽。顺便还写上王莽登基后,应该授予哀章的官职。
如此一来,两只制作工艺远超那个时代的铜匮,彻底打『乱』了王莽原来循序渐进的称帝计划。
没过多久,相传在终南山修道获得符瑞的太学生哀章,就在众多献符命者当中脱颖而出,受到了王莽的亲自接见,并得到了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机会。
王莽与刘新相见恨晚,两人当场一拍即合。
没过多久,王莽比原来的历史提前十年建朝称帝,并宣布推行新政,而年轻的哀章也从一名普通的太学生一跃成为上公,位列新朝四辅。
看到这里,如果完全不了解新朝历史的人,可能会以为刘新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进而光耀史册。
其实不然。
刘新和王莽骨子里都是理想主义者,王莽试图仿照西周古制开始推行新政,刘新就费尽心思地将后世的制度改头换面添与其内。
王莽为了打击豪强,抑制兼并,想要恢复井田制,刘新就建议实行土地国有化,严禁私人买卖土地,将全国田地改为“王田”。
王莽依据孔子的儒学经典,希望实现“福均庶民”,刘新就发扬后世的人文主义精神,建议改奴婢为“私属”,并禁止人口买卖。
王莽想要振兴国家经济,刘新就建议盐、铁、酒业一律实行国营。
王莽受到货币王权论思想的影响,决心把天下货币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刘新就建议开办国有银行,首创主、辅币相结合的“宝货制”,开启人类先河,助推货币改革。
王莽要提升社会生产力,刘新就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为基础,建议制定具体措施来鼓励子民搞发明创造,又想到“科技要发展,计量需先行”,还建议新朝加大力度改进度量衡。
王莽意图将匈奴驱赶出北方草原,以绝外患,刘新就建议先实施“降王为候”来贬低周边藩属的影响力,顺便将他讨厌的高句丽也归入了外交打击的对象……
王莽与刘新两人一搭一档,恨不得把天下的问题统统都解决掉,给子孙万代缔造一个万世太平。
于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与李曜所知道的历史相差无几了。
在王莽和刘新的共同折腾之下,一系列不顾客观事实,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复古体制与超前思想糅合而成的奇葩政策纷纷出台,搞得经济崩溃,民生凋敝,天下板『荡』,义军四起,以致于刘新自己都觉得远比他在后世所知的相关历史更加糟糕。
历史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王莽的结局依旧是身死国灭,遗笑千年,连类似始皇帝“功在千秋,患在当代”的历史评价都没捞到,而刘新也险些死于『乱』军当中。
幸免于难的刘新,只觉自己做了一场黄粱梦,遂隐居于终南山,再也不过问世事风云,最后以自己所余半生总结个人得失,终于悟出“天道玄机”,进而写下了这三卷帛书,并将绘有帛书隐藏点的地图,放于李曜所得的密码铜匣之中,为后来的穿越者乃至后世的华夏子孙留下自己曾经来到这个时空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