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到罗九重收留落魄人,便又羡慕又纠结,自己其实也有难处,但又不及这人如此,若是自己提出要留在涿南观,是否可以?可又想到家中老少不可不照顾,自己又自己打消念头。
再回到涿南观,恩客满到要进不去了。
罗九重心想,山上的法相也要加紧工期,如此能减缓观内拥挤的问题。
罗九重对着里面喊了一声:“山后有狐狸庙,可以求姻缘!”
不少女人小声喊起来,本来排在丁姑娘娘殿排队的也往山上走去。
女人们往山上去了,道观中,明显少了一半人,不至于摩肩擦踵了。
大家这才注意到罗九重回来了,纷纷让开路,也不管罗九重到底要去哪里,只当他要回三清殿。
倒是孙阿婆从人群中挤出来,用篮子装着一碗煮芋仔,笑眯眯的递给罗九重,罗九重直接从篮子里拿出碗,放在签台上。
孙阿婆问:“你可吃过东西了?没吃就多吃点,别饿着。”
跟着罗九重的人才想起,罗九重什么都没吃,忙相继开始商量给罗九重买个席面过来。
罗九重怕那些人真弄一桌饭菜来,只摆手说:“我就是在等您种的芋仔,给我拿些糖碎就行。”罗九重喊了一声狐玄子,大家都帮着罗九重交代狐玄子从厨房拿一小碟糖碎给罗九重。
糖碎便是红糖沫,比冰糖沫要好吃一些,不是很容易买到,粮店也很少有存货,多是到货就送到愿意购买的大户人家或者订货的糖人师傅家去了。
罗九重留着的都是李凤沼带来的,也有以前四师姐留下的,四师姐特别爱吃甜的,当初她在观里时,各种零食和甜食都是不断过的。
大家想求签但又担心罗九重饿着,便都或坐或站的看着罗九重吃芋仔,罗九重差点心态都崩了,脸都红红的。
一人慌慌张张的挤进三清殿,但看上去又是远行的行头,怀里的襁褓外又盖了一块披布,后面还跟着似乎是一家人。
那人低声喊道:“九重大人!九重大师!九重大仙!您看看吧!看看吧!”
人们被他焦急的样子吓到,只好让开路让他挤到罗九重面前。
罗九重吞下口中的芋仔,拍了拍手,问:“什么事这么着急?”
那人说:“我是涿东村的王二福,昨晚和妻子在家中烤火,正要睡下,突然听见几声孩童哭泣的声音,便穿衣寻找,怕这寒夜孩子无人管冻着。可屋前屋后并没有人,反倒是那孩童的哭声传到了邻里,他们也过来询问我家是否有童子?可我家哪有童子?我和妻子结伴十余年未有一男半女,便也将就,两人和睦,从没有因为没孩子红过脸。邻居的孩子耳朵灵,我们便让他听听这孩童的哭声何来,找了一圈,居然在厨房水缸边的石砖底下。我和邻居家的李四将那石砖起开,便真的见到了这孩子,你看!”
那人凑近罗九重,慢慢打开襁褓。
罗九重便看到襁褓中一阵混沌的粉色气韵,中间有一个瘦弱的孩子。
罗九重想了想说:“这是人也非人,你们可知人从何来?”
大家面面相觑,都不知如何回答。
罗九重说:“自然之力生出万物,虫从泥土中来、鱼从枯塘中来,人也从土地中来。这便叫聚。”
然后罗九重对王二福说:“你姓王,以后这便是你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无伤,他就叫王无伤。你们找个奶娘将他养大,日后定是成大事之人。”
王二福的妻子和亲戚都听到了,齐齐下跪拜了罗九重。
罗九重说:“在三清观不要拜我,拜三清。你们得了这自然之子,定要谨慎对待,若是能读书也要尽力而为,若是不能也要求学功夫,不可荒废这孩子。”
王二福一家又听罗九重的向三清跪拜,磕头,上了香,才笑眯眯的离开。
这一家人倒是又热热闹闹的走了。
有人问罗九重:“那孩子真是地里长出来的?”
有人问:“枯塘里出鱼我见过,但地里长出娃娃,可真是头一回!”
罗九重说:“夏王统治时期,便有掘地而得狗,名曰贾;掘地而得豚,名曰邪;掘地而得人,名曰聚。”
有人问:“那为何说那孩子叫做无伤?”
罗九重说:“聚即为无伤。也保佑这孩子能健康成长。”
一大婶问:“难道这不是妖魔或者怪物的孩子?”
罗九重摇头说:“这是自然之力产生的孩子,与鬼神或者怪物没有关系。”
众人连声说:“那这家人是捡到了福气呀!”“是福气!”“福气呀!”
罗九重心想:这不知是何人的弃婴,知道王二福这家人十几年无所出,便将孩子给了他们。无论真相如何,只要我如此说,王家便顺理成章的养这个孩子了,若是那孩子的生身父母再来寻这孩子,只当我背负欺人的骂名也无妨。但若是孩子真有出息,这样的事也不会对外说去,只有亲近之人才知道,也许是我多心了。
罗九重这么想,这恩客中读过书的人,自然也想得到。其实很多人也不相信这孩子真是从什么土里来,只是这样莫名被丢弃的孩子,还是有人费尽心机寻了合适的人家,总归就是一条命,无论如何都该善待才是。所以,也没人再质疑这件事。
罗九重也没心思吃东西了,倒是让恩客主动排队,解签起来。
说书先生今日得到的关于涿南观的故事,多得可以说上半个月,他着急忙慌的就回到县城,细细想来,便将罗九重这一日的三件奇事编成说法,广为流传。
不出三日,这涿南观中九重道人的封号已经在国内家喻户晓,甚至开始流传到国外,被说得神乎其神,好比仙人在世一般,便开始有命悬一线的人被家人抬到道观求续命,又有冤案事主求公正,还有倾心世家大族子弟的女子到涿南观求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