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闫晓倩和周嘉译一起回的老家。
周老师把人送到家里之后,送上年礼,和几位长辈打了招呼后才走的。
晚上的时候,他再来接闫晓倩回家。
闫晓倩的大伯父伯母今年就彻底在家里住下了,堂姐跟着堂姐夫,一家三口飞去海南和堂姐夫一家过年去了。
大伯母很喜欢周嘉译这个小伙子,看到那么多礼物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念叨,“倩倩,虽然带过来多代表对你的诚意多,可年初一不是还要过来吗,那时候肯定还要拿的。”
闫晓倩不知道男友什么时候置办的东西,她也是到家看他打开后备箱才知道的。
她摆摆手,“这个我不知道,他年初一来的时候肯定还会拿的,这次的这批不是我陪他去挑的,初一的是我们俩一起挑选的。”
上门拿东西这个事情,闫晓倩心里是知道的。所以店里生意结束的这一天,两人特地抽空跑趟超市采购。
大伯母一听乐了,“宝贝,你还没嫁给她呢,下次他再买什么东西,你可别掺和,让他买。”
闫晓倩大概知道伯母说的意思,但也是一知半解的。
到底还是长辈,看到侄女脸上表情的时候,大伯母安慰的拍了拍她,“没事的,问题不大,对于小周来说你帮了他的忙,今天他拿来这些肯定是他爸妈说的。”
小伙子也不是第一次老家里拎东西了,大伯母看着礼物有时候也能猜到一二。
整体来说,自家这个孩子还是很受人家欢迎很尊重的。
看这个样子发展,以后真嫁到这户人家,日子过的应该是不错的。
过年回家,长辈都在,闫晓倩主打就是一个享受。
晒太阳,喝茶,吃饭,吃完接着躺。
下午大家午觉起来之后,一家五口坐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年初一的事。
原本是想说在家里吃饭的,考虑到收拾起来实在是麻烦,几个人最终决定去酒店吃。
周父找了人定了一桌,就在城区里面。到时候吃好饭,再带上两家人回到家里喝茶。
晚上的时候,再到家里简单吃点家常便饭。
闫晓倩觉得可以,大伯父和大伯母觉得要不索性就都在外面吃,不然这个收拾起来也是怪累的。
闫父再三解释以后,几人同意了。
到底是做了几十年掌勺大厨了,今天他已经把几个大菜提前处理好了,只要那天简单煮一煮就可以了。
过年,大家吃的都油腻。闫父没敢多准备,菜肴的烹饪方式都是以蒸煮,清炒为主。
到时候上菜的时候会很快,加上暖菜板子的使用。能保证菜始终都是热的。
女方忙着准备迎接,男方这边也在紧张的准备上门礼物。
周嘉译一到家就看见自己奶奶和妈妈坐在门口,手上拿着笔在一张纸上圈圈画画。
周爷爷和周父则是在一旁择菜,处理鱼虾。
周嘉译没敢直接走到姚女士这边去,而是走到男人帮,询问自己的同类,“爸,爷爷,奶奶和我妈在干嘛啊?”
周父白他一眼,“能干嘛,在给你计划要拿什么东西上门?”
周嘉译不理解,“今天不是已经拿过去很多了吗?”
周爷爷看着自家孙子这迷惑的样子,开口给他解释:“傻小子,你今天去是年前,后天去是年后,这家家户户都在走亲戚,你去人家家里做客,拿的少了就代表咱们家看不上人家姑娘或者说看的轻。你觉得这样好吗?”
周嘉译摇摇头。
周父踢了踢自家儿子,“别傻站着,拿个板凳过来帮着收拾,早点弄完,咱还要去商场呢。”
自己父亲都长嘴了,周嘉译自然是照着办了。
那头,姚女士和周奶奶商量的差不多了也走了过来。
婆媳俩现在一起商量买什么东西,就是因为再早几天的时候,闫晓倩买了很多东西过来。
小姑娘真的是一大早就过来的,送到之后说是店里还有事要忙就回去了。
周奶奶知道她忙,这个时间看的要命还挤出时间出来送礼,第一是怕长辈留下来吃饭,让长辈太劳累。
再有就是担心自己和男朋友一起逛的话,他不会让自己买这么多东西。
牛奶,茶树油,西洋参,金华火腿,自己做的点心礼盒,买的香港蛋卷,钙片,鱼油,茶叶,烟酒都有。
水果也是选的应季的老人牙口能咬动的。奇异果,香蕉,橙子,耙耙柑。
还给姚女士买了套护肤品和一条围巾。周父还收到了一套渔具。
周爷爷周奶奶,闫晓倩还额外买了一人一个暖膝盖的机器。
小姑娘来家里的次数不多,但也真的很仔细,把几个人的爱好习惯都记住了。
人家用心,那咱们必须加倍用心。于是姚女士和周奶奶就又仔细的把过年上门自家要带过去的礼物又好好盘算了一遍。
周嘉译要是他妈不告诉他,他还真不知道自己女友在瞒着自己的情况下回来过一趟。
其实,两个人这种行为在很多家长眼中都是不符合礼数的。
可没办法,人家有开明的家里人且互相彼此了解两个孩子。
古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现在也有好亲家眼里出孝子。
无论是哪一方的长辈,在他们眼里这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面对他们时的包容性,容错性都很高。
也恰恰是因为这样的好氛围,之后两个年轻人组成小家的时候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