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如此,通天塔是洞察天地法则的地方,能助人重塑体魄。”
朱柏解释道,“我带你们来,是为了你们的新生蜕变。\"跟着我,你们的天性是为了战斗的欲望。”
朱柏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消炎默默跟随,两人很快来到通天塔的入口前。
门口,一群民众正在排队接受测试,接受考验的是塔口一只聪明的鹦鹉。
它发放着写着字的纸条,仿佛一位公正的考官。
看到朱柏的身影,鹦鹉立即飞至他面前:“湘王殿下,您今日来访,难道有所需。”
朱柏颔首:“他们是来自异世界的奇才,但天生适合斗气,无法修仙。”
“我需要为他们定制特别的入门试炼。”
朱柏的话语掷地有声。
听到“特别试炼”,鹦鹉在朱柏面前盘旋一圈,提醒道:“自通天塔开放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情况,而且难度极高,他们若无仙根……”
“无需担忧,他们的意志坚定,唯有严酷的挑战才能激发他们的潜力。”
朱柏补充道,“我已经提前告知他们。”
尽管任务艰巨,但消炎和小薰并未反驳,只是静静注视着鹦鹉。
鹦鹉见两人默许,示意点头:“湘王殿下和两位,请跟我来。”他们随着鹦鹉走向一旁的位置。”
在民众的热烈欢迎和跪拜中,三人走向一旁的通道。
消炎这时感慨:“湘王殿下,确实深受民众敬仰。”
他们来到通天塔侧门,鹦鹉宣布:“这里是考核入口,湘王殿下不可入内。”
朱柏点头:“消炎、小薰,你们进去吧。
记住,若无法承受,自行决定离开,但会付出再也无法涉足应天城修炼的代价。”
“你们仅有一次机会,一旦错过,便不再来。”
这番话让两人深感压力。
尽管明白任务艰难,但身临其境,消炎和小薰心中充满紧张与不安。
毕竟,对他们来说,修仙是个未知的世界,失败意味着严重的后果。
就在这时,鹦鹉轻挥翅膀,大门缓缓开启,它引领两人步入:“去吧。”
两位候补者即将面对他们的专属导师,至高王评审员的问题将会是开放式问答。
“你们的回答不必拘泥于固定答案,每个人的见解都是独特的。”
消炎听后颔首,步入了殿门,小薰紧随其后。
朱柏目睹此景,直言:“丁梨的成果至少还需两个月才能完全显现。“这样啊,我刚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别的世界逛逛。””
他对湘王妃道:“湘王,你频繁从异世界带来修炼者充实应天城。”
“我担忧未来是否会生变故。”
鹦鹉突然提出忧虑。
朱柏微笑回应:“无需担忧,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你只需专注于职责即可。”
鹦鹉赞同地点点头。
朱柏步入皇宫,朱元璋静坐在养心殿,静候他的归来。
见到朱柏,朱元璋笑道:“柏儿,斗破之事如此迅速解决,出乎意料吗。”
“父皇,我只是带领他们完成重生之旅。”
这是朱柏的回答。
第四百零七章 利用他人之手,明王朝的大智慧布局!(恳请订阅支持)
朱元璋接着问道:“我以为你会更快结束,关于龙脉之事,你有何看法。”
朱柏答道:“李丰年和冯成,我还有些疑问需要澄清。”
但他坚定地表示:“但他们的责任不在这里。”
朱柏的话让朱元璋满意地笑了:“柏儿,这些话只对你一人说,连你大哥我也未告知。”
看到朱元璋狡黠的笑容,朱柏困惑不解:“父皇,莫非您设下了陷阱。”
朱元璋轻笑道:“柏儿,你果然敏锐。
你大哥始终未能察觉。”
他解释道:“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明白,问题并不在李丰年和冯成身上。
他们不过是执行命令的棋子。”
“护龙山庄的建设接近尾声,你也亲自验收过,却无任何异常。”
朱元璋继续道,“直到你离开,问题才浮出水面,明显是有人在暗中捣鬼。”
朱柏闻言,脸色微变。
“父皇,您的意思是胡惟庸。”
朱元璋冷哼一声:“胡惟庸的小把戏在我面前简直是笑话。
他虽聪明,却犯了大错。”
“他曾鼓动朱厚照修改设计,看似细微的变动,却足以让事情指向朱厚照的决策。”
朱元璋解释道,“即使朱厚照承认,胡惟庸的用心,我早有察觉,只是未予追究。\"胡惟庸误导朱厚照干扰龙脉之事,\"必有其深层目的。”
朱柏思索着,问道:“那么父皇打算如何应对。”
此刻,朱元璋才缓缓开口:“近日,毛骏的密报已至。”
他的话语里带着一丝深沉,“提及杨宪,那个被派往管理嘉靖明廷的人,似乎在暗中施展手腕,试图笼络人心,甚至秘密训练修仙战士,其用心险恶,实应严惩。”
“然而,这些只是传闻,缺乏确凿证据。”
朱元璋接着说道,“不可因流言四起,便让朝廷上下人心浮动,以免弄巧成拙,难以善后。
胡惟庸与杨宪向来不和,我们何不借此机会,利用他们的矛盾,让胡惟庸成为对抗杨宪的工具。”
朱柏闻言,眼神一亮:“陛下,您的谋略,确非一般。
正是当年洪武的风采。”
他的语气充满了敬佩。
朱元璋饶有兴趣地看着朱柏:“有何见解。”
朱柏思索片刻,开口道:“据儿臣所知,曾是杨宪麾下的陈闯和季冬,因无法忍受他的苛政,才请求调离。
如今,他们因龙脉之事被捕,陛下是否打算……”
朱柏的话语虽未完全出口,但朱元璋已然会意,笑容浮现在脸上:“柏儿,你的洞察力果然过人。
此事确实与杨宪无关,但朕意在利用胡惟庸,先除掉杨宪。之后,再由他人揭露真相,告知天下,杨宪是因胡惟庸的私欲而死,龙脉事件实为胡惟庸所为。
这样一来,江南文人的反应必定激烈。”
“届时,再除去胡惟庸,无人能指责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