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两年多过去了,安然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学完了小学的课程。
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除了安然的个头长高了一些,头发长长了一些,村子里好像也没有什么变化。
要说变化最大的就是每天上学要走的路了。
那条黄土路修成了柏油路。听说那是一条重要的省级公路。
安然至今还记得修路时的盛况。
上级下达修路的任务后,每个村子承包一段路的修建。
要从路的两边挖取泥土垫高路基,当时路两边全是黑压压的人群。路边插满红旗,现场的劳动氛围极强。
人们一边说说笑笑,一边手脚不停。仿佛在竞赛似的。
肩挑手提人抬,一筐筐的土被倒在路基上铺平。在用人力夯实夯平。
没有大型的压路机,只好用人工来做。几个人用一根大圆木来夯实地基。
圆木的周围安装有铁环,铁环上拴上粗麻绳。几人拉着麻绳抬起圆木在放下。一人扶着圆木掌握方向。打桩的人一边拉动绳子一边喊着号子。在像唱歌一样的号子声中,圆木撞击地面发出砰砰的声音。
没有施工机械。全靠人工肩挑手扛。生生把路两边挖出了两条小河出来。人们把这两条河叫做公路河。
那段时间爷爷奶奶基本上不着家,妈妈也要上工修路。包括安然她们学生,每人都要上交几斤小石头用来修路。
路基打好后,需要铺上碎石头压平,在浇筑上融化了的柏油。
安然的家乡是平原,没有山脉。他们村需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碎石头。没有咋办?
队长就带着队员们,在村子里的小河沟里、荒地上去刨去挖。把埋在土里的小石头一个个捡出来。
放假的时候安然她们也要去帮忙捡石头。
那一段时间空气里都飘着一股柏油融化的刺鼻的气味。
勤劳的人民能创造奇迹。
一个多月后路就建好了。宽阔平整的两车道。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很宽阔的路了。道路的两边还安排村民种上了三四排杨树。
走在宽阔平整的柏油路上,是比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强多了。尤其是下雨下雪的时候。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孩子走在马路上的安全问题。还好马路上车辆不多,很久才有一辆车经过。
就是吧,夏天的时候柏油会因为高温融化,走在柏油路上会粘鞋底。鞋底子都是黑乎乎的。
安然小学毕业了,开学就该读中学了。
这个时候爷爷的工作有了变化。爷爷调到陈集区任陈集区书记。
陈集离安然家有二十多公里。肯定不能像现在这样每天回家住。
爷爷决定带着奶奶,小姑和小叔一起去陈集。
陈集新建了区政府。房子建的比较多,书记和区长都能分到一个小院子住。去了后不用担心地方不够住。
小姑在读初中,小叔还在读三年级。到时候直接转学过去就行。
六叔已经初中毕业了,因为成绩不好不愿意再读书。今年春天的时候也征兵走了去了部队。
在爷爷搬走之前,爷爷还做了一件事,就是给安然家和三叔家分了家。
其实也没啥好分的。就是村子里的屋子,一家分两间主屋,一间厨房。再分些锅碗瓢盆,日常用具。这个家就算分好了。
再就是安然父亲和三叔的工资,不需要在上交了。可以留在小家里自己花用。
提起安然读初中的事情,一家人也商量过。安然考试成绩很好。读那个中学应该都没有问题。
离家近的是胜利初中,有个一两公里远。步行差不多要一个小时左右。一天来回四趟挺费时间,还挺累人。
爷爷也提议要不要和他去陈集读初中。还说可以找学校老师给她单独辅导。
陈集中学就在区政府旁边。离爷爷家的住处很近。来回也方便。
安然有些心动,考虑到小姑和小叔他们。安然还是坚定的拒绝了。她怕会被套麻袋。
安然决定去县城读书,可能花费的要大点。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县城有中华书店。
安然以前也就是个普通人,她不是什么天才。上了初中后安然不敢保证还能处处拔尖。
她还想多看点书。以后都是能用到的。有机会她还是希望多学点东西的。
现在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也没有什么娱乐。甚至连课外书都少的可怜。
去了县城读书,有时间就可以去中华书店看书了,可以蹭免费的书看,就不用在花钱买书了。
而且听说县城通往沿路乡镇的公交车就要开通了。到时候回家也方便多了。
安然家住的离公里很近。坐车方便,听说现在的公交都是招手停的。
安然把想法和爷爷说了,爷爷考虑了一下,也就同意了。还说他经常会去县里开会,到时可以去看安然。
安然去县城读书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