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背过身子擦了擦眼睛。
笑着说:“你呀!就是会乱花钱,胆子还大,主意还多。也不知道像了谁了?”
“当然是像你了。”
安然笑嘻嘻的回答。
“妈,种地太累了。我这不也是,不想你太过辛苦吗?你闺女现在有能力了,哪能还看着你在村里吃苦受累的。”
“来了城里随便做点啥,不比在村里种地强。赚的也比种地多,还不用那么辛苦。小弟还可以到城里来读书,小弟人聪明,在家里耽误了就太可惜了。来城里读书,我还能看着教教他。”
“可我,我也不会做生意呀?我也没做过。要是赔钱了咋办?”妈妈有些犹豫。
“不是还有我在吗?我们就做学生的生意。就是放学上学的时候忙一点。我可以帮忙照看着。在说小弟也可以帮忙呀。算账记账这些我们都可以帮忙的。你呀!完全不用担心,肯定亏不了本的,我们又没有房租。咋卖都亏不了本的。而且卖的都是一些笔呀本子之类的,也放不坏,大不了自己用也亏不了的。”
妈妈最终还是被安然说服了。勉强同意了安然的计划。
回了村里,为了不让妈妈有反悔的机会。安然当天晚上就拉着妈妈去了姥姥家。
和姥爷、姥姥说了在县城里买了房子的事情。又说了要搬到城里去住了。
村子里的地就没有办法在种了。想把自己家分到的土地借给他们种。问问她们要不要种?
姥姥、姥爷当然是要种的了。能多点地种还不好啊!高兴还来不及呢!
他们还很高兴妈妈能搬去城里住,竟然还能在城里买上房子。他们替妈妈感到开心。觉得妈妈搬到城里住了,以后就算是城里人了。
舅舅、舅妈还羡慕的说,妈妈以后是城里人了。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受累了。
能借种安然家的地种,他们还是很高兴的。
要知道农民是最看重土地的。能耕种的土地当然是越多越好。哪怕再累再辛苦,心里也是高兴的。
毕竟有土地就有收成,不用担心会饿肚子。她们这些老一辈,都是从那个饥荒时候过来的。都是挨过饿的,知道饿肚子的滋味。饿肚子都饿怕了。
安然第二天一大早,又要去爷爷家里。
走之前还叮嘱妈妈收拾好行李,等她回来就搬去城里。
还一再强调只要带几身换洗的衣服,还有铺盖这些就可以了。
新家家具齐全,锅碗瓢盆安然都有买新的。日常生活用品原房主大部分都留下了。
像扫把、锄头、篮子、筐、坛子、罐子这些都有。并不需要在添置什么东西,就完全够日常使用了。
真的是拎包入住就可以了。村里的这些破烂玩意,完全没有必要带去。也和新居不搭。放着占地方还不好看。
安然就劝母亲能留下的就留下,以后回村里也能有得用。用不着的东西就送人做人情。省得放着占地方再给放坏了。
妈妈磨不过安然,就点头同意了。还说落安然就爱大手大脚的花钱,一点也不会过日子。
安然除了苦笑能怎么办,生活理念完全不同好吧!
好在修了公路通了车。安然去爷爷家就容易多了。
公交车站就在区政府的门前。下了车没多远就到爷爷家了。
从区委大院穿过去往右拐,顺着一条红砖路走出不远,在穿过一个不大的门,就是两排红砖青瓦的房子。路就从两排房子的中间穿过。不远的尽头就是一条小河。
靠近门的一个小院就是爷爷家住的。院墙外面还有一小块菜地。
菜地围着用竹子做的篱笆,里面种着一些应季的青菜。篱笆上还爬着一些丝瓜和扁豆。开着一些黄色和紫色的花朵。
前面院墙处建有两间小房子,一间是大门,安装着两扇木门。紧挨着的一间是厨房。
进了大门有一条红砖路通往主屋。东边还有两间厢房,现在是小叔在住。厢房外面还种植着一些花草。
西边厨房外有一口压水井,还连着一个水泥修的池子。
路的两边也种着不少花草,有菊花,有吊兰,有月季花。品种还不少。
安然准备走的时候要讨要一些带走。到时候种到新家的院子里。
院子东边还有一棵手臂粗的红梅花树。过春节的时候就会开一树粉红色的梅花。
赶上下雪天的时候,就别提多好看了。红花上落着雪花,晶莹剔透的就像是假的一样。不时的还有一股,似有似无的香味飘过来,冷冽清幽。
院子西边还有两棵玉兰花树,叶片碧绿肥大,花朵洁白硕大。
花开后有碗口那么大。花瓣就像荷花瓣一样。香气浓郁迷人,花开时满院子都是玉兰花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