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里靠近南极圈,夏天也依旧寒冷无比。
天明时分,积雪开始融化,天色暗下,寒霜就又重新凝结。
......
两个小时后,一行人休整完毕,正是两点,太阳逐渐下落的时候。
好在行李并不多,他们得以继续前行。
周围的风景就已然大不相同,大片的树林被光秃秃的山丘与平原取代。
只有一些鲜艳的野花,低矮的杂草,它们生活在峭壁上,岩石缝隙中。
它们自强不息,并未屈服于恶劣的环境。
摆在唐纤逸眼前的尽是那些顽强的小生命。
比起大巴车上,平原要更加辽阔,山丘要更加陡峭。
唐纤逸他们走在旷野上,沿着前人的痕迹。
泥土被踏得开裂,鲜有植被,隐约还能看见被风沙填补着的脚印。
......
天黑后他们住在帐篷里,打开的能量屏障可以帮他们隔绝呼号的寒风,抵御漂泊的野兽。
终于在第二天正午抵达了目的地——远离喧嚣的群山,山脚下的小部落。
说是小部落,其实更像是一个村庄,被石墙围起来的小村庄。
雪花积年累月地落在石墙上,早已渗透进了各处夹缝中,看起来与无垠的雪地本为一体。
唐纤逸他们必须进去,不然谁也不能他们能在极寒之下活多久。
员工们上前与门口的守卫说明道:“我们要去斯卡迪寻找凝寒之石,来到这里没有恶意只是想在里面寻找一个暂时的住所...”
说明过后,守卫没有为难他们,随即便放行。
里面并不如原始的自然界中那般蛮荒,这里的人们知道加热食物,懂得如何建造保暖的房屋。
房屋多是石头与茅草堆砌而成,少有木材,也并不高。
虽然不如城市里的高楼那样巍峨,却很是实用,能够保证当地人们的基本需求——保持热量。
唐纤逸望即脑海中不禁联想到城里,他对着张肃感叹道:“说到底人本来就是一个内部燃烧的机器,只需要保持内部的温度就能存活,相比之下,大多数人被欲望蒙蔽了理智,正追求着过多的柴火,甚至于他们追求所花得热量要比柴火本身提供得要多得多,以至于自己破碎不堪,还有的,在多余得的温度下逐渐溃败发臭。”
张肃听着耳边的呢喃问道:“那我们属于那种情况呢?”
“我们能付出追求的代价,恰好也能承受住追求的热量。”
......
他们在靠近群山的一面找到了住所——一家很是朴素旅馆。
张肃原地踏了几步,地板没有发出任何异响,牢固程度远超他的设想。
“想不到这里也能旅馆,真是意外。”
“我听远行回去的商队这么说,‘这里有一些走出了荒原的人,他们的见解超出了人们对这的刻板影响’...智慧得以传递,想必,这也是他们的功劳吧。”
“你是说有本地人去到了城里,学成功后又回来了。”
“嗯,真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走出去的,又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们回到这块贫瘠之地。”
稍作休整后,众人聚在一起商议,最后决定明天再上山。
在这之后,唐纤逸独自一人出去了。
他的视线追寻着一座建筑的顶端并不断向它靠近。
那座建筑在村子的正中间,整体黑白相间。
虽然规模不大,但比其余任何建筑都要高,无论人们在村子的那个角落都能看见。
唐纤逸一早就注意到它了,现在有空他又怎么会继续抑制自己的好奇心呢?
待走近,唐纤逸注意到它的材质不止是石块与木头,似乎还有一种光滑的灰色矿石,有人在上面刻下了繁多的纹路。
大门上方有一个以这种矿石雕成的鸟型图案。
“教堂吗?相比之下真是华丽。”听着里面不时传出听不懂的絮语,唐纤逸边走进边说道。
一些人面朝前面坐在长形木凳上,双手叠在胸前,在向面对着的那个鸟型雕像祷告。
那个雕像双翼半展开着,一只脚落在地上,似乎是降落的姿势。
他们闭着双眼,完全没有注意到进来的唐纤逸。
唐纤逸不敢再上前,只能在最后面端详那只“鸟”。
微凸的羽冠,圆锥形的喙,细长的尾羽,浑身覆盖着结晶状的物质。
那不是他所知的任何一种正常鸟类,唐纤逸脑中思考着它的出处,“应该是假象出来的,原型是一只异鸟吧,但书上说斯卡迪山脉目前未被发现有异兽存在...就算有希望也不要被我们碰到,生活在上面的野生动物就够我们提防的了。”
好久后,他们的祷告总算停下。
人们站起朝外走去,看见异乡的唐纤逸并无恶意也不为他驻足,只是领头的人在走过时说道:“敬畏神吧,感激他对一切的包容,你终究获得救赎。”
他们完全走后,唐纤逸走进了雕像左旁的空门。
里面是一条走廊,两侧也是一些看不懂的纹路,比起外面的更像是咒语。
沿着烛光走,左转之后就能看见一道紧闭的木门,那里就是尽头。
昏暗的环境下又冷冽刺体,唐纤逸难免心生畏惧。
脑中的想象作祟,他转身就要离开。
“吱呀”一声,木门突然被自内推开,一道空灵的声音随之回荡在走廊内:“年轻人,不用畏惧,你的灵魂如此澄澈,我当代替神同你交谈,相信我,神会护佑你的。”
耳边的回音好似附有灵韵一般,灵魂都为之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