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我不行,我真的不行。”要都是学院里的同窗也就算了,可在场那么多陌生人,一看到那些围过来看热闹的百姓,沈坤就忍不住腿软。
王青旗又问了一遍“你确定不上?”
沈坤拼命点头。
“行,那么我来。”王青旗撩起长袍,抬脚就站在长椅上。
“今天我跟大家讲一讲吴朝最着名的将军池百胜的故事吧,相传池将军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但是当时的敌国也有一个很有名的将军,杜为。”
“杜为出身名门,善用计谋,而池百胜则是草莽出身,大字不识,二人在战场上对上,杜为总是输多胜少,这让杜为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步步算计,那池百胜只是一介莽夫,轻而易举就能钻进他设下的计谋之中,可为什么他总是吃败仗?”
“后来杜为花了非常大的代价,成功往池百胜的军中安插了奸细,这才知道原来池百胜身边有一能人,次次都能看破杜为设下的陷阱,并做出对应。”
“这个谋士叫…”王青旗停顿了一下,沈坤见状立马做了补充,“陈庆,与池百胜是同乡。”
“你看我,这段历史只看了一点点就拿出来卖弄,阿坤你比较熟悉这一段历史,你来吧,我不能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毁了池将军与陈庆的情谊。”
陈庆是沈坤最喜欢的谋士,王青旗抓的就是他不会看着别人讲他偶像的故事时,三言两语的就把关于偶像的一部分事迹略过。
沈坤不再犹豫,王青旗从长椅上下来后,他站上去,接着讲,“陈庆家贫……”
“杜为以为自己已经成功理解了池百胜与陈庆,便发动所有兵力,打算给池百胜来个致命一击,最终兵败于今日的安桥,原本应该被迟百胜命人打死的陈庆也在杜为兵败的时候出现在池百胜身边,杜为便知道自己中计,知道是自己的自大害了那么多将士的命,害得家国领土丢失,于是在安桥自刎谢罪。”
站在长椅上说到自己喜欢的人和故事,沈坤整个人显得和平时大相径庭,不再是读起文章就昏昏欲睡的样子,娓娓道来的模样别有一番属于他自己的光芒。
故事一说完,陆一良便带头鼓掌,“坤!讲的好!”
其他人与周边的百姓也跟着拍掌,百姓的笑容大多带着善意与敬佩,对于读书人,百姓总是天生有一份好感。
鼓掌的声音一停,沈坤这才大梦初醒,局促的想长椅上下来,王青旗却扬声说道,“其实刚刚从阿坤讲的这段历史当中,我悟到了一个道理,人无信不立。”
“池将军一直坚守着与陈庆的幼时的约定,陈庆也说到做到,没有辜负池将军的信任,他们的情谊正如我们所学的文章描述那般,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诚信者,国之宝也,民之凭也,天下之结也。”注一
唐青木知道王青旗的打算,紧跟着开口,“我更想赞扬的是他们为国的忠心,忠之一字,义贯万行。仁若存心以忠,必能孝亲、敬兄、睦族、信友、矜故恤寡,仁民爱物,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矣。”注二
学生甲,“他们之间的情谊更让我觉得感动。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注三
陆一良等人:怎么回事?这些句子听起来怎么这么耳熟?有一种知识突然灌入脑子里面的感觉。
还别说,平日里不怎么理解的句子,突然就记住了。
有几个周围的百姓更是猛的一拍脑袋“哎呀,我怎么没去把我家那小子抓来让他一起听呀,这可是学堂里面才会讲的东西啊!”
其他百姓一听也反应过来,后悔不已,赶紧问王青旗他们,“几位公子,你们还要继续吗?或者说你们明天还来不来?”
“我们带着任务,明天就会离开,但如果大家不嫌弃我们年纪轻,讲的不好的话,可以将家里的孩子叫过来,大家一起学习。”
“不嫌弃,不嫌弃,你们说的那么好,那你们等等哈,我去家里把我家那小子带过来。”
“老三,你顺道喊一下我家两个小子。”
“你跑那么快干嘛?你等我一起啊。”
不管家里的孩子有没有进入学堂,大家都想带过来熏陶熏陶,沾一沾这几位学子身上的文人之气。
还想着让沈坤快点讲完,然后可以出去玩的众人都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展到如此地步的,看着周边围着的一群小萝卜头,只能认命的跟他们讲着,人之初,性本善。
看着他们大大的眼睛里面满满的愚蠢,突然就体会到了平时学院里的夫子在教他们时是什么样的感觉。
叶夫子和祝志就远远的看着,也不过来掺和,叶夫子有些嫉妒的扫了一眼祝志,这么好的学生,怎么就被这么一个人先下手为强了。
学院里多少夫子想收王青旗为关门弟子,都被王青旗已经拜师为由拒绝了。
他观察了两天,也没发现对方有什么特别的,王青旗怎么就死心塌地的偏要认他为师?
祝志不管旁边的人想什么,他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王青旗腰上的荷包,那里面都是陈细枝给他做的蜜饯,可这个逆徒一天就给他三块,多一块都不给。
今天的三块蜜饯,刚刚看热闹的时候不知不觉被他吃完了,他得想个法子,从这个逆徒手里再哄一些过来。
王青旗似有所察,带笑的目光正好与满肚子诡计的祝志对上,在祝志惊诧的目光中,他掏出腰间的荷包,从里面掏出一块蜜饯,奖励给面前的小孩子。
逆徒!祝志气的眼睛都瞪圆了。
等回到客栈时,他又变戏法一般,又掏出一袋蜜饯哄的祝志眉开眼笑。
接下来的游学时光里,王青旗与叶夫子配合,让学院的所有学子都经历了游学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艰难。
在别人叫苦打退堂鼓的时候,又带着他们经历许多趣事, 过程中王青旗一直坚持每到一个地方都让大家抽签进行讲学,大家也从一开始的不适应,百般推诿到后面开始主动准备。
一路也结识了不少与他们一般前往齐乐府的文人,这些文人与他们结伴同行,与他们一同抽签讲学,如此这般大家发现自己的基础越来越扎实,甚至已经有学生在休息的时候主动拿出书本温习。
终于在快要立冬的时候,踏入齐乐府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