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且压下心里的疑云,他将翻阅完了的进出人员临时档案原模原样地装回档案袋,放在原位,接着去翻下一个。
本年度孩子的信息也没有什么好看的,唯一值得注意的也还是时间。
仍然填着二零零九至二零一零,半点没改。
这种严重与事实不符的东西让晏言觉得手里这沓纸也变得奇怪起来,他甚至以为自己产生了错觉:他真的是在二零零九进入的孤儿院,而不是二零一九。
而他兜里的手机告诉他这是错误的。
晏言有点摸不清头脑,因为,从纸质和它的变色程度来看,这应该是十来年前的纸,可实际情况就是:他们在二零一九年。
他在二零一九年看见了自己十年前的档案。
听起来挺吓人的。
晏言索性将文件上的日期盖上,不去看它,继续翻找有用的资料。
当他看到那个被领养孩子的档案时,他看见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
小波。
这什么情况?!
晏言看着那两个字觉得头都大了,并不想在这里看见熟悉的名字好吗。
档案袋里有几张照片,应该是临时拍摄的。
有孩子的合影,也有领养的孩子和他的领养家庭的合影。
全部都是那种糊图,不过十来年前的像素能照成这样也不错了。
起码在这种渣像素下,晏言所能见到的几乎所有人脸上都一团和气。
好像他们真的幸福,真的在期待不久的将来。
照片的背面写着拍摄日期和照片中的主人公。
晏言数了数照片,和孤儿院的进出人员名单对比了一下,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倒是孩子的数量有些不大对劲。
最初办院的时候有一百六十三个孩子,中间还进来了八个孩子,也就是说这个院里孩子的基数是一百七十一,今年被记录在记录纸上的孩子是三十七个。中间过了顶多三年,这一百三十四个孩子全部被领养了?
但这个照片不对啊。
就是这些照片上的孩子乘以二也没有那么多。
领养人家庭乍一看没错,等晏言细看之下,才发觉不对劲。
在第一个领养家庭里,男人名叫葛玉东,女人名叫陈元,他们领养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而在这沓照片的中间位置有另一张照片,男人还是那个男人,女人却不再是那个女人了,这个男人虽然换了发型改了服饰,却依然能看出这两张照片上照的是一个人。并且,在照片的背面写着:领养家庭:杨北擎,赵玲,被领养孩子:杨小军,杨小丽。
一家四口坐在椅子上,父亲笑着揽住两个孩子的肩膀,母亲温柔地摸着孩子的脑袋,看着像是一个温馨的家庭。
晏言看得眼睛发酸,在脑海中将这葛玉东和杨北擎的轮廓仔细对比,生怕出了一丝疏漏。
他大概能有八成的把握,判断出这两个人是同一个人。
再翻进出人员登记表,晏言发现,上面那些和第一次进院名字不同的人,几乎都领养了孩子。
每年六一,孤儿院都会将孩子集中起来拍一个合影,二零零六年的合影上有一百六十三,到了二零零七年还有一百六十一个孩子。
就是说,在二零零六年到二零零七年,在这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只有两个孩子被领养,即那两个被最初进孤儿院的那一批“老师”领养的孩子。
而二零零八年的合影中只剩下了六十一个孩子。二零零九年则没有照相。
难道院长加大了宣传力度,导致领养家庭急剧增多?那为什么从二零零三年建院后,领养率没有那么大幅度的上升?
并且,从照片背景看,二零零六年及以前的时候,孩子们身后还是平房,等到二零零七年,孩子们身后的背景就是现在晏言他们看到的那种工厂厂房改造的房子了。
院长应该是在零六年下半年这段时间买的工厂厂房,并把它改造成孩子的宿舍、教室等用地。
头三年都穷得叮当响,到了零七年的时候怎么突然就有钱了?还在短短的两年内把孤儿院占地扩大了将近一半,甚至新盖了教师宿舍。
这院长去澳门了吗?还是说他用了一些《刑法》上记录的赚钱方式?
不然谁能在一年内买这么多地?虽说这厂房是出过事儿的,却也不便宜。
如果可以找到孤儿院里的账簿看一看就好了。
正翻找着,成舒相突然抓住了晏言的胳膊肘,低声道:“走!”
晏言心里一紧,极力平复着心绪,按照记忆把文件摆放整齐,让它看起来像是没有被人翻弄过的样子。
成舒相手里拿着棱刺,进入了战斗准备,另一手拽着晏言的袖子,提防着可能出现的危险。
门外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声音,听起来像是谁正拖拉着鞋子走路。
那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晏言的心几乎要提到嗓子眼——门没关!
成舒相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心一横,对晏言说了句,“侧门!”
晏言在极度的紧张下突然就平静了下来,他确认过最后一遍后,就不再拖延,和成舒相一起闪身进入院长办公室的侧门。
刚关上门,就听见门外那“悉悉索索”的拖地声来到了门前。
这声音在院长办公室停下了。
半天没有动。
晏言捂住嘴,似乎想要把即将跳出喉咙的心脏按回去,有种想要尖叫的冲动。
他却什么也没法说,什么声音也不敢出,连呼吸都放得平缓。
那声音的停顿在晏言听来极为漫长,等到他以为外面没事了的时候,那声音又响了起来。
并且,慢慢地移动到了侧门的位置。
“叩、叩、叩。”
三下敲门声随即传来。
悉悉索索的,听起来像是一条蛇。
敲门声只响了那三下,外面那东西又一次没有了半点声音。
晏言也不动,就贴在墙边,等待着这东西的离去,他期待着这东西因无人应门而离开,可惜,外面那东西并没有实现他愿望的意思。
等待的时间很漫长,漫长到晏言觉得时间几乎已经静止。
那东西又敲了三下门,和第一次敲门时用了一样的时间间隔,一样的力道,发出一样的声音。
“叩、叩、叩。”
不急不躁,带着尝试。
他们还是没有动,外面的东西也跟着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