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总结——长命且寿终正寝的不多。
几句话总结——短命的有,殉葬的有;销声匿迹的有,毫无记载的有,因罪赐死的有;忍辱负重的有,随夫一同自尽的有;随夫一同被废的有;还有眼睁睁看着老父亲被公公下旨处死的。
【常氏】难产早逝
常氏,开国第二武臣平忠武王常遇春长女,生母蓝氏。
常氏和朱元璋长子朱标同年,襁褓之中,两家就定下了娃娃亲。
同期常遇春并作为大将军徐达的副手,统率二十五万大军北伐中原。
大明建国以后,朱标被册为皇太子。
朱元璋随即让礼部以及翰林院拟定了皇太子的婚礼流程,准备等常遇春得胜归朝之后,就安排朱标和常氏成亲。
然而,洪武二年七月,常遇春班师途中暴卒。无缘朱元璋建国后的大封功臣,最后只得了身后哀荣,获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
洪武四年四月,常氏被册封为皇太子妃。
注:这会的蓝玉其实还没有冒头,直到洪武十年以后才跟随徐达等立了大功,在洪武十二年成了大将军,被封为永昌侯。
很巧,蓝玉崛起后不久,洪武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常氏去世,年仅24岁,谥曰敬懿。
建文元年二月,朱允炆追尊其嫡母敬懿皇太子妃常氏为孝康皇后。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废常氏仍为敬懿皇太子妃。
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南明弘光朝廷将常氏重新追尊为孝康皇后。
【王氏】殉葬而亡
王氏,元朝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之女,中书左丞相、齐王扩廓帖木儿(王保保)之妹。
洪武四年九月,王氏被册为秦王妃。
当时王氏的外祖父去世,王氏实际上在孝中不能成亲。
朱元璋让礼部考究了一番礼仪制度,强行让尚在服孝的王氏嫁给了自己的次子秦王朱樉。
这场婚姻,基本可以说是悲剧。除了朱元璋,没有一个人满意。
第一、王氏的哥哥王保保并没有妹妹成亲,就率前元的人臣服于朱元璋。
第二、王氏热孝在身,却被逼嫁人,心中何尝有爱?
第三、秦王生于江南,被迫娶一个异族女子,这在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断了他上位的可能。
洪武八年王保保去世,让王氏继续做秦王妃已经没有必要,朱元璋又为秦王纳了一位次妃:
【邓氏】背锅赐死
邓氏,卫国公邓愈嫡长女。
次妃进府以后,秦王和邓氏情投意合,反过来对王氏百般虐待。
这个时候朱元璋又诈尸了。
他不罚秦王,反而怪邓氏没有对秦王有正向的引导,将邓氏赐死。
据说秦王因此疯魔,倒行逆施,做下了许多不可饶恕的事,于是在洪武二十八年被府中怨恨他的宫人毒死。
秦王死后,一辈子没被爱过,并且饱受折磨的王氏也被逼殉葬,谥曰愍烈。
【谢氏】早逝
谢氏,永平侯谢成之女。
洪武六年八月,谢氏被册为晋王妃。
洪武八年谢氏生下晋王嫡长子、太祖第二孙朱济熺。
洪武九年五月去世,成为朱元璋第一个离世的儿媳。
当时为了她的丧礼规格,老朱也是和礼部以及翰林院官员费了一番脑细胞。
皇帝及中宫服大功。诸妃皆服小功,南昌王妃服大功。东宫、亲王、公主皆服小功。晋王服齐衰期。靖江王服小功,王妃服缌麻。辍朝三日。
【徐氏】操劳早逝
徐氏,魏国公徐达长女。
徐氏酷爱读书,有\"女诸生\"的美誉。朱元璋亲自找徐达做媒,将她许配给了第四子朱棣。
洪武九年正月,徐氏被册为燕王妃。
洪武十三年三月,随燕王朱棣一起之国北平。
靖难之时面对李景隆大军对北平的围攻,徐氏毅然披甲上城是北平保卫战胜利的头号功臣。
朱棣靖难成功之后,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于十一月册封徐氏为皇后。册封的诏书很清楚的说了,皇帝的军功章有徐氏的一半。
永乐五年七月初四,徐皇后崩,谥曰仁孝。
永乐二十二年九月,仁宗朱高炽为母亲上尊谥为“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祔享太庙。
【冯氏】大概寿终正寝
冯氏,宋国公冯胜之女。
洪武十年六月,冯氏被册为吴王妃。
洪武十一年正月吴王朱橚改封周王,冯氏也就此成为周王妃。
洪武二十二年,周王从封国开封溜到凤阳私会岳父冯胜,犯了朱元璋不允许皇子出封地的禁令,周王于是被朱元璋贬去云南。
冯胜则在稍后的洪武二十八年二月,被朱元璋找理由赐死。
建文年间,建文帝削藩,冯氏和周王一起被囚禁了四年,直到朱棣靖难成功才重获自由。
永乐二十年六月,周王妃冯氏去世。
冯氏与周王育有二子:长子周世子朱有炖、次子汝南王朱有爋。
当年次子朱有爋向朱允炆诬告父王谋反,才让周王一家子惨遭废黜。
靖难之后朱棣让汝南王朱有爋迁居云南大理。
朱棣最终还是借着冯氏去世的机会,把侄子朱有爋一家调回了开封。
【王氏】非早逝也不长命
王氏,定远侯王弼之女,
洪武十二年册为楚王妃。
洪武十四年与楚王朱桢一起之国湖广武昌府。
洪武十五年四月生下嫡子朱孟烷。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楚王是明初宗室中第一个搞出庶长子的藩王,在嫡子出生之前,楚王府之前已经先出生了两位庶子。
而楚王的岳父,定远侯王弼,躲过了李善长案和蓝玉案,但作为戍边亲王的岳父,终没能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于洪武二十七年被朱元璋赐死。
洪武三十年十一月初一日王氏去世。
【吴氏】早逝
吴氏,黔国公吴复之女。
洪武十五年二月册为齐王妃。
当年十月与齐王朱榑一起之国山东青州府。
齐王以武略自喜,性情凶暴,且黔国公吴复在他们成亲后第二年就去世了。夫妻感情相当一般。
吴氏最终早逝,但没有记载确切时间,推测在靖难时期。
随后朱棣给齐王指定了新齐王妃:
【邓氏】早逝
邓氏,宁河武顺王邓愈之女,
洪武三十五年册为齐王妃。
齐王在建文年间被削爵废为庶人,朱棣靖难成功后才重新复爵。
永乐四年齐王再次被废。
永乐九年邓氏去世,因为齐王已经被贬为庶人,邓氏按制只能草草收葬。
朱棣最后决定赐以王妃之礼,给了她最后的体面。
【於氏】自焚早逝
於氏,英山侯於显之女,宁夏指挥於琥之妹。
册封时间没有记载。
洪武十八年,与潭王之国湖南长沙。
洪武二十三年,於琥卷入胡惟庸案,旋即被杀。朱元璋召潭王入京。
朱梓惊惧,与王妃于氏一起自焚而死。而后无子国除。
【大汤氏】背锅赐死
大汤氏,信国公汤和长女。
洪武十八年三月,大汤氏被册为鲁王妃。
当年年底大汤氏随鲁王朱檀一起之国山东兖州府。
大汤氏到了封国以后,据说和鲁王朱檀一起为非作歹,阉割小孩子用来炼丹。
闻讯朱元璋盛怒,鲁王受髡刑(剃光头发和胡须),大汤氏则被直接赐死。
【小汤氏】大概寿终正寝
小汤氏,信国公汤和次女。
洪武二十年七月,被册为鲁王妃。
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鲁王朱檀因服食金丹中毒而死。
此时小汤氏本该殉葬。
恰逢洪武二十三年正月,信国公汤和突然中风,权衡利弊以后,朱元璋只能特旨恩准小汤氏回凤阳老家“归宁侍疾”。
汤和寿终正寝后,小汤氏返回封地抚养王府唯一的独苗——庶子朱肇煇长大成人,并成功袭封鲁王。
宣德八年三月二十五日,鲁荒王继妃小汤氏去世。
【蓝氏】消失
蓝氏,凉国公蓝玉之女。
洪武十八年十月,蓝氏被册为蜀王妃。
洪武二十一年生下蜀王嫡长子朱悦燫。
洪武二十三年随蜀王朱椿之国四川成都府。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蓝玉案爆发。
蓝氏的父亲凉国公蓝玉、兄弟蓝闹儿等人都被抓捕,
蜀王朱椿于京师亲眼目睹老岳父、大舅哥被凌迟处死。蓝玉被“剥皮填草”,传于九边,并传至成都府时,朱椿向朱元璋求情,才将蓝玉安葬。
据《蜀警录》记载,蓝玉人皮一直被收藏在蜀王府中。并将蓝玉的人皮装成肉身塑为神像,供奉在蜀王城端礼门城楼上,两百多年后明末张献忠攻入成都时,还在城楼上发现了这尊神像,身着公侯服饰,金装,人皮质,头与手足俱肉身。
这里不得不说蜀王在这件事上还是有点担当的。
并且蜀王没有再娶继妃。
只是蜀王妃蓝氏,从此在明代官方史书中消失,未知其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