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很简单,建议或者提醒,在她看来是好意,但在老朱家,换个朝代,可能是一种指手画脚和横加干涉。
所谓后宫干政就是她的所作所为。
只能说,她很幸运。
遇到了徐氏,听她说话,鼓励她说话。朱棣也很大度,并不会对女人的想法嗤之以鼻。
就算朱高炽,那也是个听劝的。
“得亏奴婢不是猪啊狗啊的。”
挽袖黑线。
魏观也心有戚戚然。
“那也未必。”
张三丰打趣了一句。
这俩虽然不聪明,但是他们跟对了人,走对了路。
这未尝不是一种智慧。
“那是,顶差也是猪狗里最聪明的两个。咱们在这儿论道休闲,比在京城那会忙忙碌碌的强多了。”
魏观觉得张三丰话里有话,貌似,对皇家跟朝廷尊重不多,适时的换了个话题。
“嘿嘿嘿,皇上跟皇后娘娘可能在赶过来的路上。魏大人可能闲不了几天。”
挽袖也俏皮的发表意见。
魏观辞去东厂提督一职的上疏应该已经到了京城。
现在太子殿下也回去了。
皇上不用在京城坐镇,任性起来跑一趟武当山不出奇。
“很快就年底了。应该是没时间。”
张欣算时间,不太可能。
山中不知时日,不知不觉盛夏过去了,整个秋天也是一晃而过,年关将至,正是宫里最忙的时候。
“你那公爹,干出什么都不出奇。先说好了,你不能见,我也不见,万一真来了,到时候让孙碧云接待去。”
张三丰提前打预防针。
他即便道心动摇,但还是不想见皇家的人。
他干涉了张欣这一个,已经是破例了。
“我爹人挺好的。张真人见一见也没什么。”
张欣反正对朱棣挺崇拜的。按她现在看来,朱棣比朱高炽为君之道强百倍。
朱高炽哪怕聪明远胜朱棣,但说到掌控朝臣,还是朱棣这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有灵性。
“不见,你公爹已经很得意了。我见他没见先帝,到时候不知道会传成什么样子。”
张三丰拒绝。
“那我儿子呢,见不见?”
张欣试图再努力一把。
她估计明年不是朱棣来就是朱瞻基来。
她不见也就不见了,但非常想让张三丰看看儿子是不是真的过了那道坎。姚广孝没说瞻基短命,不代表就真的长命。
“到时候再说。”
张三丰敷衍。
“皇太孙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事。”
魏观也想劝一劝。
东厂的人虽然大部分都在武当,可也有人留在京城。
说皇太孙经常带着皇太孙妃在外面微服私访,体察民生。
在朝上提出了不少好建议。
比如禁止官员互相迎送,严禁内官作威作福。命平江伯陈瑄督办漕运,令工部尚书黄福总理屯田。
做事用人干脆果断之外,在魏观这个文官眼中,只觉得皇太孙还近乎全才。
书法、绘画堪与宋朝徽宗比肩,在音乐、文学诗词也颇有建树。
特别是代太子辅助皇上至今,写出来的东西已经言之有物,不再限于用词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