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国北极科考船“鲲鹏三号”持续在海上航行已经有十五天了。
九月二十号,“鲲鹏三号”终于到达了俄罗斯乌厄连附近的公海航道上。
乌厄连位于俄罗斯楚科奇自治区的最东端,紧邻白令海峡,与美国阿拉斯加州隔海相望。乌厄连的地理坐标是北纬66.2°和西经169.8°之间,是俄罗斯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最东端。
乌厄连周边海域的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冻土带和多山脉的高山地形。该地区地下蕴藏有石煤、褐煤、锡、汞、金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由于气候条件严酷,冬季长达8-9个月,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大部分时间被冰层所覆盖着,冰层厚度可以达到数米。
乌厄连周边海域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各种鱼类、海豹、海象等海洋哺乳动物。这些生物在冰层覆盖的海洋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该地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是俄罗斯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主要捕捞的鱼类包括鳕鱼、鲽鱼等。
乌厄连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分布特点:
一、鱼类资源分布在三个区域:近岸浅水区、大陆架区和浮冰区。
在近岸浅水区,这里是许多小型鱼类的栖息地。例如,一些沙丁鱼类的幼体常在近岸浅水区被发现。因为浅水区光照充足,浮游生物丰富,为沙丁鱼幼体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鳕鱼也倾向于在近岸特定的岩礁和沙质海底区域活动。这里的海底地形复杂,形成了众多的洞穴和缝隙,鳕鱼可以利用这些地形躲避天敌,同时,近岸的水流会将浮游生物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带到此处,满足鳕鱼的觅食需求。
在大陆架区域中,大陆架较宽阔的区域是众多鱼类的集中分布地。像鲑鱼在洄游过程中会经过乌厄连附近的大陆架海域。这里的水温、盐度等环境条件适宜鲑鱼的生长和繁殖。许多底栖鱼类,如比目鱼,分布在大陆架的海底。大陆架上丰富的底栖生物,如贝类、虾蟹类等,是比目鱼的主要食物来源。
在乌厄连周边的浮冰区周围,是海豹和海象的重要分布区域。浮冰为它们提供了休息、繁殖和育幼的场所。海豹可以在浮冰的缝隙中隐藏自己的幼崽,躲避北极熊等天敌。当浮冰融化时,它们会聚集在一些较大的冰块或者靠近陆地的浅滩区域。这些地方靠近食物源,如鳕鱼等鱼类的洄游路线,方便它们觅食。
鲸类中的一些须鲸,如座头鲸,在夏季会出现在乌厄连附近海域。它们随着季节性洄游来到这里,因为此时该海域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的数量众多。座头鲸会利用其巨大的嘴巴滤食大量的浮游生物和小鱼。齿鲸,如白鲸,也常在这一海域活动。它们喜欢在浅海和河口附近的..
乌厄连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独特而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乌厄连位于俄罗斯楚科奇自治区的最东端,濒临白令海峡,与美国阿拉斯加州隔海相望,是俄罗斯的最东极。
·人类迁徙:五万年前,现代人类的祖先经过中亚、东亚和西伯利亚,最终到达美洲大陆,乌厄连是他们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一站。
历史事件:在冷战时期,乌厄连是美苏对峙的前哨,军事设施遍布,成为两国对抗的桥头堡。
2.文化背景:
·海象牙雕刻艺术:乌厄连以其海象牙雕刻而
闻名,形成了一个民族艺术家的群体。1931年,这里成立了着名的手工艺作坊,海象牙雕是造型艺术传统之一,已经有了不少于2000年的历史。
猎鲸文化:乌厄连是猎鲸之乡,海猎人以猎鲸为生,挂在家门前的灰鲸鳍是海猎人的骄傲。拜达拉(木框皮划艇)是猎鲸时海猎人唯一的生命载体。
·文学传统:乌厄连孕育了多位着名作家,如楚科奇的第一位教师塔特罗和作家尤里·赖特惠。尤里·赖特惠的作品在多个国家出版,成为楚科奇文学的重要代表。
萨满教信仰:楚科奇人主要信仰萨满教,这种信仰在乌厄连的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