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的陆炮要开火了!传令全舰启用蒸汽机分散作战!”濠境外海域上,孙国桢站在甲板上通过千里眼看到濠境海岸边巨大的岸防炮正在缓缓转动,快速下达命令。
嘟嘟嘟···
随着军鼓声,号角声,令旗手三种方式传达第一,第二海军舰队后。
原本聚集在一起的两支大明海军快速散开。
呜呜···
每艘战船尾部巨大的烟筒冒着滚滚黑烟,舰尾一对巨大的木制轮式木浆快速转动,推动战船快速前进。
两支海军舰队虽然还是使用的木制战船,但是每艘战船都根据船体大小,加装了额外的蒸汽机作为备用动力。
平时这些战船行进时,依旧使用风帆为动力,一旦面临战事,在海域风力不足的情况下,在战船底仓的蒸汽机就会被快速启用。
嘣!
濠境海岸边上,葡萄牙人打造的十门巨大的岸防红衣大炮发出沉闷的呼啸声。
呼呼···
十颗通红的实心炮弹带着尖锐的音爆声快速飞来。
噗通!
噗通!
···
十颗巨大的炮弹在舰队各战船灵活的躲避过去后纷纷砸入海面中,溅起巨大浪花。
“报告!谢将军传令信息,他要率部进行冲锋!请求我部为其掩护!”
在桅杆上到通信兵扯着嗓门对着孙国桢呼喊一声。
孙国桢闻言扭头看去。
只见谢隆仪乘坐的帅船一舰当先,带着第二海军舰队,在海面上直冲濠境海岸。
十艘福船舰尾的烟筒管不停的喷发着黑色的烟雾,舰后的轮式木浆飞快转动着,产生巨大的力量推动战船快速前进。
孙国桢见状后神情凝重。
在海战中,战船登陆战是最为凶险的一环,特别是濠境中的夷人在岸边打造的十门巨大的红夷大炮,每一门都高达三万吨,像他俩麾下装备的中型福船挨上一发炮弹,木制船体就会被洞穿重伤!
“传令全队!使用螺旋战术,各舰启用三零式火炮进攻!”
随着孙国桢的军令下达后。
第一海军舰队的十艘主力福船开始排成一个巨大的一字,以帅船为头,进行一百八十度拐弯。
螺旋战术,是大明海军组建后,孙国桢和谢隆仪根据加装了蒸汽机的战船琢磨出来的一种危险战术。
以整个舰队在海面上形成一个S型的前进队列,依托蒸汽机爆发出来的巨大动力,可以让战船两面的火炮依次轮流射击,形成绵延不绝的火炮攻击,是一种倾泻火力的高效率办法。
但是这个战术有着巨大的弊端,一旦舰队整体实行后,就意味着无法进行机动躲避敌军火炮,是一种放弃防守,全力进攻的高危战术!
轰轰···
谢隆仪的第二海军舰队十艘福船一边疯狂奔着码头冲锋,一边密集的开火射击。
尽可能的对夷人停靠在码头的战船进行攻击。
嘣!嘣!···
随着谢隆仪进入射程,濠境岸边的夷人部队操纵十门红夷大炮开始反击。
一颗颗硕大的实心弹带着音爆声在海面划出一道巨大的弧度,猛然砸在一艘明军福船战舰上。
随着木制战船一阵震颤,一个硕大的洞直接在战船上出现。
“不要停!谢将军下的是死命令!只要战船没有沉没,就必须给往前冲!”
被击中的七号舰舰长易学德瞪着眼扯嗓子呼喊一声。
“报告!轮机长汇报!蒸汽机锅炉受损漏气,动力开始下降!”
“踏马的!升起风帆,所有战斗队全部去侧仓,使用木浆给老子划!”
···
就在谢隆仪部发起死亡冲锋的同时。
孙国桢部已经完成战船排序。
十艘中型福船装备的三零式火炮,率先发出轰鸣声。
其次是战船上装备的崇祯炮。
这两种射程远威力强大的火炮倾泻出巨大的火力,不停的轰击在濠境夷人打造的十门红夷大炮的军堡上。
濠境葡萄牙人打造的十门岸防炮并不是简单的在地面铸造十门炮这么简单。
而是建造十座小型军堡,把红夷大炮(夷人称呼为加农炮)放置其中。
在军堡前方开口,作战时只需把装填好弹药的火炮口伸出军堡射击即可。
“火炮长!夷人的第二门火炮要开火了!给老子干掉它!”
孙国桢站在舰首的甲板上,从千里眼中看到第二座军堡射击口已经缓缓出现炮口,顿时厉声呼喊一句。
舰首的三零式火炮长见状伸着脖子瞪着眼快速观察,随后他根据经验快速开口道:“炮口上台三寸!向右一寸!开火!”
咚!
随着炮手拉动炮闩。
撞针发出清脆的咔嚓声,一枚锥形炮弹呼啸而出。
作为大明军工最先进产出的火炮,三零式火炮发射后,炮弹速度极快。
眨眼间炮弹就呼啸着砸入夷人第二座加农炮军堡炮口中。
轰隆!
随着一声巨响。
第二座夷人火炮军堡直接引发巨大的爆炸声。
三零式火炮炮弹填充的大量黑火药爆炸后直接引燃军堡中的火药形成一个小型的蘑菇云,缓缓升腾起来。
“干的好!就这么打!夷人那些岸防炮看着很威风!其实就是一个个定点靶子!给老子全炸平喽!”
孙国桢从千里眼中看到后,脸上带着喜色夸赞道。
···
就在海军打的热火朝天时。
濠境北侧。
陈璘带着千人队伍在突破夷人防线后,大量手持鸟铳的海防军官兵已经占据周围的许多房屋建筑。
啪啪啪···
随着鸟铳的密集射击。
隐藏在前方简易军堡中的夷人士兵被打的不敢露头。
“将军!我军虽然突破夷人防线,但那些躲在军堡中的夷人怎么办?我们的人去劝降没有!”
黄治锦猫腰来到陈璘身后大声询问。
陈璘侧身看着前面的情况,眼中怒火熊熊燃烧着。
“踏马的!去把猛火油柜抬来!今天老子来个火烧夷猪!”
很快。
百余人海防军抬着五台猛火油柜快速出现。
猛火油柜在军中使用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在现在的明军中,猛火油柜的使用场景多以守城战,水战常用。
例如在宁远之战中,明军打赢建奴虽然以红夷大炮等火器为主,但在建奴兵攀爬城墙时,明军在城垛口设置的猛火油柜也发挥了不小的功劳。
建奴打造的攻城云梯有一半都被猛火油柜焚毁。
“快!对着军堡口给老子开火!”陈璘呼喊一声。
一队海防军士卒开始熟练的操作起来,先将猛火油(明朝时石油的称呼)注入油柜,然后用烧红的烙锥点燃 “火楼” 中的引火药,接着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柜中压缩空气,使猛火油从 “火楼” 喷出时遇火点燃,形成烈焰火柱。
呼呼···
烈焰火柱顺着军堡口开始焚烧。
“啊!我的上帝!起火了!快救火!”
“谢特!明人使用了火油!快离开军堡!”
···
躲在军堡中的夷人士卒被猛火油烧的哇哇乱叫。
猛火油的特点是遇水不灭,寻常的灭火方式根本无效,而且会随着猛火油的流动引发更大的火势。
极为可笑的一幕出现了。
躲在三座军堡中的上千夷人士卒,蜂拥着跑出军堡,许多身上着火的士卒直接在地上滚动着,同时伸手抓取地面的湿土往自己身上抹。
试图扑灭身上燃烧的火焰。
“好机会!火器手三段击战术!开火!”
陈璘抓住机会快速下达命令。
后方的明军将士手持鸟铳组成五支队伍,快速射击。
上千人的夷人敌军,盏茶的时间内就被放倒大半。
“我的上帝!投降,我投降!别杀我!”
有胆小的夷人士兵在看到明军的进攻如此犀利,直接丢弃手中的火铳,高举着双手跪地呼喊。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
片刻后。
剩下的数百夷人全部高举双手跪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