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常委们坐在会议室里,面面相觑,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当他们听到司马波说要对文涛进行离任审计的时候,心中的震撼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一般,瞬间淹没了他们的思绪。
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此时的常委会完全被司马波所掌控,他那强大的气场和威严让众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与赵磊不同,这些常委们在仕途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才爬到如今的高位。对于他们来说,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和算计。
因此,面对眼前的局势,他们根本没有胆量像赵磊那样挺身而出。
赵磊已经到了破罐子破摔的地步,但其他常委们却不能如此冲动行事。
毕竟,他们为之努力奋斗多年才得来的职位来之不易,如果因为一时意气用事而失去一切,那将是得不偿失的。
而且,那位已经离开的秘书长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个过眼云烟般的存在,为其出头并非明智之举。
再者,离任审计乃是国家明确规定的程序,任何人都无权随意干涉。
想到这里,诸位常委纷纷低下了头,沉默片刻后,异口同声地说道:“我同意!” “同意!” “我也同意!”
声音此起彼伏,回荡在整个会议室内。
......
会议终于落下帷幕,而所有与此次会议相关的问题和细节,犹如长了翅膀一般,毫无遗漏地飞进了文涛那敏锐的“耳朵”里。
按常理来说,正常人听到这种事情,应该气的拍桌子直咬牙才对。
但文涛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他脸上不仅没有丝毫愤怒之色,反而还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只见他缓缓走到位于辽安宾馆办公楼的窗边,静静地凝视着窗外安阳市街道上车流如织、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
一支“打败将”香烟在文涛指间静静燃烧,烟雾袅袅升起。
当这支烟即将燃尽之时,文涛才转身离开窗边,回到那张略显凌乱的办公桌上。打开笔记本电脑,目光扫过屏幕,最终停留在一个名为“证据”的文件夹上。
轻轻点击鼠标右键,按下了打印键。
随着打印机嗡嗡作响,一张张材料被源源不断地吐了出来。
文涛耐心等待着最后一张纸从打印机中滑出,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们逐一拿起,仔细地整理起来。
每一页纸张都仿佛承载着沉甸甸的秘密,需要文涛用心去梳理和归整。
不一会儿,所有的材料都已整理完毕。
文涛它们装进一个厚厚的档案袋里,并紧紧封好口。
接着,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迈步朝着中J委检查组组长孙明礼的房间走去。
这个档案袋里装着的,正是文涛在担任省督察期间搜集到的一些辽安省内有关干部的“黑材料”。
想当初,由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再加上简宏国给出的建议,文涛不得不暂时放过了这些干部一马。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如今这批干部中的大部分人竟然又牵扯进了本次司马波的提拔任命事件之中。
虽然当时没有处理,但文涛却把这些材料都留在了手里。
现在,就是轮到这些材料上场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司马书记,既然你不仁不义,那就别怪我扔“王炸”了!
.......
就在当天下午时分,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辽安省省委办公厅里一片宁静祥和。
然而,这份平静很快就被打破了——一封来自京城的配合调查通知如同一道惊雷般降临到了这里。
几乎与此同时,一中J委的检查小组和巡视组犹如天降神兵一般,浩浩荡荡地进驻了辽安省委。
而此时的司马波正坐在办公室里,手中握着手机,刚刚结束与京城某位知心人士的通话。当他听到对方透露的消息时,整个人都呆住了,心中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那位知心人士贴心地告诉他:“这些材料,全都是文涛拿出来的!”
司马波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即便文涛有着哪吒闹海般的神通广大,又怎能如此迅速地调集来这么多如同风火轮一般强大的力量?
辽安省委决定组织省委督导组时,身为省委副书记兼省长的司马波,尽管顶着省委督导组名义上副组长的头衔,但实际上对于督导组的事务却根本无法插手。
那时,但凡遇到重要事宜,文涛几乎都会与自己的岳父商议,完全将司马波晾在了一边,使得司马波跟瞎子一样,所以当时对于当时的情况,司马波可是一无所知。
此刻的司马波内心充满了焦虑不安,他只能暗自祈祷着,希望文涛所掌握的那些所谓的\"黑材料\"当中不会出现关于他的任何信息。
原本,司马波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在辽安省实现党政一肩挑,正因如此,他才迫不及待地着手安排人事布局。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文涛竟然还藏有这样的后手!
如今看来,他与文涛之间已然彻底决裂,这场争斗已然演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残酷政治较量!
司马波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仿佛能滴出水来,愤怒的情绪让他的面部肌肉微微抽搐着。
就在这时,赵子泉端着水壶走进了办公室,准备给司马波加水。
当他一眼瞥见司马波那张铁青至极的面容时,瞬间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寒意,如坠冰窖。
手忙脚乱地冲好一杯茶后,赵子泉不敢多做停留,甚至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来不及说,便匆匆逃离了司马波的办公室,唯恐这位书记大人的怒火会牵连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