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招商局的横空出世,旗昌开始是采用了简单粗暴的降价策略。然后发现这个还真不行,因为招商局有官府背景,拥有大量漕运退出来的人员,这些人员的费用是由朝廷支付的。招商局自己根本不出钱!
所以这个人力成本简直太低了,低到忽略不计。
而且,黛青朝廷批给招商局大笔的贷款,而且是无限期的那种。
招商局相当于拿着黛青国库跟旗昌拼价格,那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啊。
所以面对旗昌的降价,招商局还真不在乎,直接跟。你能降多少我也能降多少。我降价没底,你最后一定有到头的时候。
果然,很快旗昌就挺不住了。
于是旗昌宣布,价格战是野蛮的,落后的,是恶性竞争。然后动用各种力量,跟招商局签订了一个“齐价协议”,约定大家都不可以无限降价了。
本来,商战打到这个水平,对于招商局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胜利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招商局又获得了新的好消息。
在开过几轮董事会后,旗昌的股东们已经有意退出黛青海运业的激烈竞争了。大多数股东认为,如果有人能够用合理的价格接手其其轮船公司的庞大产业,他们就可以把主要精力转到花旗国内的铁路建设方面。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旗昌却不愿意把这份产业卖给正在合作的太古和怡和。
反而向招商局抛来了橄榄枝。
导致这一结果的背后原因其实是很复杂的。
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旗昌本来就有黛青血统。
旗昌虽然创始人和主要股东都来自花旗国,而且始终以花旗国企业的形象示人,但其在黛青多年,不仅与很多黛青本地商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而且将大量黛青商人收为其股东。
在没有招商局的情况下,旗昌还是有把握凭自己掌握的黛青海运垄断基础,再借助太古和怡和的实力,获取对黛青沿海各城市的全面开发。然后,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以沿海为阶梯,对黛青内陆进行铁路大开发。
但是现在招商局出现了,虽然花旗国的股东对于官商的实力不够了解,但是黛青本国的股东可是知道厉害的。大家经过充分讨论认为,无论如何,旗昌也不可能赢得这场商战的,与其跟招商局撕破脸,还不如卖黛青官府一个人情,以后大家也好相处。
花旗国人虽然与吉利国人算是同宗同源,关系也算是非常不错,在大的方向经常合作。但是二者的国际观却很不一致,而且因为竞争的原因,彼此都要要藏点手段。
花旗国始终相信,总有一天,黛青人会觉醒,然后会强大起来,会融入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到了那个时候,所有曾经对这个国家歧视行为,比如像吉利国那些傻子们,终将留下悔恨的眼泪。而如果花旗国能够在黛青还没有崛起的时候与之友好相处,建立友谊,那么将来一定会收获美好的回报。
让花旗国人建立起这种观念的,正是他们身边结识的那些黛青股东和合伙人。这些人主要都是一些羊州和沪上的商人。
正是在这些羊州和沪上商人的建议下,旗昌的高层合伙人产生了把产业卖给招商局是最优选择的观念。
其实,旗昌的很多黛青籍股东合伙人,都跟唐景星和徐雨之是亲朋故旧。
也就是说,招商局早就在旗昌的内部安插了自己人,而且是明目张胆公开安插的。
既然旗昌的上层有了意思,招商局这边当然要尽快作出回应。
于是,盛宣怀、唐景星、徐雨之,连忙向李鸿章请示,然而李鸿章却担心并购旗昌会涉及到巨大的资金支出,而没有立即同意。
这是很自然的,全国那么大,到处都在用钱。如果要把太多的钱用到购买旗昌公司的事情上,其他很多地方就会缺钱。如果其他一些地方因为缺钱而出现问题,那么这个责任可是要由李鸿章来负的。
至少,他要多花一些时间来平衡好这个问题。
可是没等李鸿章平衡,旗昌那边又有新动向了。旗昌找到徐雨之,表示,只要二百五十万就可以买掉旗昌旗下全部产业,包括轮船、码头、房产,等等所有一切。
这个价格简直是太便宜了,徐雨之当时就几乎要答应下来,可是他很清楚招商局现在手上没有这么多现钱啊。徐雨之思来想去,干脆实话实说,表示这个价格确实很公道,但是自己手上银子不够,只能自叹无福了。
万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旗昌的大老板罗素亲自来招商局摊牌了——只要二百二十二万两银子,就可买走旗昌全部产业。而且可以先支付一半也就是一百万,另外一半可以分期五年支付。
徐雨之整个人都傻了,还有这么做生意的吗?这是为什么啊?
结果,罗素明确的告之:“我们来黛青固然是想赚钱,但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真实的了解黛青这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在黛青这些年里,我们已经赚了很多的钱,也对黛青有了很多深入的了解。
本来,我们想替黛青开发沿海城市,但现在,你们的那位年轻的盛先生,向我讲述了他的梦想。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我年轻时的样子,更看到了黛青美好的未来,我愿意为这样一个伟大的未来尽上我的一点绵薄之力。
我做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我希望我永远是黛青的朋友。二百二十二万的价格,是一个爱的价格。因为二是爱的谐音。”罗素顽皮笑着解释道。然后在徐雨之惊愕的注视下,离开了。
二百二十二万两银子,就能购得整个旗昌的全部产业,而且还只需要先付一百万就可以过户。
对于招商局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喜讯。
消息传到天津,李鸿章也不再犹豫,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干就完了。
因为旗昌仅顶级巨轮,就有十六艘,其总价值远远超过了售价。更得要紧的是,这些顶级轮船,黛青自己根本生产不了。一旦得到这些轮船,黛青就可以对其进行研究,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那么,李鸿章心心念念的——建立一个世界一流水平的强大水师的梦想,就更有机会成为现实了。
不过现在还有一个问题:一百万首付款。这钱目前真没有,得尽快凑。
不过好在这个问题可以以后再想办法,现在最关键的是要把这个生意抢下来,可不能让送上门来的大礼再给放跑了啊。
光统二年的年底,黛青轮船招商局与花旗国旗昌轮船公司达成协议,旗昌将其在黛青的全部产业,包括泸上的船舶、栈房、码头,以及在夏口、九江、镇江、翔津等多地的洋楼、仓库、店铺,全部定价二百二十二万两黛青官银,卖与招商局。约定在六月之内筹集到一百万银子支付首款,余款在五年内付清。
现在到了认真解决一百万两银子的时候了。
就在大家绞尽脑汁想各种办法的时候,盛宣怀突然出现了,并且向大家宣布一个大好的消息:一百万首付款,已经有着落了。
原来,盛宣怀有一段时间没有在招商局出现了。
他先是找到了罗素,向罗素大谈了自己的理想,和黛青美好的前景。更直言未来黛青的市场肯定会更大更完善,期待那个时候与罗素再次合作。罗素本来就有意出售全部产业,移师花旗本国的意思。在听了盛宣怀的一番方论后,认定这个年轻人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于是干脆做了个顺水人情。
搞定了罗素,盛宣怀马不停蹄的找到了两江总督沈葆桢,大谈轮船招商局的未来,和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大局,希望沈葆桢能够慷慨解囊,先预支一百万用来支付首款。
结果沈葆桢居然被他说服,真的答应用挪用两江的地方钱款,支持他并购旗昌轮船公司的产业。
光统三年,西洲光历1877年3月1日,旗昌产业换旗过户,转归招商局所有,计有顶级轮船十六艘,各种趸船、驳船,三十余艘。轮船招商局从此有了一支实力强大的船队。
黛青朝野有识之士对此事极为兴奋,纷纷弹冠相庆道:“从此黛青涉江浮海之火船,半皆招商局旗帜也”。